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极降世 » 第一百零六章 俘虏

第一百零六章 俘虏

    几天后,使者乔装打扮成百姓混进柳城;进城后,立马换了装束,直奔城主府找杨士林。

    诏书里的内容很简单,唐风把京都里的传言告诉杨士林,并安抚道:“朕相信爱卿,绝不是那背主之臣。”

    又升杨士林一阶,加龙骧将军衔,城中大小事,许杨士林便宜行事。

    读完诏书,使者向杨士林吐槽这一路上的艰险,劝说道:“杨将军,您是不是该把拦路的贼人清理掉;消息不通,很容易让人误解。这次是陛下圣明,晓得是贼人刻意干的,但下次呢?下下次呢?”

    杨士林恭敬道:“您说的对,只是贼军势大,大军不可轻动;一旦陷入包围,我死事小,让贼军攻下柳城就麻烦了。”

    使者点点头,说道:“调兵遣将,这是将军的长处,应该怎么做,将军说了算;但两地不通,朝廷上下心有担忧,望将军早日解决这个问题。”

    又凑在杨士林耳边低声说道:“近日朝中大臣参你谋反的折子都堆成一尺高了,杨将军,您自个掂量吧!”

    说罢,转身去客房歇息去了。

    杨士林看着使者的背影,伸手擦掉额头冷汗,再看着手中诏书,不由心里发虚。

    刘诞麾下将军宋丹率一百骑兵在城下挑战,叫嚣道:“来,找一百人出来,跟我比划比划。”

    杨士林登上城楼,见宋丹身后旌旗高展、烟尘四起,料定有伏兵在后,并不打算出城应战。

    使者在旁说道:“城下不过百人,竟然能唬的将军不敢出城应战?杨将军,你若害怕,可给我百人,我定让贼人见识见识朝廷威风!”

    杨士林指着宋丹身后十里外的烟尘说道:“大人,那里必定有伏兵;这一百人不过是引诱我们出城的诱饵,城中兵少,万万不可为了一时之气,中了贼人的奸计啊!”

    使者说道:“只在城下分胜负,不深追不就行了?再说,一百人出城,即便损失,也不会妨碍局势。”

    杨士林心中暗骂“混账玩意”,脸上笑着说道:“大人说的是,来人!”

    令手下骁将领一百精骑出战,交战不久,宋丹显露颓势,率兵后撤。

    使者见势大笑道:“贼人就是贼人,不堪一击;杨将军,我会在陛下面前如实诉说我看见的,你放心好了。”

    次日,使者准备回京都,杨士林拨了三百人扮成百姓护送,以防万一。

    但是,三百人目标太大,怎么可能不让刘诞麾下人马注意到呢?

    切断柳城和京都道路的正是侯莫,他麾下士卒发现这三百人后立即报告;侯莫心中起疑,“这时候怎么会有百姓在城外?”

    于是,侯莫派兵拦住这三百人,准备盘问盘问;谁知使者以为侯莫是来抓他的,大惊之下令士卒动手杀了拦截的士卒,急匆匆往京都而去。

    侯莫听说手下被杀,当即摔了酒杯,点了一千人追上这三百人,不由分说一通乱砍;有侥幸逃回柳城的,把使者的死讯告知杨士林,这下子,杨士林慌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道:“完了,完了......”

    使者没回去,反而被贼人宰了,这下子,他通敌叛国的罪名怎么也洗不脱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通道路,派人去京都把情况告知皇帝,他才能有活路。

    而侯莫这边,最终还是留了几个活口,一番盘问之下,得知里面有个朝廷使者。

    李源知道后,对刘诞说道:“道路隔绝,消息不同。现在,唯一能证明杨士林清白的使者还死了,这下,他想不主动出击都不行了。”

    刘诞问道:“那他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李源说道:“候将军的营地。打下那里,他才能把消息通报给朝廷。”

    当天下午,刘诞令宋丹率领一千人悄摸摸的埋伏在侯莫大营左侧,李源带一千人埋伏在右侧;自己亲率三千人埋伏在杨士林回城的路上。

    晚上,杨士林挑出三百精兵,趁夜色浓郁,偷偷的出了南门;从他以下,所有士卒、战马都含着短木棍,以防叫声经动贼人。

    到了侯莫大营外,见里面和前些天的刘诞一样不设防备,心中大喜;等距离差不多时,一声怒吼,率先冲进敌营。

    只瞬间,杨士林就察觉到不对劲了,这营地太安静,空荡荡的像是没人一样。

    心知上当的杨士林立刻撤退,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先是营地中忽然灯火通明,侯莫率大军冲出,杀的杨士林连连后退;还没走几步,左右两边有亮起数不清的火光,惊得杨士林顾不上左右,连连挥动马鞭逃跑。

    眼看只有几里地就到南门,前方忽的炸响,又是一支伏兵拦住去路;而这时,杨士林左右仅有十人跟随。

    杨士林仰天长叹,对这十人说道:“我杨士林身受朝廷恩惠,即使是死,也不会投降;你们不同,不用向我一样以身殉国。拿着我的头,去领赏吧!”

    说着,拔出佩剑就要自刎,手下拦住哭劝道:“将军何必这样,城门就在前面不远,怎么可以轻言放弃?我们虽不受朝廷恩惠,但一直受将军照顾;将军为报恩不惜以身殉国,难不成我们不能为报恩,拼死护送将军到城下吗?”

    见此,杨士林重新振作,同这十人冲向敌阵;交战稍许,手中长枪已经捅死了数十人,吓的贼人一时间不敢逼近这尊杀神。

    但是,杨士林毕竟是凡人,再杀几人后,长枪枪尖被敌人砍断,身边的士卒也只剩三个。

    眼一红,牙一咬,杨士林拔出刀来,不料被敌人绊马索一绊,整个人从马上摔下;刹那间,天旋地转,等他回过神来时,数把大刀架在他脖子上。

    次日,刘诞见了被俘的杨士林,说道:“杨将军,我还记得你在城上的豪言壮语,那个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下场?”

    杨士林冷哼一声,昂起头,并不答话。

    刘诞笑道:“杨将军,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你?”

    杨士林说道:“只求速死,何必多说!”

    这时,李源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告示,对杨士林说道:“皇帝说你谋反,已经杀了你全家老小;杨将军,现在你就是想当忠臣也当不了了。依我看,不如归顺丞相,以报家仇。”

    杨士林那里肯信,直到看见李源手中告示的内容,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被就醒后,杨士林神情呆滞,彷佛傻了一样。

    李源说道:“丞相,他已经构不成威胁,等攻下柳城,放他去吧。”

    刘诞同意了。

    当天,刘诞率大军来到柳城下,城上守卒见了,立马备战;等刘诞押出杨士林时,城上守卒个个惊慌,再无斗志。

    下午,留守的将士开门投降;刘六儿听说柳城陷落,率军往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