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门门果实能力者的诸天之旅 » 第29章:东西对进、南北夹击、中心开花

第29章:东西对进、南北夹击、中心开花

    济南战役在计划定立之初,牛纯便拿着诸多兵书战例与新组建的参谋部参谋们商讨打法。就跟收复宝岛要先搞定鹰酱一样,想要以较小代价拿下济南城,那么就需要先排除外力介入。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管是牛纯还是张荣都相信,只要有蒙兀人的不利消息传到济南城中,那么济南城内守军的士气将受到极大动摇。要是好运能拿到穆呼哩的九斿白纛,那济南城都不用攻了,史天倪都会投降。

    所以在制定济南战役计划之初,牛纯并参谋部就以蒙兀铁骑为目标,制定了一个东西对进、南北夹击、中心开花的战术。

    首先是东西对进;

    别看常凯申在东北闹了笑话便以为东西对进都是那般无用。东西对进换个名词就是大名鼎鼎的钳形攻势。

    战术也是根据地形来制定的,东西对进在锦州那狭长的辽西走廊地区自然是毫无用武之地。在这种地形下,101只需要用少量兵力就能堵住西线的东进兵团,然后可以集中大部分兵力从容的收割前来送人头的西进兵团。

    更何况常凯申是最后大难临头才临时决定东西对进,根本谈不到统筹和协调。还有钳形攻势除了机动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对兵力也是有要求的,起码兵力要占据优势地位,而当时101麾下光主力就有70万人,而常凯申的东进兵团是25万人,西进兵团只有10万人,锦州守军10万人。

    也就是常凯申要求35万人在兵分两路相隔千里无法侧应的情况下从70万人手中解救被围住的10万人......

    这战术要求就算前线是曼施坦因对上叶廖缅科都能败到一败涂地。

    钳形攻势的合理用法,这里就不多加叙述了,卫国战争前半程,几乎全是经典战例。

    东西对进在辽西走廊那狭长地带自然是个笑话,但在淮海地界,东西对进,钳形攻势便有了施展的纵深。战役计划中,东西两路大军最低战役目标就是控制住北清河上下游,然后留着中段给蒙兀人突破的。

    如果穆呼哩不上当,直接扳东西两面钳子,那厚重的13万大军,也不是一时半会说扳断就能扳断的。一旦时间蒙兀人救援时间拖长了,张荣只要朝着济南城喊话,蒙兀人放弃济南城了,那么济南城必然军心动荡,到时候济南城就不像现在强攻要花太大代价了。

    如果穆呼哩不理会东西两路钳子,直接跟野狐岭之战一样中心突破,那就更好了。

    凭借着电报这一通讯优势,东西两路大军能在蒙兀人正式对中路张荣军高烈度强攻的那一刻起,极速包抄蒙兀人的后路。北清河是一条线,徒骇河又是一条线,两条包抄线一旦完成,那么南北夹击之下,蒙兀骑兵少说都要丢掉一半人。

    中路大军总兵张荣可不是完颜承裕,13万大军虽然也分兵四门,但济南城下四门距离能有多远?随时都能出营配合攻击,而且张荣不管是中军士气战力还是个人胆量都不是完颜承裕可比的,穆呼哩若是再想如野狐岭那般挺枪策马,强突中军,那么张荣会让穆呼哩知道什么叫铜墙铁壁。

    中心开花战术主旨就是,先打击敌中心的关键或要害部位,然后再向四周扩大战果;或是以己方为诱饵,坚守某一战略地域,诱使敌方部队向己方运动,配合友邻部队对敌方实施反包围,待时机成熟后,配合友邻部队打击敌人的战术。

    中心开花一词被常凯申校长捧红后,听闻这种战术的非军事人员自然是会心一笑。但作为一种战术,中心开花曾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乏胜利的战例。

    例如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的北线战场,即是一例。当时,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运动防御,牵制日军,第20军团出敌后,夹击日军,里外合应,歼敌大部。

    之后的几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天炉战法的精髓“逐次阻击,诱敌深入,前后夹击或包围攻击”,其实也是一种“中心开花”思想。

    当然这种战术并非国军专利,很多时候国军反而会被这种战术打的很惨。

    例如衡宝战役中,我135师求战心切,遭到白崇禧围攻。四野遂以135师坚决阻敌,以12兵团11个师合围,一举歼灭桂军精华。

    还有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何尝不是一种“中心开花”?

    当时,德军猛攻斯大林格勒,与苏62集团军激战。苏军在坚守斯大林格勒的同时,秘密在城外南北集结了110万大军。最终,苏军以战斗力较弱的罗马尼亚军为突破口,击破德军外围,合围第6集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伟大胜利。

    “中心开花”战术成败的关键主要取决于3点。

    一、“中心”能否扛得住。

    “中心开花”,“中心”都扛不住,还开什么花呢?

    孟良崮之战,校长以为74师有地形之利,可谓是想当然了。孟良崮地势虽险,但地区狭窄,74师兵力、火力难以充分施展。而且,由于缺水,官兵不但饮水困难,连水冷式机枪也难以施展。如此,74师官兵虽勇,又如何守得住呢?

    相比之下,衡宝战役中的135师虽处围困,但回旋空间不小,战斗力基本不受影响,丁盛能通过阻击、侧击、运动等各种方式与敌周旋。

    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背靠顿河的崔可夫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

    而这一点,牛纯、张荣自然也想的到,济南城外地势平坦,四座防卫的营寨虽然分立四方,但各自相距的距离不是很远,加上兵力优势,随时都能整合到一块。

    而且背靠着小清河,张荣本阵大营便如背靠顿河的崔可夫一般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再加上到现在都未曾停下的库房建设,穆呼哩想要在后勤方面击破张荣,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二、外围协调给力。

    即使“中心”打得好,外围不给力,也是令人绝望的。例如国军的:衡阳保卫战。守衡阳的官兵坚守孤城47天,远远超出了既定任务。可是,由于外围迟迟打不开局面,衡阳保卫战最终失利。

    这一点在对阵蒙兀人时也不是问题,有电报在,东西两路大军进度随时都在牛纯与张荣的掌握之中。再凭借起码3倍的兵力优势,以及蒙兀人在北方强硬杀戮的统治政策,一旦蒙兀人强攻中路,那么东西两路大军,外围打不开局面的可能,不管是牛纯还是张荣都想不到。

    真逼急了,牛纯快马加鞭三五天内就能赶到打不开局面的部队中,用外挂碾出一条路。

    第一第二点,牛纯、张荣及众位将领都信心满满,中心开花战术的第三点才是众人比较头疼的地方。

    三、对手犯错。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中心开花”战术实施初期,敌军通常拥有战略主动权。如果敌军中有嗅觉敏锐者,往往能提前感知危险。例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中,在苏军反扑之前,德军内部就有人建议更改作战部署。如果当时德军提前收缩兵力,苏军也无法完成歼敌目标。

    牛纯愁的也是这个,如果穆呼哩提前察觉形势不利,果断更改作战部署。那么“中心开花”将难以实现大量杀伤蒙兀人的战役目标。

    不过就算穆呼哩跑了,牛纯最多也就稍稍惆怅一番而已。济南战役核心目标还是以较小的代价拿下济南城。到时穆呼哩就算跑了,那么穆呼哩战无不胜的神话也就破了,北方汉人势力的反抗必然会更加剧烈,牛纯北上后能得到的响应也会更多,到底不会亏。

    所以这一次东西对进、南北夹击、中心开花的战术,不管是张荣还是牛纯,信心都挺足的。

    “阔阔不花部,有新动向吗?”

    “电讯科最新消息,目前阔阔不花部已西出商河,进驻济南府临邑县,徐天德总兵通报消息,暂未发现穆呼哩主力大军动向。锦衣卫最后线报,穆呼哩主力大军两日前在恩州府历亭县出现。当下穆呼哩主力行踪成迷。”

    中路军中军大帐中,牛得福作为张荣副手在给张荣讲解当下中路军以及其他两路军情势。

    牛纯派牛得福给张荣做副手,一是担心张荣资历不够,中路军底下各营指挥使万一有脑残的莽汉一时兴起不服调遣,到时张荣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有牛得福坐镇,底下人就不敢扎刺。起码以牛得福的资历,杀起人来不必像张荣那般顾忌那么多。

    二就是牛纯不想牛得福跟太监似的一辈子跟着自己,牛纯更希望牛得福经历一些历练之后,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而且亲卫军现代枪支太多了,随便走火一发就能送牛纯去见上帝,牛纯也不放心让牛得福在亲卫军经营太久,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

    对于牛纯的安排,牛得福不会说出半个不字,只会全力执行。牛纯让牛得福给张荣当副手,牛得福在张荣面前没有露出半分“老臣”“近臣”的傲气,而是勤勤恳恳的做着副手该做的事情,为张荣裨补缺漏,镇压不服。牛得福如此尊敬张荣,张荣自然也对牛得福礼敬三分。

    “接下来就看穆呼哩是走外线还是走内线了。真希望他能来内线交手一番啊。”

    随着战争的演进,时间已经临近11月了,空气中寒气渐盛,张荣看着中军营帐中的沙盘,不由自主的擦起了手,心中很是期待穆呼哩能走中路与自己碰一碰。

    对于张荣的这句话,牛得福没有回应,只是静静的看着沙盘,不过牛得福眼中炽热的眼神,还是说明了,牛得福非常期待能与名震天下的穆呼哩正面决战。

    此时,北境寒风渐渐吹响,两天的时间内,穆呼哩4万主力骑兵已经抵达了徒骇河旁的禹城县。这片纪念大禹治水而命名的县域内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劫难,为了保证“战略潜伏”效果,凡是在穆呼哩大军军营附近的人,全部遭遇了惨烈的屠戮,男女老幼一个没留。

    也正是因为如此,锦衣卫跟丢了穆呼哩大军,在死伤了数十人后,犀利如锦衣卫也只能远远在几十里外赘着,根据穆呼哩大军留下的痕迹猜测并上报穆呼哩大军数天前的动向。

    进入济南府内,穆呼哩陆续收到了来自阔阔不花以及本部探马赤军收集来的牛纯军动向,对于牛纯东西两路大军分别在济阳、长清两地筑堡修屋,穆呼哩不由的轻蔑一笑。

    只有羔羊才会在狼的威胁下为自己修筑羊圈,狼之会在摸清楚羊圈情况后,从羊圈最薄弱的地方攻入,叼走最肥美的羔羊。

    “东边的南军,主力在济阳周边,北面新市镇嵌了一根钉子。西边的南军,主力在长清周边,同样在北面夹滩镇嵌了一根钉子,南军这是想包围我吗?”

    钳形攻势的一对钳子明晃晃的摆在眼前,看着如此直白的兵力布置,穆呼哩直想笑。

    在穆呼哩看来,牛纯军这次作战部署确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但这种布置穆呼哩怎么看怎么眼熟。真的太像野狐岭之战前,完颜承裕金军行军布阵的套路了,突出一个分据险要,严防死守。

    看似依靠河流修筑堡垒,小兵力凭借堡垒与河滩地形就能抵挡蒙兀大军,同时也让蒙古骑兵陷入无用的境地,但在穆呼哩看来这其实是犯了跟独吉思忠修300公里界壕同样愚昧的错误。

    在穆呼哩的思维中,修筑堡垒、分兵防守虽然能加强牛纯军防御能力,能让牛纯军在面对蒙兀铁骑时不至于一触即溃。但这样同时也分散了牛纯军的兵力。将领指挥传达的速度,还有军队互相救援的速度都将大打折扣,穆呼哩只要一路重兵突破下去,其他险要的己方兵力相当于全部闲置。

    因此在穆呼哩看来,牛纯在清河一线分兵据守的做法其实是自己分散了自己的兵力,自掘坟墓而已。本来济南之战穆呼哩心中7成的胜算,在得知牛纯军布置之后,击破牛纯40万大军的胜算已然来到了9成。这种战法,穆呼哩已经见过太多,打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