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极降世 » 第一百零九章 集权

第一百零九章 集权

    京都之围解除后,武风又站起来了,他对苏由擅自调动军队的事颇有不满,但考虑到后续,也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多了个疙瘩。

    所以,当苏由请武风嘉奖三军时,武风犹豫了。

    一来,他舍不得官职;二来,这些人并不是他的亲信,权力过大会威胁到他。

    就像当初他的权力威胁到陈朝皇帝一样。

    思来想去,武风想到一个办法。

    在原有的官职基础上再加三等,这样,那些将领的权利就不会那么大了;但这样一来,底下的士卒们就要骂翻天了。

    他们拼死拼活在这场守城之战中立下功劳,为的就是升官;结果,升官带来的权力和原先没什么区别,更有甚者,比原来还小了。

    武风可不管这些,许他们升官的诺言已经兑现,还在原有的布帛、金钱上额外增加了些,可以了。

    事情已定,将士们只能在心中暗骂,脸上笑着把布帛、金钱领走。

    而对雷、泗两州增援的将士,武风各抽取一半合并为一,再从京都调出一万精兵,共三万人,由朝廷将军辅公石为主帅,李浩的儿子李群、雷州援军副将刘鸣、泗州援军副将温博三人为副,令他们向东收复失地;当然,功劳另算。

    自京都到洛城之间,辅公石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失地;七月初,朝廷大军浩浩荡荡杀到洛城。

    陈先叫来刘诞、李盛、赵义三人商量御敌之策。

    实际上,陈先私底下和萧辰想好了对策,唯一担心的就是刘诞三人不配合;如果内部不团结,那再高明的计策也会失败。

    陈先见三人都低头不语,暗骂一声“晦气”,脸上笑着说道:“三位都是久经沙场之人,何不说说各自的见解?再拖下去,敌军怕是要冲进城来把我们都擒了,押送京都砍脑袋了!”

    三人还是低头不说话,陈先心中又骂了句脏话,对刘诞、赵义说道:“在场人中,属两位丞相最有话于权,刘丞相、赵丞相,你们二位怎么看?”

    听见陈先点名,刘诞、赵义二人知道,不说话不行了,刘诞坛口气,说道:“唉!大王,不是在下不说,实在是这场失败太刻骨铭心了,我现在已经失了方寸,哪里还能想办法抵御敌人呢?”

    陈先收起笑脸,说道:“那么,我们要放弃洛城?”

    赵义拍案而起,激动道:“不,不行,当初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洛城,怎么可能就这么放弃?”

    陈先看向赵义,问道:“那赵丞相有什么好办法?”

    赵义没理会陈先,盯着刘诞,责问他在围困京都是为什么首鼠两端!

    “不是你态度暧昧,我们怎么会像丧家之犬一样逃跑?刘诞,你是不是想投靠朝廷?如果是,你现在出城,我赵义非但不阻拦,还派人护送你出城;如果不是,你今天必须给我个解释!”

    刘诞自知理亏,低下头不说话。

    赵义看他这个样子,心里那股火气噌一下上来了,说道:“当时你怎么想的,当着大王和李将军的面,说个清楚;否则,别怪我在陛下那里参你一本。”

    刘诞猛的抬起头,眼中精光闪过,冷冷的瞪着赵义;赵义也不想让,直直的瞪着刘诞。

    赵义心里憋屈啊,他怎么也想不通,这场围困京都的战事能以这个方式收场,他必须向刘诞讨个说发,给麾下将士一个交代。

    见情况不对,陈先打起了圆场,说道:“过去的事情先放一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不要守住洛城;等这件事结束后,两位丞相想怎么样,可以去陛下那里争辩。”

    赵义冷哼一声,坐了下去;场面一时间又恢复安静。

    “三位,再不想个办法,我可不陪你们在这里等死啊!要是今天定不下计策,别怪我第一个跑路。”

    刘诞三个诧异的看向陈先,他们知道陈先有办法,都等着陈先说出来呢,到时候,他们再从中谋取利益;现在陈先要跑,这还是那个名震天下的陈先吗?

    李盛见刘诞两人还不愿意表态,开口道:“大王兴阳城下以数万之兵破了朝廷四十万大军,这等壮举古今未有;现在洛城的兵力加起来足有二十多万,是当时的二十倍,怎么大王就退缩了呢?”

    “在下知道大王心中顾虑,若大王不嫌弃,在下甘愿当大王的马前卒,任大王差遣。”

    陈先点点头,笑道:“李将军言重了,我还年轻,哪里敢指挥长者,只是希望大家伙齐心协力罢了。”

    陈先都说的这么直白了,刘诞、赵义二人还装傻充愣就不合适了,现在,他们该表态了。

    刘诞说道:“事情紧急,在下愿听大王吩咐,绝无二心。”

    陈先斜着眼看向刘诞,皮笑肉不笑的说道:“丞相说的话可是真心?”

    “真心,当然是真心!”

    陈先说道:“那好,我先说清楚,免得日后出现争执。”

    “大王请说。”

    陈先说道:“昔日,丞相麾下宋丹不听前大司马陈林的命令,导致大营被到彦之烧毁,连陈林本人,都差点送命;今日之后,我不希望有这事发生,至少,在洛城之困解除之前不能有;否则,我将依军法处置,丞相可能答应?”

    不等刘诞说话,赵义先一步答应,表示“大王尽管吩咐,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麾下将士要是有说‘不’的,不用大王说话,我自当砍掉他们的脑袋。”

    陈先点点头,看向刘诞,等待他的回复。

    面对三个人的压力,刘诞也顶不住,无奈之下答应了陈先的条件。

    陈先一拍手,说道:“很好,赵丞相、李将军,你们各留五千精兵给我,然后率剩下的人马去城西的章休、柏城驻守;切记,万万不能主动进攻,一味防守即可。”

    “刘丞相,你麾下三万人,留一万助我守城,其余人回临海城运粮食。”

    赵义、李盛不明白陈先的意思,问道:“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吗?那不就是要我们当缩头乌龟?”

    陈先笑道:“对,就是让你们当缩头乌龟;你们要是能当一个月缩头乌龟,我保证让你们亲自打败他们。”

    两人询问其中奥妙,陈先说道:“计谋嘛,自当隐秘,你们既让相信我,按吩咐去做就是了。”

    两人走后,刘诞问道:“大王,那我做什么?”

    陈先诧异道:“运粮啊,丞相难道不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刘诞心中舒了一口气,他还以为陈先会公报私仇,把他的这点底子给全给打空呢;没想到只是这么个任务,那当真再好不过了。

    在刘诞出发前,陈先叮嘱道:“期限我已经算好,要是过期不至,丞相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刘诞连连点头,留下宋丹和一万士卒后,带着剩余两万人返回临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