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媒婆胡大嘴 » 十六、日本投降

十六、日本投降

    日本人终于失去了战斗的耐心,低下他们那傲慢的头,天皇宣布向作战的国家无条件投降。不可一世的日本人为他们的自负付出沉重的代价。

    国军在谈判以后,决定合作,共同接受日军投降,日军离谁的军队更近,就向谁投降。国民党成立了水东县政府,有县政府的警备部队为代表,接受日本人的投降。同时也接管日本人统治的地盘。

    新任水东政府县长周居正是一位清末的秀才。他对程朱的思想推崇备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对于他这个辛亥革命时期被革命的对象,居然还有出头之日。别看县长是前朝的遗老,他对于老蒋的新生活运动政策极其重视和推崇,专门成立了新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做好新生活的执行监督工作。他希望抗战胜利后能有一个新局面。

    安溜镇路旁高大杨树上的叶子,在萧萧的秋风中飘落着,地里庄稼已经收割完毕了。土地像脱光了衣服一样,露出它健美宽阔的胸膛,在黄色太阳光下面,闪发出诱人的紫红颜色。偶尔有几块剩着的棉柴还长在地里,一片片殷红色的棉叶上,留着严霜的痕迹。

    在日本鬼子宣布投降的那天,安溜镇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老百姓如同过节一样,手持彩旗,走上街道。安溜镇的衙门前,鬼子举起双手,一个个如同落水狗,排队走出大院。敌人摆满了他的上交的枪支弹药。

    游击队杜壮飞队长训了一段话,说是日本既然已经宣布投降,就应该老老实实听候发落,继续作恶,只有死路一条。并劝他们回所在部队,等待受降。随后又宣传了一番新四军的俘虏政策,让他们饱餐了一顿馒头和红烧猪肉,每人发给几块大饼,将他们送到山东一起遣返回国。至于武器,当然是一枪一弹也不许带走。

    对贾富贵来说,他当然不愿意失去眼前的权势和财富,只可惜他“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就在他从洛阳回到安溜镇不久,国民党委派的县长就上任了,可惜了他送出的那白花花的银子。然后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更悲惨的命运还在等着他。老百姓更是要找他清算他帮助日本人干的坏事。

    大批的灾民在得知日本人投降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家了!身上依旧破烂的衣服,现在也不让他们内心感觉到凄惨。

    他们三五成群,他们有的独轮车,有的毛驴,甚至是肩挑手提,提老携幼,浩浩荡荡的向东流动。一路上遇到大批的返乡的逃荒的人。他的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担着行李,有的牵着毛驴。虽然他们和逃荒的一样的辛苦。但此时的脸上确是笑容灿烂,充满期待。他们有着回家的归宿感。

    国民党把重兵都驻扎在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的郑州,并成立郑州公署,胡大嘴经过克扣卖身钱的事情,已经不敢在灾民群里走动,他们一家跟随回迁的部队先回到了郑州。

    这些支离破碎的家庭,胡大嘴有了大有可为的机会。那些在洪水中或逃荒的路上,已经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家庭。在胡大嘴的撮合下,又搭伙过起日子。她那么蜡黄的脸皮,也一天天的开始变的红润。瘪凹的肚子也日渐逐渐挺拔。

    不知道冯小虎走的是谁的门子,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政府的治安警队的队长了。

    徐地主也回到了村里。看到整个村子里只有他家的房子没倒塌,心里充满无限感慨。他不知道这是上天有眼,怜悯他家,还是因为财富的力量。看着他家这大片被洪水淤积的土地,那将是丰收的希望,但他对共产党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甚是忌讳。

    因为很多外地的人没有返乡,就地落户在安溜,现在的两河口姓氏更为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几户人家的姓氏在百家姓居然找不到。

    抗战胜利初期,很多地方出现前所未有的政权体制。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同时存在。

    田明他们领导的豫东地委,没有像国民党政府那样忙着封官赐爵,论功行赏。他们带领大家战后的生产恢复和家园的重建工作。这是被水灾和战争摧残的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他们鼓励百姓垦荒种田,谁家开垦的荒地就归谁所有,三年不收地域租,并分发农具和种子。百姓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常言道:天无二日,家无二主。方百姓们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时候,内战的气氛越来越浓。国民党退守洛阳和西安的大部队有向豫东开进。对于这支见到日本人就逃跑的军队,老百姓失去了他们的信任。

    虽然地主都被分了疏散的家产,但还有一些恶霸土匪的骚扰百姓的生活,让安溜镇潜伏巨大的危机,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搜刮盘剥老百姓那可怜的财产。田明他们带着百姓剿匪运动。

    国民党对待地主恶霸的政策虽然和田明他们不同,但两方对待汉奸的态度居然高度一致,贾富贵终于得到他应有的惩罚。

    公开审判贾富贵的是在镇上广场举行,这里曾经是难民窝棚聚集区。周居正县长坐在长条桌上,他一声令下,贾富贵和一众汉奸被押上来。

    贾富贵被冯小虎的治安队押上临时搭起的台子,面向台下跪着。冯小虎面对曾经不可一世的岳父,内心是五味杂陈。他想想这些在贾家吃尽的苦头,还有那恶老婆给他受的气。他恨不得把跪在台上的贾富贵一枪崩了。

    按照停战协定的要求,所有在华的日本侨民和军队都要分批遣返回日本。贾富贵娶的日本女人惠子也在遣返回国的名单里。她刚刚给贾富贵生的孩子就无法安排。她决定趁慌乱机会,她带着孩子躲藏起来。等脱险后。她就隐姓埋名带孩子一起过日子。因为,她知道,如果回日本,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她。她现在是一颗弃子。日本政府肯定会对她们严格审查。

    惠子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些被遣返回国的军人和侨民。没有他们征战前的荣耀。他们灰头土脸回到国内,被不明真相的人痛骂。有人被关起来,他们成为国家的罪人,不是因为国民对侵略的醒悟,而是他们因为战败的耻辱。有人则居无定所,没有抚恤金,没有军功章。没了亲人和家。甚至有的人被殴打致残。他们没有抱怨,因为这就是他们侵略者的下场,这是报应。

    惠子带着孩子,一路向东,她们在天黑时,来到刘寨,她怎么也找不到出口,到处都是河流给阻挡去路。最终,她被巡逻队发现,大家都要把她打死,有的说关起来。田明跟大家解释说:虽然她是日本人,到她也是受害者,她也是战争的牺牲品。经上级批准,惠子就在刘寨住了下来。香儿对她母女比较同情。她跟婆婆商量,给住在破庙里的母女送这铺盖和口粮。

    冯小虎整带着人在刘寨收租,他们把整个村子闹的鸡犬不宁。老百姓为了藏起来他们的救命粮,与冯小虎他们周旋。相出了稀奇古怪的办法。当他们逼着高老汉和坠子交粮的时候,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带着一个队伍来到高家屋前。

    冯小虎立即跑过去,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礼,大声说道:“报告长官,我正在……”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那个军官下了马,根本没有搭理他。径直进了高家的院子。

    高家的老大回来了,他还当了国民党军队的团长。全村人都过来想来见识一下大官,高家的院子里立刻热闹起来。冯小虎在院子外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是进院也不是,不进院也不是。他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他。

    原来,高家老大高铁链并没有在战斗中被打死,当时只是受了重伤,所以就有了被战死的消息传出。他逃过一劫后,因为受伤致残,就留在后方负责后勤物资运送。后来因为保障有力,还立了大功。

    保长也来拜访,看到冯小虎在院外转悠。他说:“如今人家是团长了。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会和他这样的小喽啰一般见识的。”冯小虎战战兢兢的跟在保长后面进了高家院子里。

    当扣儿生下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她家里突然捎来消息。她的大哥回到了镇子上,还当了团长。何家人又惊又喜,据说就连镇长都来高家看望。

    她和何瘸子回到娘家,看到多年不见的大哥,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太多的委屈需要和大哥诉说。从小就是大哥最疼她。大哥离家当兵的时候,她还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现在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她是生了四个孩子,二丫头因为瘸子家的耽误,一场病给送命了)。

    看到高铁链,大家自然想到高家的老二,她父母让大儿子想办法把打听老二的确切消息,他们一直不相信老二会死了,尽管老二的媳妇已经嫁给的小儿子。毕竟是母子连心,尽管她家孩子多,哪个孩子不是身上的一块肉,也抱着幻想能像老大一样死而复生。但最终没有打破魔咒,“主动探听的消息都是不幸的,”高家老二确实在战场上身亡了。好在有她大哥的关系,高家老二用命给高家挣来一个抗日烈属,从此能享受政府的一些津贴。

    高家院子里,摆了四张桌子,县长,保长一桌,高家亲戚一桌,村里的老村长、长辈一桌,链子带的兵坐一桌。其他年青些的都在帮忙烧火做饭。瘸子和扣儿也带着孩子回来帮忙。

    席间,县长承诺以后要把高家照顾好,保长连连答应,并对这些年让高家受到的委屈向高铁链道歉。

    因为县长的出席,冯小虎就没有资格入席了。但他始终不敢去面对高团长,突然,他灵机一动,买上一些礼品,到刘家去拜访他曾经的丈母娘。

    刘老太太,狗娃的死对她打击很大,好在女儿翠萍最近经常回来陪她,她可能早就寻短见。当她看到冯小虎进来的时候,大吃一惊。她以为冯小虎又来闹事。

    冯小虎把礼物放在院里的石磨搭的桌子上,满脸带笑的说:“我也很多年没来看您,我们毕竟结过亲戚。您老不看僧面,看佛面。您们和高家处的比较亲近,请您老和高家老大说一声,放过我一马。”

    翠儿娘这才明白冯小虎的来意,她也知道了高家老大没死的消息。她为这家世交的好邻居高兴。她想要去看看扣儿娘,要向高家祝贺。

    她刚要起身,就看到一个身穿军装的人进了她家院子。她听来人喊道:“刘婶,我是链子啊,您老还好吗?”

    泪水模糊翠儿娘的双眼,她扶着链子的两个胳膊,颤颤巍巍的说:“你真的是链子,长高了,也壮实了。嗯,还有出息了,听说都当大官了。”

    本来高铁链听家人说,这些年冯小虎是如何欺负刘家和高家,如何欺压百姓,他就想把冯小虎给抓起来,但看着刘家香儿娘的面,没有再找他的麻烦。殊不知这成了养虎为患。

    香儿在贾家没了立足之地,贾家的院子让政府给收走了。傻子也在日本人撤退时跟着他们跑丢了,娘家也没脸回。走投无路,她只得领着虎子来到了刘家,翠儿娘很高兴。当她知道虎子是她的亲孙子的时候,喜极而泣。虽然狗娃不在了,可是他给家里留下根,她们刘家有后了。她感觉等死后也有脸去见翠儿的爹了。祖孙三代人就这样相依为命的活了下来。

    翠萍知道了香儿的情况,她鼓励香儿参加妇女救助会,翠儿娘很开明,她支持香儿走出去,自己帮忙带孩子。

    这对高家来说,真是喜从天降,翠萍刚刚给他们带回银锁的消息,如今老大铁链也回来了,还当上团长。虽然说铜环战死了,那也是为打日本人死的,家里光荣的呢。

    链子团长回到镇上的部队驻地,他了解到政权的腐败,内心充满无限感慨和纠结。他不忍看到国民政府的无能和百姓受苦。也不愿意看到田明他们把安溜镇的传统都给破除。

    这个人间的天堂就这样人为的给毁了。那三纲五常,那母贤子孝,那婚丧嫁娶的风俗,全都不要了吗。他再找不到儿时的净土。

    他带上礼物,来看秀才爷,秀才爷请来孙老师。爷三个弄了几个小菜,对饮起来。孙老师将未来的中国的未来的出路和铁链团长做了详尽的解释。

    高铁链痛苦的说:我清楚如今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但那些老理就不要了吗?

    秀才爷拍拍链子的肩膀说:孩子,我明白你的心思,现如今国民党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个人喝到很晚才分开。

    链子明白,这一切都终将成为历史。安溜镇再也难现往日的辉煌。

    链子带着士兵气势汹汹的到了何家,郎中一家都低头不语,他们这才感觉这些年对扣儿不公而害怕,后悔没有看到老高家的今天的辉煌。铁链警告何家,如果再敢欺负扣儿,他定然不会轻饶。

    从何家出来,他决定离开安溜镇,辞去现在的后方团长的职务,去寻找在南方前线的老部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