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日月所耀皆为汉土 » 第二十四章:护驾

第二十四章:护驾

    因为门窗紧闭,大殿内的光线不是很好,乱军冲进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长长的红毯,那红毯好长,在漆黑的地板上格外显眼,且直接延伸到了大殿的最深处,顺势望去,红毯的尽头处是一座汉白玉修成的高台,高台之上放着一把宽阔的椅子,椅子之上端坐着一个人,身穿龙袍,不怒自威。

    红毯左右各种姿势愣住的,是惊诧未作出反应的百官,地上胡乱堆放的,是百官随行的衣物和被损坏的瓷器玉石,宏伟庄严的大祀殿,今日多少是有些失仪了。

    带头的白衣甲士指着台阶上端坐的皇帝大喊:“龙椅上的就是朱棣,杀了朱棣!”身后随行甲士应和道:“杀了朱棣!”大家嘶吼着一拥而上,恨不得要将椅子上的人生吞活剥了一般。

    像是被施了定身术,跑在最前边的几个人突然直直倒了下去,倒地的瞬间脑袋也脱离脖颈的束缚,像是皮球一样骨碌碌滚了一地。还活着的人马上警觉起来,看那死去的同伙的脖子上,伤口和刀切一般平整,却没有任何兵器掠过,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告诉他,那同伙的脑袋是被人用极细的丝线勒断的。周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不像是他们所为,这威胁只能来自头顶。抬头看向大殿的顶部,那顶部因为光线的原因只看到黑漆漆一团,看不见人也听不见响动,像是一只魔鬼的眼睛,黝黑深邃,暗藏杀机。

    几个胆子大的人把刀竖在面前,互相倚靠着小心翼翼的向大殿内挪蹭着,他们时刻观察着大殿的顶上,生怕自己的脑袋也莫名奇妙搬了家。走了几十米到了大殿正中央,百官的注视和皇帝的怒视他们全顾不上,全凭脑袋顶上传来的那阵阵阵阴风就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汗流浃背。突然,几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大殿正中间的几个人凭空消失,紧接着脑袋顶上传来几声哀嚎,等到人被七零八落的扔下来时,发现全是残缺不全的尸体。

    带头的刺客朝身后使了个眼色,身后翻出十个人来飞身上了屋顶,一阵兵器交砸的声响过后,几十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从大殿顶上跌落,身上各个带着创口,八成是救不活了。又一阵兵器交砸的响声,几声闷吼,十个白衣人抵挡不住飞身下来,也是各自带伤狼狈不堪,追着跳下来的是四个锦衣卫高手,一人用双刀,一人用重剑,一人用连弩,再看那最后一个,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他背上的匣子竟然是所破格。

    两边马上厮杀起来,拿刀的上下翻飞刀刀致命,拿剑的左支又挡,滴水不漏,拿弩的前后开弓,箭无虚发,那个背着匣子的静静站着,单一只铁掌,随便挥了挥拍碎了几个脑袋。

    白衣人把锦衣卫四个人团团围住,车轮战进行了一炷香的工夫,地上的尸体横七竖八摆了一地,虽然一时没有占到便宜,但好歹算被他们看出了锦衣卫的破绽:“那个用弩的小娘们全靠被保护着,要是被咱们近了身,随便一个人就能把她撂倒。”

    接着长剑像是长了眼睛,齐刷刷朝使弩的身上招呼。拿刀的双刀都砍卷了,敌人的攻击像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拿剑的自保已经是疲于应付,此时不得不分心照顾拿弩的,精疲力尽的他挥剑的动作也越来越慢。那背匣子的倒是轻松,双手握拳,一双铁拳进可攻退可守,敌人一时竟丝毫没有办法。只是苦了这用弩的,身上两处剑伤流血不止,极大的体力消耗和精神消耗使她俨然到了强弩之末。

    那观察许久的白衣人纵身而起,一阵寒芒闪过,连弩应声摧折,拿弩的人血溅当场。拿刀的人被两人用绳子分别缚住了左右手,胸膛暴露出来时,七把剑贯彻胸膛。拿剑的被盾牌挤住动弹不得,瓮金锤砸碎了脑壳。

    背匣子的眼见兄妹一个个惨死面前,把心一横,匣子提在手里,机关开启,暴雨梨花针打进石壁竟也有三寸有余,由于来不及躲闪,身前数人瞬间暴毙。格档打开,把横刀握在手里。这身背所破格的人,横刀在手便没有了人的心智,此时他只是一台杀戮机器,除非杀光身边所有的人,否则他是不能醒过来的。

    那横刀重四十五斤,宽背大刃,粗糙的像是打铁师傅有急事似的,挥舞起来却嚯嚯生风,横劈下去也势大力沉,普通刀剑根本不能抵挡。哪里还有武功套路,只是在重复的劈砍,不断有人身首异处,他的眼白变得如同眼仁一般黢黑,所有与他对视的敌人都是心头一颤,仿佛看见了魔鬼。那山上冲下来的白衣甲士,被他一人屠杀近百人,潜伏在大殿内伪装成侍卫的刺客一拥而上,暗器兵刃石灰粉,各种阴招一齐招呼,趁他应接不遐之时有人攻下三路挑断了他的脚筋,他又挪步杀数人,又被刺中肩胛,被断臂,被切中小腹,而后单臂擒一敌,横刀贯胸同归于尽。

    大祀殿外的局势逐渐明朗,上直卫各个卫所集结兵力数万,向负隅顽抗的乱军进行逐点扑杀,乱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无奈退守大祀殿。

    大祀殿内,皇帝身边的武官已经战至最后一人,几乎无人可用。山穷水尽的乱军最高指挥官眼见大殿之上的皇帝陛下,顿觉柳暗花明,喜出望外地命令:“看到那个人了吗?只要把他攥在手里,外边的人就不敢拿我们怎么样!”百官自发组成人墙,阻挡在乱兵的面前,乱军举起手中的屠刀,一排排官员无声倒下。

    皇帝终于坐不住了,他踢开身前的太子,操起长刀亲手劈了两个冲到面前的贼子,朝百官喊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生得有血性,凭什么他为刀俎我为鱼肉,把刀拿起来像个战士去战斗,我不允许你们像个绵羊默默地的死去。”

    百官便拿起一切能用的武器,用腰带靴子与刺客厮趔起来。

    事到如今,乱军们并不急于杀死皇帝,而是希望用皇帝这张王牌换一份活命的出路,几个好手冲出来与皇帝缠斗在一起,皇帝一柄长刀,斩其三,伤其四,最后兵器被击飞脱手才无奈就缚。有人上来抓皇帝的肩膀,好将他像寻常犯人一般控制,那手臂并未触及皇帝的衣角便抛飞出去,却不知皇帝身边的小和尚不答应,梅花剑出鞘,瞬间几人成剑下亡魂。乱军内有人惊呼:还有高手!?

    道衍在旁边面色宁静,他教导三得:“嗔杀则戾,滥善非慈,杀生念佛,不毁修行。御剑诀你已经修得七成,就用这新习的武功渡化殿上的诸位吧。”

    三得持剑回复:“弟子遵命。”

    大祀殿的大门再次被打开的时候,前来救驾的上直卫们不约而同出声:“唔!”齐刷刷退后了两步。往日正大光明的大祀殿,今日成了屠戮生灵的修罗场。放眼望去,尽是断臂残肢,踏步殿内,腥风扑面。如果说百官最开始经历的那些场面叫震惊的话,那看和尚杀人的场面简直叫震撼,几百乱军高手与一名小和尚周旋,小和尚从容挥剑,殿上贼子无一人生还。

    皇帝的小儿子跪于大殿门前,上直卫跪满了整个目之所及,汉王大呼:“儿臣救驾来迟,还望父皇恕罪。”上直卫齐呼:“臣等救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皇帝心说:“好个朱高煦,把乱军全部驱赶至大祀殿却围而不攻,大祀殿内见乱军不曾得手便马上痛下杀手,好个驱狼搏虎,好个救驾来迟。原来你对我册封你大哥为太子一事一直耿耿于怀。”皇帝眼睛中闪过一丝凶光,但马上恢复正常,他扶起汉王,说道:“多亏煦儿及时赶到,才让朕免遭贼子的戕害,朕要重重的赏你。”汉王跪拜道:“父皇洪福齐天,区区几个贼子,谅他们也不能伤了父亲分毫。”说完抬头瞄了一眼皇帝,却不知皇帝也在冷冷看着他,目光相撞,汉王慌忙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