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来就没有什么自由的人生 » 第二十五章 足够了,足够了!章叔没有太大野心。

第二十五章 足够了,足够了!章叔没有太大野心。

    八月初,服装厂就把所有的事捋清楚了,清一色的临时工,永辉禁制这种说法,以后在内部统一称为合同工,让员工有归属感。

    服装的款式和种类以及生产的数量由永辉决定,江影要匹配布料。

    虽然去年小小的整治了一下治安,阳水县的治安比别处要好一些,但是没有根本性的好转。

    服装厂几乎都是女工。

    永辉想了想还是在厂里设立了保卫室,每天让李三彪派五个人去值班。

    用李三彪的人,其实就是威慑,把可能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

    当然,也和新河乡派出所联系了,建立了警务联系室。

    生产了一个月,得出结论,满负荷生产一天平均能出成衣2000件。

    这个八月份,百汇商场都在装修,但是并没有停止工作。

    所有员工按照永辉的要求,要么发传单,要么敲锣打鼓去宣传,各乡镇,乡村,邻县甚至于市里,到处跑。

    这个饥饿营销在当时是很轰动的,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议论,这事甚至于惊动了市里,这就是长期以往的道德规范下的惯性反应。

    整个县委县政府都撑住了,顶住了压力,因为永辉早就给新任的骆书籍和周县长打过招呼。

    这就是改革开始时的不适应和阵痛,撑过去了就好了。

    九月份,准确说九月八号,百货商场正式开业。

    整个百货商场开业一个星期来人满为患。

    这是新颖的服装带来的效果,这是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现场带来的效果,这是一个多月来宣传带来的效果。

    整个阳水县都轰动里,有人夸张的说,阳水县几乎每个人都来买过衣服,甚至于邻县和市里,过来买服装的人大有人在,都是组团来的。

    服装是永辉那里预先生产的2万6千件,自家服装厂将近一个月预生产的5万2千件。

    第一个10天,平均每天卖出去8千件。

    商场只能加班,一天工作12个小时。

    预生产的服装销售一空,还不够,幸亏章叔预先进了3万件的货。

    第二个10天,平均每天卖出6千件。

    第三个10天,平均每天卖出5千件。

    之后基本就维持在这个水平。

    这个阳水县一共就50万人口,县城也就15万人口多一点,按道理卖不出这么多的,毕竟不便宜,能买得起的人还是有限。

    有一部分是外县和市里的人来买的,这就是宣传做的好的好处了。

    每天三千件的缺口,这个可不是小数子,不过,只要有钱进货,到外地,尤其是发达的南边,这点货还是不算什么。

    就是能不能进到满意的货而已。

    “章叔,可以订单式收购,我们让他们做,给加工费,高一点罢了,他们应该会同意的,就是质量上要把好关。”

    “这个我已经在做了,放心吧,既然做了,那就一定要做好。”

    “知道了。”

    永辉想想确实是自己想多了,章根生这点本事没有,就不敢接手了。

    永辉的2万6千件服装,由于款式被人看好、追捧,做工也好,买到了30块一件。

    30块啊!

    差不多赶上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是一般的工人,很多人已经超过60块了。

    永辉的服装卖了78万,除掉工资每件2块,合计5万2千块;成本6块,合计15万6千块。七七八八的另外花销1万2千块。

    净利润就是56万。他拿70%,就是39万2千,加上预付的钱12万回来,一下子有了51万2千块。

    其他的是章叔的那个30%和之前垫付的钱,永辉及时给了章叔,章叔也差钱。

    把借来的18万还掉后,还剩余33万2千块。

    永辉给了5万给方敏,威逼、恫吓下才让方敏收下。

    他又给了李三彪8万块,余下20万。

    菜场的生意已经基本停止了,就还剩下野毛栗子和野柿子。

    到了十月初。

    章叔一算账,就九月份,一共销售了18万6千件各类服装,除掉永辉的,还有16万件。

    销售额居然到达了416万,除掉成本,发掉工资,交掉固定税(这个是通过关系确立的,每个月3000块钱固定税。),水电等等费用交掉,运输费用除掉。

    净利润高达220万。

    除了永辉,章叔和章婶有点晕,不敢相信,算了又算。

    没错!

    章叔非常果断,拿出100万分掉。

    章叔目前也差钱的!从永辉这里拿到了23万,那也不够。

    “永辉,你45%,我55%,这个不容再讨论,合同我已经弄好了,你看后签字吧。”

    “章叔,不是说好了30%的吗?再说,我也只出了30%的股金啊!”

    “永辉,你的贡献比我大,我也就跑跑,管管。技术上的事和经营理念上的事都靠你,本应该你占大头的,估计你不肯,这个比例你要是还不接受,章叔就不好过了啊!”

    “那我再出点股金?”

    “永辉,现在还差这点钱吗?”

    “好吧。”

    永辉细细看了合同,签了字,拿走了45万。

    这样一来他就有65万家底了。

    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巨富了。

    “永辉,我已经跟县第一服装厂谈好了,合同也订了,他们全部给我们做加工,布料和款式由我们提供,我们给5块钱一件的加工费,他们满负荷生产能力是每天5000件,以后需要你来提供款式,其他事不用你管,你安心读书。”

    “好。”

    “另外,高湖县的服装厂我也在谈,准备跟我们县里的第一服装厂一样的待遇,他们满负荷生产量也是每天5000件。”

    “谈下来的话,那就是一天1万2千件的量了;而且我们只在外面进布料就行了,不需要进成衣了,款式也可以按我们的心愿随时更改,章叔,打得好算盘啊!”

    “就知道你一眼就会看出来……我们的商场目前看平均一天5000件还是有保证的,款式好,布料好,做工好,附近没有人能跟我们比。”

    “还有7000件,准备搞批发?”

    “是的,邻县,市里,邻市,甚至于更远的市场……”

    “呵呵,到时候估计还要有服装厂来专门帮章叔做加工。”

    “我们,我们……”

    “经营上我没什么建议,款式我会根据情况不断地更新和调整比例,保证15年内我们一直走在前面,15年后就不好说了。”

    “足够了,足够了,章叔没有太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