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极降世 » 第一百零八章 溃败

第一百零八章 溃败

    朝堂上,有人提议“贼寇攻城日久,不如派使者出城告喻他们祸福之道,即便此行不成功,也可以借机察看贼营虚实。”

    武风点点头,问道:“诸位爱卿,谁愿出使贼营?”

    随着武风话音落下,大殿里瞬间没了声响,就连刚刚提出建议的大臣,也悄悄躲进人群,低头不去看武风。

    武风冷哼一声,面色不快的扫视朝中诸人;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冯毅、冯千他们的好处来了,要是他们在,不可能没人接话。

    想到这,武风看向苏由,问道:“苏尚书,你可愿意走一遭?”

    皇帝主动点名,苏由也不好推辞,只能硬着头皮接了任务。

    次日正午,苏由带着武风诏书去了刘诞大营。

    当刘诞真正见到苏由时,不由自主的被苏由身上的气质所吸引;一向高傲的刘诞此刻恭恭敬敬的请苏由入座,询问他此来的目的。

    苏由说道:“将军应该知道,雷州大军不日抵达京都;腹背受敌,历来是兵家大忌,届时,将军该怎么办?”

    刘诞不悦道:“我虽说不才,但还是有办法对付的,这点就不劳苏大人操心了。”

    苏由笑道:“贵军从东而来,一路摧枯拉朽,没有半点阻碍,直至到了京都,再也进不得半寸;如若天命在将军,任凭京都的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这个时候也该被将军攻下。”

    “可是,知道现在,将军麾下没有一个士卒登上城墙,而朝廷等来了援军,这就证明天命仍在朝廷,将军若不遵循天命,怕是前路难测啊!”

    刘诞怒而起身,骂道:“我看你气度不凡,以为你会有什么高见,没想到净是扯山野道士那一套;朝廷是没人了吗?派你这么个糟老头来忽悠我?赶紧回去,告诉你那皇帝,让他乖乖开门投降,否则,城破之日,一个不留!”

    苏由也不反驳,任由士卒带他下去休息;路上,他拉着士卒问起他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如何,也不问其它。

    到了晚上,冷静下来的刘诞设宴款待苏由。

    席间,刘诞笑呵呵的说道:“苏大人,京都已经是瓮中之鳖,过不了多久就是我的了;你要不跟我,我保你不失富贵。”

    苏由以忠臣不事二主的理由拒绝了,并劝说刘诞归顺朝廷。

    “将军,等雷、泗二州援兵一到,京都之围即日而解;到时候,朝廷大军乘胜跟在你们身后,那些被你们攻占的城池起兵拦在你们的退路上,将军又该如何应对?”

    刘诞放下酒杯,皱着眉头问道:“依大人看,我该如何是好?”

    苏由说道:“俗话说的好,‘顺天者昌,逆天着亡’,依我看,将军莫不如归顺朝廷。一来,解了性命之危;二来,可保将军富贵不失。”

    刘诞笑道:“虞朝开过初期,那几个投降之人的下场我还是知道的,大人切莫说笑。”

    苏由从怀中拿出诏书,当众宣读。

    宣读完毕后,苏由说道:“天子一言,绝不反悔;圣上既然开了天恩,将军只该早早归顺,不要犹豫。否则,等援军到此,这份诏书就不是现在的内容了!望将军留心。”

    刘诞接过诏书,放在桌子上,没在说话。

    宴席散后,刘诞叫来李源商量。

    李源说道:“丞相应该当众拒绝的,你在宴席上不说话的举动,很容易引起赵丞相、李将军的怀疑;朝廷之所以派使者来招安我们,而不去赵丞相、李将军那里,目的就是分化我们,令我们互相猜忌。”

    “雷、泗二州的援兵虽说快到了,但朝廷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赵丞相、李将军认为我们已经投靠朝廷,他们必然撤军;那时,我们孤立无援,只能束手就擒。”

    “依我看,丞相宜召集士卒,当着他们的面烧了招安诏书,赶走苏由,以此安抚赵丞相和李将军。”

    刘诞揉了揉太阳穴,问道:“军中粮草不多了,想必李将军那里也不够了,京都仍旧坚固,一时间难以攻下;你说,我该怎么办?是退走还是继续坚持?”

    李源分析道:“我们粮草不够了,城中没有食物补充,他们消耗只会更大;只要回头灭了援军,不怕京都不投降!”

    刘诞摆摆手,说道:“回头打败援军?如果他们不跟我们打呢?我们耗不起啊!”

    李源说道:“他们急着救京都,且不知道我们营中虚实,以轻骑挑战,他们没有不出战的理由;而我们,只需要把主力埋伏在后面,等他们进了埋伏圈,生死就由我们说了算!”

    虽说刘诞赞同李源的办法,但心中仍认为不保险,万一对面就是不跟他打,和他耗着,不出半个月,他就得杀马了。

    真到那时候,跑也跑不掉,打又打不了,除了死怕是没其它可能了。

    “下去吧,我在想想。”

    李源走后,宋丹又来劝说刘诞班师回洛都,“丞相,等军队休整完毕,粮草补充后,再来也不迟。”

    刘诞没说话,挥手示意宋丹退下。

    次日,苏由招安刘诞的消息传到赵义、李盛的耳中;李盛叫来陈道养,询问他怎么看这事。

    陈道养也摸不清刘诞的心思,建议李盛派人去问问;然而,这事让李盛下定了撤退的决心。

    当天晚上,李盛下令撤兵,趁着夜色偷偷撤出京都,等太阳升起,李盛大营空无一人,只剩空荡荡的旗帜在原地飘荡。

    南边的赵义听说李盛撤退,加上刘诞那暧昧的态度,没一点犹豫,当天跑路;而刘诞得到消息,已经是三天后。

    这下,刘诞陷入了尴尬境地,他叫来苏由,假装答应归顺,派使者先跟苏由进城。

    “为表城易,在下先把大军后撤三十里。”

    然而,这一切被有准备的苏由算到了,他回城第一时间向武风说明情况,不等武风下令,同守城将军商量,只等刘诞大军拔营而起,立刻出城发起进攻。

    当刘诞大营中最后一个士卒撤出大营时,京都城门打开,一支千人骑兵、三千步卒组成的大军冲出城外,直冲刘诞大军。

    没防备的刘诞根本来不及列阵防御,眼睁睁看着麾下士卒被朝廷大军冲的七零八落,除此之外,他能做的就是逃跑、逃跑、逃跑!

    混乱中,刘诞和大部队分散,带着百来人往北而去,宋丹、陈悦、李源等人各自带着一部分兵力窜进山林,白天躲在洞里,晚上偷偷往东跑,过了三天,他们才跑出京都范围。

    而刘诞,往北跑了一段路后,见身后没人追来,想也不想的往东而去;一路上既不敢靠近城池,也不敢走大道,专挑人少的小路走。

    在宋丹逃回洛城后,李源、陈悦、刘诞、李盛、赵义陆陆续续到了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