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 » 第194章:《岳阳楼记》。(求订阅)

第194章:《岳阳楼记》。(求订阅)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写得真好。”

    “是啊,我以为这写的是刘过,没想到,这写的是我们自己。”

    “妹的,一转眼,我们都成大叔了,我们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少年。”

    刘过流传下来的诗词并不多。

    哪怕仅仅只是这一首,他便如此的深入人心。

    特别是那些到达了一定年纪的朋友,看着这一首词,他们亦是如刘过一般,感慨万千。

    “我想起年轻时候了。”

    “我也是,当年我是那么的意气风发,现在……变成了抠脚大叔。”

    “我也是,当年从学校毕业,我可是谁也不服,现在,我哪个都服。”

    “别说了,就一句,终不是少年游……足够了。”

    一众网友泪流满面。

    ……

    另一边。

    宋史研究协会群里,此时也是聊得好不热闹。

    “兄弟们,我发现最近大众对于宋朝的兴趣变浓了。”

    “我也发现了,明显关于宋朝的贴子,评论增加了不少。”

    “呵,这得多谢江宁老师啊,江宁老师一开讲宋朝,一下子宋朝就开始热了。”

    历史这东西。

    他不会主动被老百姓所理解的。

    大众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一定是外部原因。

    比如此前对于明朝感兴趣。

    这是因为江宁在讲明朝。

    后面对于元朝感兴趣,这也是因为江宁在讲元朝。

    如今大家对于宋朝感兴趣。

    还是因为江宁开始了讲宋朝。

    “呵呵,那个刘过,真是绝了,终不似,少年游,说得我都泪流满面。”

    “那可不,难怪江宁老师一直讲历史中的普通人。其实他们并不普通,只不过很多时候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罢了。如果记载了,他们同样的与众不同,甚至能够与我们共鸣。”

    “大家别说这么多,江宁老师在哪,出来与大家聊聊啊。”

    众人这时纷纷@起江宁。

    “各位老师,什么情况?”

    “江宁老师,没事在群里多聊下啊。”

    “我是小萌新,不敢多说话。”

    “又谦虚了不是,昨天您讲的刘过真是好,今天这一句终不似,少年游……都爆了。”

    “可能是大家感同深受吧。”

    “不只如此,更大的原因,还是您对于宋朝比之我们更为了解。对了,岳阳那边有个岳阳楼研论会,有没兴趣参加下。”

    “岳阳楼研讨会?”

    江宁一愣:“什么情况这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吧?”

    “有关系。”

    这位邀请江宁参与研讨会的朋友说道:“岳阳那边想要找造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定在了岳阳楼。但大家也知道,虽然岳阳楼一直被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可其实没有太多的存在感。所以,这一次岳阳方面便想全方面推荐岳阳楼。”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其实也简单,目前岳阳楼,就是按着当时宋代之时图纸重修的。所以,他们想让我们这一些研究宋史的,多研究与发表一些关于岳阳楼方面的文章。”

    “这样啊。”

    江宁点了点头,正要拒绝。

    他一向对于这什么研讨会并不感兴趣。

    不过这时钱穆却跟着发了一条信息出来:“江宁老师,研究学问不能一直呆在家里,要多去走走。我也准备去,要不一起?”

    钱穆教授一出面,群里一众研究者亦是纷纷说道:“对对对,钱穆教授说得对。研究学问哪里能够一直呆在家里呢,要多出去走走。况且,江宁老师,像这样的研讨会之后,我们每一次都会有保留项目。”

    “啥是保留项目,大宝剑吗?”

    “噗嗤……江宁老师,别说得这么明显嘛。”

    “这个……那,那行吧。”

    钱教授都这样说了,江宁便答应了。

    至于什么大宝剑,江宁是不感兴趣的。

    ……

    几天之后。

    江宁来到了岳阳。

    岳阳楼坐落于洞庭湖,始建于东汉。

    但因为历经千年时期,岳阳楼又重建于多次。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于宋朝时期的那一次重修。

    所以这一次研讨,也是建立在宋朝设计图纸之上。

    “我觉得要推广岳阳楼,必需将他的人文推广出去。而在宋代,重修此楼的则是滕子京。滕子京虽然在历史当中没有太多的名气,但他其实是一位清官,而且多有建树。曾经他还在陕省带过兵,对抗西夏有功。同时,他重修岳阳楼也是一大看点。”

    所谓的研讨会,大家都是圈内人。

    所以一众研究者只是一来,大家便纷纷讨论了起来。

    显然。

    对于宋朝,大家都是很有研究。

    其中一大半人士,都比较赞同以滕子京为线索,将岳阳楼与滕子京结合起来。

    江宁对于这一些倒没有发表什么评论。

    他就是来这里参观一下,也大概了解一下所谓的研讨会具体是什么。

    也算是长长见识。

    只是江宁没打算发表意见。

    主办方却是知道江宁的水平,更知道他的人气。

    在这里面。

    或许江宁不是研究宋代资历最老的。

    但绝对是最具有人气。

    同时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

    这一次研讨会,听说江宁要来,主办方可是将接待规模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见江宁没有说话,主办方将话题转到了江宁这里:“江宁老师,您可是我们史学界的大拿,您发表一点意见?”

    “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我没有什么意见。”

    “江宁老师不能太谦虚啊,您这一谦虚,我们都不好意思了。江宁老师,大家都看着您呢。”

    “这个……行,我说几句吧。”

    虽然没有做好准备,但对于岳阳楼,江宁可是再熟悉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