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月春秋 » 第十四章 烂透了

第十四章 烂透了

    陈珺与岐阳二人并行,难得的没有斗嘴,“吃了没,没吃的话要不一起吃点?”

    少见的陈珺邀请岐阳公主一起,岐阳公主都有些惊讶,两人大概还没某私底下相邀过。好奇心没满足,岐阳公主顺杆爬。

    “还没有,正要去伊人楼尝尝美食,正好撞见你,跟着来玩玩。我还要去伊人楼,你要去就一起?”岐阳也不隐瞒如何会跟她前后脚出现在户部,说了陈珺也拿她没辙。还可以看看她心中有没有鬼。

    陈珺就是单纯的去拜访李崇山,这一点倒是让她失望了。

    “不若今日一同逛逛这青州城,这里也没个熟识的人,李青城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要不你也搬来伊人楼吧,我住红颜居,雁字居还空着。”

    “算了吧,住一起,那房子不得拆了,那荷花苑也不错。那我就改日再去伊人楼,我带你去吃点,有几家我尝过了,还是挺不错的。”

    陈珺今天心情着实不错,加上岐阳公主心怀不轨,说话没什么火气,两人难得的心平气和在一起一次。

    “那就今日借你光,去尝尝青州美食。”两人说说笑笑,陈珺一身公子哥打扮,远远看去,似一对璧人同游青州城。

    李崇山返回会客厅,看了看两人带来的礼物,除了桃花酿,酒让带回自己的小院,其余一干果品礼物给自己女儿清河带去,吩咐说是大哥李青城朋友送的。

    从那玉佩和礼物看,这大公主与青城关系匪浅,那后来的岐阳公主怕只是来此处游玩散心的,毕竟昨日在李府中是已经见过了的。

    这户部没有战事,又不是交粮收税的时节,自己又天天在此,确实如刚刚所说,没什么大事,李崇山刚刚安排妥当,打算回值房去,兵部来了差役,兵部尚书,自家大哥李崇阳,请去兵部商谈要事,李崇山交代一下后与兵部差役一同前往。

    等李崇山赶到时,大哥李崇阳,三弟李崇明,侄子李青桐,都已在了。

    “大哥,三弟!”

    “二叔”

    “好了,”李崇阳摆摆手,“其他人等会来了再说,咱们先来看看西北战事,崇山,青城应该是回剑门了,昨日父王说他可能把芦岭虎符给了岐阳公主添嫁妆,你应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家虽亏欠这孩子甚多,但族内只是多少之分,没有谁坐享其成,将来若有事,桐儿也会倾力相助,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把话说开了,省的我们兄弟因为这事生分。”

    “大哥哪里话,这事我还是明白的,不然当初也不会让青城去京都了。”到底是自己儿子,为了家族着想,但,到底心里不痛快,此时也不好表露出来,让他们多想。

    “好,那就不说此事了”

    说话间,李青桐已经把西北一应地图,资料典籍整理好放在桌子上。

    李崇阳看着西北地形图,面色稍加沉重,“西北目前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徐家的联军怕是撑不过这个月了,严嵩山应该在白狼关准备了许久,一点一滴的算计,目前白狼关大军供水已出问题,梁军骑兵优势在慢慢展开,补给比我方快捷,另外,徐家联军野战能力不说有限,是很糟糕,长年在打防守,守白狼关眼下一时半会不出问题。但也只是一时半会了。”

    李崇阳等两兄弟消化消化这些信息,接着说,“这些其实可以预见,在没有把小狼关一起拿下,这事已不可避免,梁军耗着国力不夺回白狼关,肯定有所图谋。京城不知怎么想的,一兵一卒没派。不过等咱们的陛下去见列祖列宗,梁帝应该就不会再拖了,他们在等我们变阵,维持现状,徐家联军还能苟活,怕就怕皇帝撑不住了。”

    齐皇在半月前,于朝堂之上晕厥。对于各大家族来说不是秘密。

    “嗯,大哥说的不错,想来徐家不想覆灭,定会倾力而战,应该还会撑些时候,还没到山穷水尽,但也就半月一月之间!谁能想到最大的变数是我们的皇帝陛下,他们这下要赔的底裤都没了。”

    “什么底裤没了,谁这么没品,别人底裤都不放过!”一道内劲浑厚的声音传来。

    一群人鱼贯而入,为首的一人满头白发却神采奕奕,刚刚搭话的便是此人,老王爷的嫡亲六弟李炎,当年人称北地战神,未尝一败,后来随着李家势弱,也慢慢销声匿迹。

    稍加错愕李炎的出现。

    “六叔”,“六爷爷”!四人起身问安。

    “好,都坐,人差不多,说说现在的情况。”

    “是,六爷爷,”李青桐将父亲刚才所述简述一番。

    “嗯,眼下要打一场国之大战了,大山,给你那儿子去封信,问问他对西北的想法,尽快,芦岭关兵力不动,调汉水兵马十万奔赴剑门,其余各城关进入战备状态,你们后续整顿粮草军务,我携青州一万步兵先行一步,你们哪位愿与我同行啊?”

    除了六爷李炎周围的少数几个响应,其余人皆看向李崇阳,近年来随着老王爷年岁日高,很多事都已由李崇阳决定,六爷曾经战功赫赫,但那已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了。

    见众人都望向自己,李青桐虽在族内威望不低,但近年来李青城崛起太快,风头太盛,已经稳稳压了儿子一头,族内已经出现一些声音了,眼下六叔说话又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里,李崇阳隐隐有了些怒气!

    “六叔,”李崇阳尽量放缓自己的语气,“青城已经自立于外,借道剑门大有不妥,武关太远,芦岭距白狼关也相距不远,武关,剑门想来也会出兵,不能贸然与他们合兵一处,我们从芦岭关出兵,三路齐出。”

    李青城在李家人看来,严格的说已经不算李家宗族,自立且有别于分家,与悖逆等同,大多数觉得李崇阳所说有理。

    “那崇阳觉得该当如何出兵?”

    “从汉水往芦岭调兵十万,以芦岭为前线跳板,临机决断我们的进攻方向,芦岭驻军分兵两万,为先锋,探路西北,暂时缓解武关及白狼关燃眉之急,青州一万与吴家所来之兵,前往芦岭以补空缺,等汉水调兵抵达芦岭关,一部进攻白狼关方向,一部北进,伺机而动,若可为,绕道白狼关,前后夹击。”

    “嗯,也可,虽稳扎稳打,亦有奇兵之威,不过就是其他两路要陷入苦战,谁为先锋,谁坐镇大营?”

    “这,父王觉得年轻一辈处理不了白狼关的复杂局面,决定由六叔您为先锋,辅以年轻子侄锻炼,父王亲自出关前往芦岭,坐镇指挥,由我及二弟留守青州,崇明前往南亭关坐镇后方,父王年迈,不宜出城,我劝不住,还望六叔出面相劝!”李崇阳别了李炎面子,留了个话头,缓和一下气氛,一味的反对也会引起他人意见。

    “他也想过下瘾而已,哈哈,放心,他也就说说而已,你是兵部尚书,由你居中调配,大山辅佐,坐镇青州,芦岭关出兵一万,伺机而动,我领青州兵马去西北,吴家的兵马就不要了,不是一条心,用着不顺手,其余不动,至于大营,让你儿子去,还有几个老家伙能动弹的,你看如何?”

    李炎前后态度变化之大,让李崇阳有些错愕,不过既然六叔帮自己,那自己没什么顾虑的,算盘打响了,同意六叔提议,也算回了他一分面子,“好,那我就按六叔所说,我去禀明父王,拿来印信,明日我们就点将调兵!”

    “明日巳时,演武场点将!”

    “是……”

    众人应是,各自回去准备!

    两个人对答问话,不消片刻,就把事情给定了,其他人怎么来的怎么回去。青州李家虽然家宅不宁,但话语权一直在一个人手里。可以有质疑,但没有决定权。

    李炎已经消声多年,这次也不过是想出兵剑门关,弥补遗憾。

    房间里只剩下李崇阳父子,其他人都已离开。

    “爹,六爷为何如此作为?”

    李青桐说出心中疑惑,有军职的年轻一辈在外的在外,就算在这个场合也轮不到他们说话,说的上话的老一辈,除了老王爷,就只有六爷李炎能凭借曾经的威望,父亲一辈中,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仅有三叔掌汉水,但也有老王爷及宗族掣肘,只管军,不调军,形同虚设,青城不在,青云在南亭,已经威胁不到自己,六爷还要如此,李青桐实在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便不要去想了,青城已不在,青云已经威胁不到你的地位了,你那二婶若是早点相助自己大儿子,也不是今天的局面,妇人到底是眼界不够,青城不是我们能够拉拢过来的,就不用考虑了,不过你要记得他是李家人,他为何背个罪名也要离开,你应当明白,我跟你二叔说的,你要放在心里!”

    李崇阳稍加思索,“至于,给他一万兵马也无妨,最起码现在有芦岭关在手,青云也不是任性妄为之人。”

    “是,父亲,孩儿记住了,那孩儿去准备准备明日的事。”

    “去吧,晚上随我去你爷爷那一趟。”

    “嗯,我知道了。”

    看着自家儿子出去,李崇阳深深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