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媒婆胡大嘴 » 二十四、家庭矛盾(2)

二十四、家庭矛盾(2)

    胡大嘴最近比较高兴的事情是她当兵的儿子回来了,现在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她看着身材魁梧,皮肤黑油的大小伙子,就知道没少受罪吃苦。胡大嘴内心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当初如果不是自己害人,儿子也不会遭这样的罪。

    胡大嘴的儿子叫王丰收,当年因为受母亲坐牢的影响。被迫离开家后参加革命去了。他跟着新四军去了皖南,如今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排除异己,对新四军发动了突然袭击,他的部队也给打散了。他才侥幸逃了出来。如今儿子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让胡大嘴很自豪。

    幸运的事情,豫东地区大部分农村现在是解放区,他又很快找到了组织,刚好豫东游击队并入中原野战军,重新加入游击队,成为解放军的一员。在豫东战役中,他受了轻伤。组织安排下来留守,让他一边养伤一边帮助军管会的战后水东县城的接管工作。如今成为水东公安局的一名警察。

    王丰收回到安溜镇找父母,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搬到刘寨村了。他在工作中经常和秀儿接触,两个人本来就熟悉。渐渐的双方之间产生了感情。那时比较流行的是革命夫妻,二人的恋人关系,得到组织的批准,大家都视为自由恋爱的表率。但在胡大嘴看来,这是儿子故意给自己难看,秀儿的爷爷就是因为自己帮助翟家逼婚,才被逼死的。如今如果秀儿成为自己的儿媳妇,那以后婆媳该如何相处。他和秀儿之间的恋爱,让胡大嘴感到很是难看,当初她棒打鸳鸯,拆散了锁住和秀儿,又助纣为虐,乱点鸳鸯谱,撮合秀儿和独眼龙。今天秀儿却要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上天竟然跟自己开了如此大的笑话。但她对儿子婚事操碎了心,她无论如何不能让秀儿嫁到她家来。

    刘翠萍知道了胡大嘴的思想症结,特意从水东县城赶过来开导她,告诉她不能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这是违反军管会的政策规定的。胡大嘴想不通,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就违反政策了呢。

    翠萍将解放区政府规定的意义向胡大嘴细心的讲清楚,她说明政府制定政策的意义。

    胡大嘴退休后,冯香儿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她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妇女同志,帮助妇女同袍争取婚姻自由的权力。也为已婚青年的婚姻创造条件,翠萍建议她找退休在家的胡大嘴帮忙。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好起来,人们的思想认识日益开放。王玉兰带领宣传队到农村田间地头去普法宣传,胡大嘴创新的换亲这种婚嫁模式,被她的女儿亲自给制止,换亲豫东地区这流传已久的风俗逐步消失。

    冯香儿来看胡大嘴,她问道:“大嘴婶,您老经验丰富,您看我们村这工作该如何开展?”

    胡大嘴说:“做妇女工作,要勤快,细心,有耐性。我们两河口地区的妇女同志都是在夜校里认识的几个字,大多是传统的农村妇女。你要是让她走出家门,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冯香儿心里十分感激,她今天真正的了解胡大嘴这个封建思想堡垒的典型。胡大嘴跟儿女们的分歧最终以胡大嘴妥协而告终。如今她对儿子的婚事却坚持己见。她不是不喜欢秀儿,只是怕成为一家人,双方都会很尴尬。另外,看到秀儿,她就能想起刘船夫,那是她心里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痛。

    黄昏时候,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河面上升起,水面闪着像鱼鳞似的银光,夜显得更静了。微风从芦苇中漏出来,引起一阵犹如私语的萧瑟。胡大嘴的新家就建在村东头的惠济河大堤边,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她家就能偶尔听到嘟嘟…嘟嘟的机船的声音。

    胡大嘴家客厅里,水东市公安局的领导对胡大嘴说道:“老太太!你今天要多喝几杯,娶了这么个漂亮的儿媳妇,听说还是先进典型,现在是村里的干部。真是要才有才,要模样有模样。您老应该高兴才对嘛。”

    胡大嘴喝了一杯酒说:“我不反对他们在一起,只是自己很我自己过不去。这里面有我的难言之隐。我的孩子里面,这是最后一个结婚的了,给他们办完事我就心净了。我们这个小三子刁啊!前一段时间我说我给他订—个,他说:娘,你可别管我的事!现在兴自由恋爱,我自己找。领导您看看,如今的年青人注意大着哩。”

    “要说秀儿这姑娘,也是一个苦命人,人模样不错,人的品行也端正,就是太瘦弱了,本来年青人工作辛苦,又不能好好吃饭,生个孩子身体就会发福的,就会好起来。结婚后我也要给她多做些好吃的补补。”

    安溜镇新来的妇女主任说:“伯母,你不懂,现在这种身材适合,等你看到新娘子穿上旗袍,腰只有一把粗,那才叫好看。哪像我们这样,像个水桶似的,腰就不知道长在什么地方。”妇女主任王同志的一句话把大家说得“哄”的一声笑了。

    胡大嘴自我解嘲地说:“你们要是水桶,我就成了个酒篓子了!”

    王主任说:“所以你今天得多喝一杯!一个酒篓子怎么也能装七八十斤酒。”说罢端起来一杯酒给胡大嘴。

    胡大嘴说:“你倒在这儿等着我呢!怪不道镇上的说你这张嘴比刀子还快。来,咱俩同喝一杯!”喝干了杯中酒,胡大嘴乘着酒兴说:“年轻人如今自由谈恋爱,我们这老一套算是悖时了。”她指着右边坐的穿天蓝色上衣,白色的确凉裤子的冯香儿说:“我就喜欢香儿这样体态。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按相书上说,这叫胖不露肉,瘦不露骨,瓜子脸,流水肩,什么衣服穿上都可体。人家腰不粗,可脸上却带着一股福泽味儿。在豫东要数上头一份。”

    胡大嘴说起来行话,又是一套一套的。大家听完都会心的笑着,等胡大嘴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也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王丰收的领导有说:“老太太,我对前因后果也有所了解,丰收同志和秀儿同志都优秀的年青干部,他们应该有胸怀化解过去的一切。您尽管放心!”

    胡大嘴点头对领导的话表示认同,就这样,胡大嘴从此以后不再干涉儿子的婚事,她从内心里还是比较喜欢秀儿的,只是心里放不下过去的那点事。

    王丰收的婚礼是他的几个战友给张罗的,即能体现热热闹闹的气氛,又能附和国家提倡移风易俗的精神。他们把胡大嘴家里里外外的妆扮一番,还从局里拉开一台小型发电机,院子里挂起的彩灯把气氛烘托的如同过节一样喜庆。局里有文艺特长同事,还准备了一些文艺演出。他们就用卡车的做临时舞台。在婚礼的晚上就开演起来。

    这在刘寨村算是新鲜事,全村的老老少少吃过晚饭后,都搬着小木凳或是马扎,都到胡大嘴家门前的空的上看热闹。发电机带着的电灯泡,把正个空场照的亮如白昼。王丰收的同事在台上卖力的表演着,时不时的迎来一阵掌声和欢笑声。大家有唱歌的,有唱戏的,还有快板和双簧。让刘寨村的村民大饱眼福。期间还有几个人演了一出小品,讲的是媒婆保媒拉纤的事情,讽刺媒婆为促成亲事,隐瞒男女的故事。这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胡大嘴,胡大嘴在台下也是羞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

    不知不觉的到了深夜,演出终于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大家还都有些意犹未尽。他们纷纷议论,这比当年镇上的豫剧戏班演的好看多了。胡大嘴也深感震惊,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婚礼还能这样办。她清楚这样的新式婚礼肯定会让更多的人接受。她那传统的封建婚姻形势早晚会被淘汰。

    第二天的婚礼也是简洁明快,热闹的气氛不输过去的吹吹打打的。当新人拜见双方父母时,王丰收和刘秀儿把孙老师请到上坐上。二个新人给孙老师鞠躬后,秀儿哽咽着说:我是个孤儿,没有孙老师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所以,您能受得这个礼。旁边看热闹的几个老人转过脸去偷偷的抹去眼泪。孙老师也很受感动,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对秀儿和丰收说道:“我祝福你们百年好合,我都应该感谢党带给我们的这一切。”

    儿女都成了家,各自过自己的小日子。胡大嘴和老伴一下清闲下来。他们感觉有些不习惯。老伴自然带上胡大嘴到田里去伺候他们的庄稼。虽然家里不缺吃喝了。但对过惯了穷日子的胡大嘴夫妻来说,地里的庄稼就是他们的命,就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绝对不允许让这农田荒废掉。

    胡大嘴年事已高,退休家,她不在为青年人做介绍人,她的外孙子学校放假,带着礼物回家来看外婆、外公。胡大嘴拉着外孙的的手道:“你想要什么好吃的外婆给你做,咱们多吃肉,能长高个,等长大了。外婆亲自给你说媳妇,还能省下个猪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