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梦一统 » 第十七章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第十七章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黄统又拿那根更长的绳子,“此绳长2丈,我脚下便是轴心。以此做圆,便是一个4丈的水车大小。”

    将绳子一头订入底下,拉直后用钎划一个大圆,再按之前已经算好的数值将园等分16份,画出16条轴线,有同心画出个一丈半径的圆......

    一炷香的功夫,一副4丈高的真实大小的水车图形便平躺到了地面上,黄统就再一一讲解基座,轴心,骨架,水斗所需是木,是竹。物料宽高长短粗细......

    幸而今日乃是满月,天空更是不见一片云彩,皎洁的月光更是将平整的晒谷场照的反光。不知不觉,黄统已经讲解这水车制法已经两个时辰有余,众人也是听得仅仅有味,一时间大家都忘记的时间,水车图的旁边更是画出的各个分部位的分解图来,等到大家一时问不出问题来,才发现入夜已深。

    “咳,咳,好了,今日暂且就到这里,大家都回去想想怎么选材拿料,若是还有不明白的,改日再问,今日就散了吧,还有,切莫踩到刚才地上所划之图。“

    ”你、你,将这个水车的线条给挖的深些,待各部件制作成了,拿来对此一一对比,务必使不得差了分毫。”族长又叫住2个年轻的小伙。

    “喏。”

    ---------------------------------------------------------------------------------------------

    从那日起,一向闲暇的农林牧歌的谷内生活变得忙碌起来,小村落里除了学堂郎朗的读书声,便是各处加工木材的声音,由于用于加工的锯,刨,铣,钻,砂磨等工具的不健全,这相对简单的16支辐条都成了难度巨大的功夫,幸好村里有提前存下来用于盖房子做主梁的巨木,不然就简单的烘干,都能让大家刚刚升起的士气灭的一干二净。

    过了两日,除了主轴之外的其他材料都已经备齐,根据计算和黄统梦里依稀记得水车的原型,这么大的水车中间的主轴直径得有三尺粗,平时哪里会用到这么粗的木头,全村也找不到已经脱水阴干的这么大的料,好在后山之内百年上的大树多得很,只是先做一个验证下水车的实用性,不指望用上十年半辈子的,现伐的木头也不是不能用来试试。

    商量好了用现伐的巨木来做主轴的原材,几人便这准备好巨斧,长锯,大绳等一干工具就往山上找寻合适的大树,几人凭借记忆,不久便在后上练武场南一里处一个小水塘边找到一颗合适大小的百年柳,后世有句俗话:“干榆湿柳,木工见了就走。”说的就是湿的柳树的那种韧性湿没令每一个加工它的人感到头疼,更别说这种百年老柳,说句迷信的话,都是具有了一丝丝的神性。这种强劲的韧性令这群都有功夫在身的年富力强的壮汉刀劈斧凿了半天,都还未将其弄倒。

    中场休息,吃了些东西恢复了气力,又是半天才好不容易将巨树伐倒,又去除枝丫,除去主干,余着尽皆舍弃不不要,一群人分成两拨,八人一组,用短枝做成扁担,粗绳绑好巨木,幸好是都是身强力壮的,才能挑的起来。上午出发,待到一群人将树干担回,已经是入夜时分。

    从第三日开始,第一组的人将巨木去皮取直,按照最终直径一尺五,身长一丈,通体为圆柱型的目标开始加工。第二组的主要工作便是制作大小相等的十六根主要辐条,长短,粗细,尤其是要与主轴相连接的部位,加工成适合榫卯连接的特定形状,第三组的工作量虽大,单工艺相对简单一些,尽皆是一些在水车外围加固的椽子,和形状相同的挡水刮板,以及汲水用的水斗,若是有钉子固定,这些工作其实没啥,不过在这个时代,一切木制品的连接方式都是榫卯连接,制作原料虽然简单,可是连接处的接口修正,真的是耗费人力和时间的大工程。第四组人员就只有一件事,基座,一个巨大的,能够抗下整个水车不会晃动的像一个梁架一样的基座,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对巨大的三脚架房梁,只不过以往做这个都是支撑房子,上面钉上椽子,铺上茅草已做屋顶,这次的梁顶用来放置水车的主轴而已,相对已经建造多次放置的众人来说工艺还算简单。

    所有不参与前四组工作且有时间的人员都被安排在了第五组,最简单也是需求最多的,去山间伐出合适的长毛竹,一刨两半,再打通竹节,因地制宜的水槽便制作成功,当然还有支撑高处水槽的柱子和最开始引水的蓄水槽,也是第五组的工作内容。

    将复杂的水车制作使用工程通过这种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分工,这下整个黄石村虽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却是人人知道干什么,怎么做,忙而不乱。再有声望和威望都有的一族长为核心的居中指挥,这种简单的虽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确实几千年来人们经验整理出来的流水线式作业方式第一次出现在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并发挥出它巨大的力量。

    -------------------------------------------------------------------------------------------------

    半月过去了,这忙碌的半个月小麦开始抽穗,待到昨日麦穗的中部开始变黄,听村里老人说,这是小麦开花了。

    今日学堂下学,黄统没有着急回家吃饭然后去忙制作水车的事宜,而是在江的这边看向汨罗江以南的整片整片的麦田,麦穗已经有些荧光的细微白花尽皆开放,颜色变得黄白相间,在微风中泛着绿浪,把密密匝匝的细碎百花绽放在无边的绿海里,麦穗扬起高高的头颅,用淡淡的麦香纠缠着缕缕白花花的阳光,在那锋利的麦芒牵引来的布谷歌声里探望着金黄。

    那绿茸茸的麦田让人感到痴迷,黄统的思绪俞飘俞远,整个人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直到想起了不只是谁说过的一句话:“一种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直到耀眼的阳光开始变得火红,那是夕阳映照晚霞的颜色。黄统才蓦然惊醒,还有事情要做,今日所有的部件都已经制作完成,各种零碎的锲子,连接的凹槽都也已经完毕,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今天,族长要安排组装前的最后一次讲话,争取一次性完成水车的拼接工作。

    “咳咳,”族长的风寒已经好了,这次只是单纯的让大家安静下来。

    在晒谷场,站在被挖深了印记的地面水车平面图面前,旁边这放置着水车的各种零件。

    “今日已经是小麦杨花的第二日,这小麦开花只有三日,待明天花期过后,便是半月有余的小麦喝水的时间,以往我们全村老幼齐上阵,也不过是能保证200亩的土地能够浇上水,更多的还是指望这几天能够多下些雨水,不过今年的旱情已定,大家也都看到了。明日大家都要努把力,争取一次就把这水车装好,期望能够省时省力的让更多土地浇上水。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这么些天来大家制作各式配件,这些配件该如何安装使用,大家心里面也多少有些谱,今天大家再努力些,将各式配件都搬到选定好安放水车的江边,明日大家起的早些,家里有其他事情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就先放放。好了,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不过明天还要再辛苦一下,干活吧。”

    “诺。”这种大事大家一起努力做的气氛将大家的士气带动的很高,故而回复的声响响彻云霄。

    “搬过去的时候各组的各式配件不要胡乱堆叠再一起,分组,分类的各自放一堆。”四叔大声的嘱咐到:“最好还是按照在这边放置的情况放到江边空地上。”

    “放心吧,保证放的整整齐齐的,谁要是放错了,今晚不睡觉也要码清楚的。”有人回应到。

    “哈啊哈,”笑声,“预备,起”抬大料的号子声,强壮的男人去搬比较重的东西,体弱的妇女老幼带一些小小的零件东西,就这样,刚刚还满满当当的晒谷场,伴随着人群离开的长龙队伍,地面上放置的各式配件也有多到少,慢慢的就只剩下一些不需要的下脚料和木屑。

    第十五天,天蒙蒙亮,破天荒的,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暑日,都嘈杂忙碌的练武场上竟空无一人。

    全村无论老少都来到了安装水车的江边,来见证这一次人类利用智慧和工具来促使自然的力量服务于人,这是一次革命,一次对从古老神话就开始开始的人定胜天的重新演绎。

    两边的基座已经提前埋放好,又用从远处红石山上崩落的石头压住,保证以后就是江水泛滥下基座也会稳如泰山。

    安放水车的位置是江边的一处浅滩,是江底的一处相对较高的砂石地,平常时候都是在水位以下,只是今年旱情严重,水位下降,江水都从河道的另一变更低处流淌,这边才得以重见天日,安置在这里的好处是施工方便,待水车组装完毕,在稍稍上游的地方堆出一个漏斗状河道聚集水,在水车的正下方挖出一个五尺宽的水道,这样就算是今年这样的枯水期,也能保证水车下的水流足够湍急,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推动巨大的水车。当然,丰水期更是不在话下。

    “哎嘿呦”响亮的号子声中,巨大的柳木轴安放到基座上,然后就是一边8根,长2杖余的辐条逐次安插到预留的榫眼中,每安装好一个再在接口处用重锤楔进去两个楔子用以固定,如此反复十六次,水车的主型便已经显现出来,接下来就是末端加强强度的椽子一个个的镶嵌到辐条上面,由于榫眼都是提前打好的,一个个扣上然后再用楔子固定就好,循环往复半日后,整个水车已经显现的坚固无比。最后就是装上挡水用的翼缘板,在倾斜的固定好水斗。

    “完工———”等到最后一个水斗固定完毕,一个高达四杖的巨型水车就巍然耸立在江边,所有都惊叹与这个巨大的人工造物的完美,越是接近完工,众人越是寂静下来的村民伴随着这一声拉长音的完工,一下子都活了过来,都对着这个水车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虽然刚刚安装时候已经转过了好多圈,可是完工后每个人都不禁想推动起这个水车来旋转,主轴与基座连接处已经浸润了桐油,而且安置主轴的位置还有黄统设计的一个小机关,就是空嵌在半圆型木架上的一些圆柱型小铁柱。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原始的轴承,令这个巨大的水车就算是两个成人轻轻推一下,就可以旋转。

    再在众人一遍遍的检查契合结实后,“放水!”

    伴随着族长大人的一声令下,早在人工挖好的水道上游处,拿着锄头的光膀子大汉开始努力刨起来,接通了前面漏斗的饮水和水道,只见先是浅浅的细流,然后水道里面的水位便慢慢的升起来,

    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慢慢的开始漫过挡水板,慢慢的,慢慢的,水流推动着挡水板,慢慢带动水车开始慢慢旋转,当水车开始转动,巨大的惯性带动起水车开始逐渐加速旋转。

    “哗!”第一个水斗被带到高处开始檐口慢慢放平,水斗内的水开始落下,巨大的喧闹声一下子将所有的声音淹没,人们全都激动的不知所云,只有大声的呐喊,才能表达出自身激动的心情!

    待人群稍定,“安装集水槽,安引水槽。”从此以后,只在江河中自由奔行的河水人们只需要轻轻的挪动饮水的竹管,便可以让其安静的引导到人们需要它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