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大明:从海市蜃楼开始 » 第五十三章:东征

第五十三章:东征

    明朝巨大的舰只让东瀛人的海盗战法没有施展的空间,只要乘着顺风,用船身碾压,那些小船就会被撞沉或者被卷在水里。足利幕府的官军在大阪抵抗了不足一个时辰,就在船上那些红夷大炮的轰击下开始败退。

    巷战中,对明军神机营的火器更毫无还手之力,那些本地的士兵只在一两轮的铳击后,就纷纷跪地投降。大阪城在半天时间就被明军占领,甚至连原本要在城内准备暴露身份,和明军作内外夹攻的明军细作们,都能继续隐藏身份,随着一些逃跑的溃兵和流民,往大阪周边各地快速渗透。

    原本各地大名和家族前来助战的军队,犹如乌合之众,一哄而散,虽然更多的东瀛军队还是撤往了京都,但大多各地诸侯都出于保存实力的想法,都是把军队撤回了自己的藩镇。

    朱棣觉得很奇怪,赵斌当时在瀛洲岛与那些浪人杀得难舍难分,怎么到了这东瀛的本土,就变得这么窝囊呢。其实不然,朱棣登陆的大阪,一向都是商业大城,这里的人都以赚钱为目的,士兵都顾着做生意,而不像四国,和九州那些贫瘠的地方,都在依靠外面的海盗抢掠来维持生计。所以才有了后世出名屡战屡败的大阪师团。

    朱棣才刚刚进城,大阪城内的富商们就跪地相迎,甚至有人高举横幅写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朱棣大笑,心中得意,当年蒙古人横扫天下,却连这东瀛一寸的土地也未能碰到,而进我永乐天子,就是要行这灭国之战,把这东瀛倭国打残,永世再无窥视我中华的机会。

    大阪城的大名府现在成了朱棣的行营,大名府周边的商铺住房,都被清空,要不拆了,或者就是成了明军的哨楼。这时候的大阪城仅仅是明军进城一天之后,满大街的买卖吆喝就已经此起披伏,街上穿着和服的男男女女络绎不绝,就像昨天没有打仗一样。

    朱棣毕竟是从战场上浸淫出来的帅才,这些繁荣的市面并没有让他放松对足利幕府的戒备。

    大阪城的一些豪绅,精通汉文的读书人,还有一些旧有官吏,在明军进驻第二天晚上,被朱棣请到了临时的行营。

    有酒有肉,有奏乐,有歌姬舞娘,当然也有披挂齐整的大明武士,和一身飞鱼绣服的锦衣卫。盔甲鳞片和斧头上照映的烛火光芒,把这些东瀛士绅的眼睛晃得难受。

    “朕此行,是因为你们的君主,不敬天朝,朕不知道他是不是受了奸人蒙蔽,所以特意来到东瀛,要当面与他谈一谈。罪不在尔等,莫要慌张。”

    在御案前的赵斌上前一步,提气缓声道:“尔等,应当为天朝上国,多多讲解这里的风土人情,还有你们的君主身旁那些盘剥你们血汗的高官,天朝大军,自当会为尔等讨回公道。”

    事情说的很明白了,来乖乖做大明天朝的带路党,到时候打进京都,大家好处大大的有。

    那些东瀛士绅,有些懂汉话的,已经心里有数,有些人要等身边翻译一遍,也是片刻之后,这些士绅纷纷离座,参差不齐地朝朱棣跪拜起来。朱棣轻轻一摆手,赵斌喊道:“起——”

    在这些士绅站起来后,在众人身后的屏风中,走出数十个手持钢刀的侍卫,来到宴席中央的空地上朝朱棣行了军礼才退出这大堂之外。一帮东瀛人霎时都头冒冷汗,双手打颤。难道这就是汉人所说的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一个在大阪贩卖大米的富商,立刻跪倒在地,叽里咕噜说了一串。

    这一夜的宴席到子时才散去,一个个士绅豪富,在大明军士的护卫下回到自己家中,那些东瀛人在进家门前,不断给身后的军士鞠躬道谢。

    “皇上为何对这些东瀛倭人这么好,要我们的军士送他们回去,这恐怕有损军威啊。”赵斌见皇上这晚上笑容不断,于是提起胆子问出心中疑惑。

    “昨日攻城,红衣大炮已经震慑全城,今日宴会上的刀光让这些没见过血腥的商人心胆俱裂,最后送他们回家,是给他们断了与各种心存抵抗势力的来往。”

    “皇上圣明,臣下心悦诚服。”赵斌虽然是锦衣卫副使,可长年在外面执行任务,如果不是纪纲重伤,这一次远征东瀛还轮不到他。而且他对朱棣的性子并不了解,所以从出征以来在这皇帝身边一直都是诚惶诚恐。而朱棣反而对这个手段刚猛,杀伐果断的赵斌,十分有耐性,甚至直接对他说:你有将才,可是要懂得一些手段。

    皇帝在东瀛大胜的捷报传遍天下,同时和捷报一起回到京师的还有一道圣旨,和一份给太子的密诏。

    圣旨上面说汉王后勤有功,嘉奖,同时令其暂停在山东调粮,而是直接从江南运粮,由京师设置三省转运使调配粮食,从京师调配粮食装船出发。

    而那封密诏,由太子亲自拆封后,只看了一眼,就被太子收进了怀中,众臣看在眼里却没有人敢提及。

    圣旨到的时候,太子正在书房与二杨和解缙商谈议事。杨荣不太理解圣旨的意思:“从山东运粮,路程比从京师出发要近了三分之一,而且北方也不缺粮食,这圣旨难道有第二层意思?”

    解缙同样不解,只是杨士奇接话道:“难道是汉王?”

    太子知道眼前这三位重臣,都是老皇帝留下的可信之人,也不避讳这可能涉及他们朱家父子的事“听闻汉王把黄海到东瀛的海路都给封锁了,所以才会这样畅通,不过既然是封锁了,自然就是海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没人知道。”

    杨士奇忽然惊道:“难道是粮草有问题?”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如果被做了手脚,首先受损的就是老皇帝的远征军,可现在前方正打着胜仗,看来前线的粮草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皇上既然有这样的旨意,自然就是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先照做。可是情报方面,大量锦衣卫被抽调上了前线,纪纲身受重伤,这方面很是吃力啊。”太子现在威信日盛,可在情报掌控方面却远远不及老皇帝,特别是现在,赵王掌控大明半个情报系统,汉王手中有一半的水师在手,虽说京城三大营尽归自己掌控,可总是有一种自己在明处,可暗处总有一双眼睛在虎视眈眈。

    解缙是纯纯的读书人,直接就表示:“太子你看能不能求助于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