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白衣 » 第十五章 逛西市巧收义潮

第十五章 逛西市巧收义潮

    离开王老七的铁匠铺,凌綯正要奔卖调料的地方去,作卤肉必是离不了各种调料的,因此须在西市上买上各种调味料。刚拐过一个弯,忽见旁边站着一条大汉,手中捧着一把刀,那刀鞘上却别着一根草,似是要卖刀的样子。只是那大汉口中也不吆喝,来往众人不明就里,因此也无人问津。

    凌綯看那大汉约莫四十岁上下年纪,身形中等,体格却颇为壮实,一张黝黑的脸上二目如电,隐隐透出一股杀气,只是一身衣服破破烂烂,显是经历不少风霜。

    凌綯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冲大汉一抱拳道:“这位大哥请了。”大汉见有人跟自己说话,便也冲凌綯一拱手,嘴唇张了张却没有说话。

    凌綯用手一指大汉手中的宝刀说,“大哥这口刀莫不是要卖的么?”大汉点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我听说宝刀就如同英雄的左膀右臂一样,是时刻不离左右的,”凌綯道,“怎地如今却舍得把它卖了呢?”

    听凌綯这么说,那大汉长叹一声,终于开口说话,嗓音却有些沙哑,“这口刀虽不是十分名贵,却也是祖上传下来的,十分锋利,今日若不是走投无路,无论如何也是舍不得卖这口刀的!”

    听大汉这么说,凌綯却想起了《隋唐演义》里的秦琼卖马、《水浒传》里的杨志卖刀,真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是最让人痛惜的,想到此凌綯胸中便生出一股同情之心来,开口问道:“大哥这口刀准备卖多少钱?”

    “唉,”大汉又叹口气道:“若在平时是多少钱都不卖的,可如今身无分文,只好说不得了,客官若喜欢,只给一贯钱就可以了。”

    凌綯也不多说,从怀中掏出一贯钱来,放到大汉的手中,扭头便走。见凌綯要走,那大汉却伸手拉住凌綯的衣袖道:“公子,你忘了带上你的刀。”

    “我又不会使刀,也没人要杀,我拿它有什么用,”凌綯笑道:“看大哥也是一条好汉,如今乍逢难关,若这点钱能对大哥有所帮助,也是小弟一点心意。这刀是大哥随身之物,定是用得着的,能不卖还是不卖的好。”

    听凌綯这么说,那大汉却把钱放回凌綯手中,道:“公子一片好心,在下心领了,只是张某并非乞讨之人,你若给钱就拿刀走,若不要刀这钱我万万是不能收的。”

    看大汉如此倔强,凌綯心中却生出一丝好奇,便问道:“听大哥口音,不似长安人氏,看大哥也是相貌堂堂,一条好汉,为何却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见凌綯确是个热心人,那大汉也不再隐瞒,冲凌綯再次抱拳道:“感谢公子盛情,我本河湟沙洲人氏,姓张名义潮,因不堪受那吐蕃狗欺凌,便杀了两个吐蕃狗,夤夜逃出河湟,一路辗转来到长安,可此处举目无亲,身上带的钱又花光了,无奈之下只好将心爱的宝刀卖掉,以解燃眉之急。”

    那河湟谷地包括河西、陇右诸州,位于黄河与湟水之间,在唐时最为富饶,史称“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过陇右”。河湟之地本是大唐领土,安史之乱后,吐蕃趁大唐内乱无暇西顾时逐步蚕食占领河西及陇右诸州,陷落后的河西唐人惨遭吐蕃贵族蹂躏,被强迫成为奴隶种田放牧。同时强制推行吐蕃化政策,要求唐人改穿蕃服、学说蕃语、并赭面纹身,当地唐人不堪其辱,但动辄被“断手挖眼”,残酷镇压,因此当地唐人日思夜想回归唐朝。

    那河湟当时并不归属大唐,因此张义潮说起杀人之事也不避讳。

    凌綯听大汉说出“张义潮”三个字,脑子便是“嗡”的一声,心想原来却是大唐收复河湟的民族英雄,只是如今正在落难之时,还未曾做出那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稳定一下心神,凌綯道:“不知张兄如今什么打算?”

    “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打算,”张义潮苦笑道:“如今只盼有个遮风挡雨、有口饭吃的地方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今后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凌綯道:“小弟有一事说出来不知大哥是否肯屈就,我那里有个小院子,倒是能住人,一日三餐自也不在话下,张兄有空儿便帮着干点零活,打打下手,酬劳自是丰厚。若日后张兄另有其他去处,可随时拔腿就走,小弟绝不强留,不知张兄意下如何。”

    张义潮看凌綯一身贵介公子打扮,看来不像是为非作歹之人,再说自己目下已经走投无路,有人容留已是叨天之幸,当下不再犹豫,给凌綯躬身施礼道:“义潮多谢公子收留,小的愿听公子差遣。”

    二人说定,当下张义潮便随凌綯奔卖调味料的地方而来。

    唐朝的调料还是比较齐全的,什么花椒、大料、桂皮、香叶,倒是应有尽有,只是价格昂贵。在之前,由长安到西域的商路畅通时,各种贸易来往比较频繁,也比较便捷,因此各种西域的香料还算便宜。但自从吐蕃占领了河湟谷地,到西域的商路被切断后,大唐与西域诸国的贸易只能由海上进行,西域商人将商品从海上运到泉州等港口,再辗转运往长安、洛阳等地,往来时间较长,因此一些调料价格奇高。

    二人随逛随买,好在张义潮久在河湟,懂得一些西域话,因此与一些西域商人也能沟通,尽量把价钱砍得低一些。其他还好,大唐的白糖却比较珍贵,那时叫糖霜,价格简直堪比黄金。凌綯咬着牙买了一小包,心想这白糖无非是从甘蔗或甜菜上榨出来的,甘蔗呢南方已经有了,只是甜菜貌似还得等一千多年才能传入中国,要是能早点让它传入中国,是不是能给大唐带来些许改变呢?只是目下还管不了这许多,只能以后再说了。

    ********************

    常福已经彻底不想吃卤猪蹄了,因为这两天来他吃得太多了。

    凌綯希望找到能各种调料的最佳搭配比例,虽然之前在府里做过的卤味也还可以,但是作为商品,凌綯希望能把卤肉的口味做到极致。因此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试验各种调料的比例,当然作为实验品的一些卤肉是不能卖的,当然也不能扔掉,因此最后只能让大家来品鉴了。

    常福自告奋勇作为首席品鉴官,第一次就吃了两个大猪蹄,虽然开始时吃得津津有味,但是越到后来发现越难下咽,直至最后闻见卤肉的味道就想吐。看着在院子里由张义潮搀着被撑坏的常福在遛食,凌綯很满意,他终于不用担心常福偷吃了。

    经过几天不懈地探索研制,凌綯终于找出了卤肉所用调料的最佳配比,几人尝过之后,都说好吃。拿给周老汉品尝一下,周老汉的眼泪流了下来,说到自己活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