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梦一统 » 第十六章 分工合作和统一度量衡

第十六章 分工合作和统一度量衡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本来小小村落里面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水车这中稀奇的事物一出现,不到第二天,桃源村便人人都知道了那个过年时候生了大病差点夭折的那个小子,又做出了可以日夜不停的汲水的水车。放置水车的浅滩处更是被压出了一条小路来,人人都要去水车跟前接扣水喝。也不知道从谁开始的说法?那水车打出来的水比一般的水要甜。

    “老幺,又鼓捣出新玩意了。”正在书库看书的黄统放下手中伪作的《水利经》。看到先生进来,起身恭请道:“先生,只是前些日子整理书库,看到了这本徐客霞大家著作的《水利经》,其中一些记载颇为有趣,就将其给制作出来。”

    “哦,徐大匠竟然有著作传世么?还流传到我们这里了,拿来我看看。这徐大匠可是我们巴蜀地区的有名的大匠。虽然成为大家也不为过。不过大家这个说法可是给能有著作思想流传于世的文人的称呼,莫要乱用。“

    “是,先生。”

    黄统赶忙将书翻到水车的那一页:“就是这本书,可惜只有残篇,水车制法我就是从这里看来的。”

    先生接过书坐下,示意黄统也坐。就开始仔细研读起来。

    “不成想徐大匠竟有如此巨作遗世,虽然此书看来是假借他人书写,不像是徐大匠本人写成,但其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关乎治水,利水,引水各法井井有条,各式器械穷极机巧,以往只是知道徐大匠主持修筑了新蜀道,再土方道路上面有建功,如今才知道这水利一道,徐大匠也是钻研颇深,徐大匠真乃神人也。还有这《水利经》竟然在书库之中蒙尘日久,吾之过也。”

    “你昨日制的水车就是根据这句:‘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以书上所说,这是可以用来灌溉田地的,你可有什么想法?”

    “回,先生,只需要将我昨日展现的水车放大十倍,将水提到高处,然后在落水处安置水槽,再将竹节大通做成长长的竹筒将水引到需要灌溉的田底,即可。”

    “善,大善。如此你放的狂言将粮食增产一层似乎是可以实现的事情。水车呢?带我去看看。”

    “昨日已经安放到河里,刚好可以去看看运行一日后的状态。请先生随我来。”

    “吱呀,吱呀,吱呀”日月一个轮转,水车依然如同刚刚放置好一样,不知疲倦的唱着悦耳的吱呀歌。

    河边排排坐着一行还未到上学年龄的小朋友,一个个双手捧着脑袋当水车最忠实的听众。

    “小穗啊,数没数这水车转了多少圈啦!”四叔对着这个年龄相对大一点的小男孩问道。

    “好多圈了!都数不清啦!反正好多好多圈,它咋一直在转圈啊!”萌萌的小穗开始了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问。

    “因为水一直推着他转啊?”黄统接过问题。

    “那水底下有人么?他推的累不累啊?”“对呀对呀。我们怎么没看到啊?”“他要不要吃饭啊,什么时候去啊?”“有人替他么?他去吃饭了,是不是就不转了啊!”

    无限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接踵而至。果然都是一群小机灵鬼呢!

    最受这些小上几岁孩童喜爱的黄统也一下招架不住。“没有人在下面,小穗,带他们排排坐好,不要到水边来,看到这条线没有,不许超过这条线,一个个都排排做好。”黄统用脚给这些小家伙划了条禁止线。

    准备下水近前看下水车的师徒二人得先把这些幼童安排好,可不敢让这些小家伙一起跟着下水。

    放好鞋子,挽起裤腿,就下水近前,放置水车的地方是黄统之前就选好的浅水,河底为青石的地方。就是方便可以蹚水近前观察。不过一日,来往观看水车的众多村人便已经把河底青石上湿滑的水草踩掉干净。

    水车一日运转,一切都还顺畅,只有中间轴的部分,已经可以看出磨损的痕迹,简易的手工木作看来经久耐用性有待提高。

    “现在水车汲上来的水,直接倒入河中,我准备这里做个水槽把水收集起来,然后把竹节打通的竹管当做引管,把水引到田里,这样就实现了自动灌溉,日夜不停,几乎不需要人力,竹管引到哪里便可以灌溉哪里的田地。就是这个水车还是太小,提水高度有限,怕是不能把水引的够远。如果能够达到灌溉田地的实际用处,预计需要做一个高3丈的大型水车,这就不是我个小孩子能够做到的了,若是先生觉得此事可为,还请先生集齐族里众人之力,齐心协力方可制作成功。这种庄稼,若是需水的时候能够给庄稼灌饱了,相比收成提高一层不是问题。”

    “善,大善,吾儿读书能够得用,真可以说的算是学有所成。”

    次日半晚,天气凉爽,田地晒谷场里,村内的族老,铁匠木匠等一干人等三三两两的坐着,站着,互相之间说着家长里短,或者是今日准备商谈的水车制作事宜。这水车是个新鲜玩意,虽然看着是挺简单,可是要是做成一个三丈的庞然大物,大家都还是没有什么头绪,村里面这些人,平时也就编个筐子,做个座椅板凳什么的,做个木床都是要耗费挺大功夫的,若是建个房子,基本上全村都要出力的,现在要建个比房子还要搞得大水车,而且之前从未做过,大家心里面是一点底都没有。

    四叔还在人群里面游说,向大家解释这个大水车的功用好处。等制作完成,以后担水浇地的辛苦就不需要了,而且可以日夜不停,大家只要摆弄下竹管,把水引到田里就完成了工作。说的大家都是心痒无比。

    “哎,听老四先生说这水车的各种好处,我恨不得现在立刻就做出一个,可是这东西就你家老幺做了一个那么小小的一个,现在就要整个比个房子还大的,这谁也不会做啊。”

    “是啊,是啊,若是要做,就必须要快,再过半月便是庄稼灌浆喝水的时候了,若是能在之前做出来,把水浇足了,今年的收成便是有了保证,如果半月之内做不出来,还不如留些气力,到时候全村老小一起上阵多挑几桶水来的号。按我说啊,这个水车的事情不如先放放,先紧要今年的庄稼收成,等麦收农忙过去,大家都得空了,慢慢研究不迟。大家说是不是啊。”大家在晒谷场内各自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黄统兄弟俩一前一后来到近前。哥哥肩上挎着一盘晾衣的长绳,手里还抱着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棍,木条。身后的弟弟则拿着些小锤,锨等一些工具。两人来到谷场中央,将一身的零碎都放下。

    “咳,咳”族长清了清嗓子,也让略有些吵闹的众人安静下来。

    “小统儿做的那个小水车我去看过了,相必大家也都去看过了,水车汲水生生不息,日夜不停取水,真乃是老朽生平从未见过的稀奇事物,我看过之后啊,本也就觉得是一个小玩意,以后的小孩子有多了个稀罕的玩具而已,再不过也就是妇人们以后洗衣做饭取水会有些方便之处。”

    “咳!老了,吹了点风,这几天这咳嗽就没停过。”族长把自己的话给打断了下。

    “族长可要保重身体啊。”“族长大人可要多休息,不要太操劳了”.....为族里事物辛苦半生的老族长还是很受爱戴的。

    “咳,无妨无妨,还是说回这个水车,今早,学塾的老四来找到我,说了一番,水车可以高数丈,汲水到极高处,然后用空心竹筒引水到庄稼地用以灌溉,吾,甚是心动,故而召集大家前来,商议一下此事是否可为。”

    “过来,小统儿,此水车乃是你新创,听你四叔说,这高数丈的水车你也有制法,来说于大家听,若此事可为,族里定会为你记上一功。”

    黄统向周围众人抱拳施礼,“小子如有妄言之处,还请各位叔伯多多包涵。”

    “这高数丈的水车说来很难,其实也简单的很,不过是把小子做的那个几尺见方的玩意放大了做了就可。”

    “哈哈,”一句俏皮的话儿就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若是说它简单,其实也困难的很,就像我们这些小儿,人人都可以用河边泥土捏出来个小房子来,可却无一人可以捏出来能够遮风挡雨,能住人的房屋来。这大水车与那小水车其中难度也是如此般一样。”黄统不得不提高嗓门说道。

    看着逐渐安静下来的众人,黄统继续说道:“像我们今日说说的大型水车吗,若是一人来制作,纵使一年之功,恐也难以制成,不过若是我们能够齐心合力,各为叔伯能够分工合作,各自制作一部分出来,最后再组装起来,如此以来,据我估算,仅需半月,我们便能做出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水车出来,待能看出功效,我们也有了制作经验,再去逐步改进即可。”

    “嗯,这分工合制之法倒是新颖的很,这如何来分,有如何组装,小统儿可是一有对策?”族长慈爱的问道。

    “有的,这分制法便是将这个数丈高的大水车,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物件,显示简单的分解为基座,轴心,骨架,水斗。我们可以分成这4组来做,然而分组制作的最终要的就是长短宽厚一致,以往我们的尺丈全靠经验手札迈步,这样不同的人的出来的一尺一丈都会有差异。大家请看我手上的这根木棍,我们便将此长度定为此次制作水车的一尺,这段绳子是我在家量好的正好十尺,定为一丈,此次制作的所有物件,长短便按此两物为准。”

    说罢便将手中的尺子和丈绳交给族长“还请族长等人居中管控,务必使各组做出的部件的尺寸大小是按照此物量出的结果为准。”

    “好!欲行大事,必先理出准绳,那么此事之中,此物便是准绳,我等需要以此为准,制作各部件。”族长拿着丈绳拉了拉对大家示意后。又让黄统继续。

    “订好准绳,此事便成了一半,接下来,我便以我脚下地面为基,以绳、钎作画,将水车按造4丈的高度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