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熙栈 » 第60章:汴京,我来了!

第60章:汴京,我来了!

    学了几天,叶凌熙开始自己独骑,一开始都是慢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可以学着快跑,刚上兴头,好了,遇到河流,下马、乘船。

    淮河流域支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面对这样的地貌,这一路,可把叶凌熙郁闷坏了,这让她想明白一个问题,为啥南宋偏安一隅,能存活一百多年,那是因为险峻的秦岭、水网密布的淮河阻止了金国骑兵轰隆隆的进攻步伐。

    众人赶到宿迁是午时,汴河上白帆点点,千里汴堤夹岸植柳,初春,枝叶披新绿,鸟鸣伴蝶舞,景色宜人,码头上没有发现煞风景之人,大伙儿上了船。叶凌熙大大松了一口气,总算摆脱那个麻烦精了。

    宿迁是“南船北马”分流地,范家西北商队在宿迁开始卸货,装上马车走陆路,前往延安府,暂时由叶谷负责。

    一条船返航,一条继续前往汴京。

    汴河河水引自黄河,逐年淤塞,大船航行,免不了又要纤夫拉船,船到应天府码头,张贵川决定换船,辛八留下五十士兵在大船上,等待指令,其他人则上了汴河船,汴河船体积较小,在汴河里航行比大船快多了,还不用纤夫拉船。

    汴河船朝虹桥码头行驶,那是《清明上河图》里主要场景,船越驶越近,叶凌熙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临近码头水路越来越拥挤,一片喧嚣之声传来,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有货船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客船人满为患挤向码头,沿岸叫卖声此起披伏,这场景给叶凌熙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繁忙。

    但很快跃入眼帘的虹桥让她震撼,它造型优美,犹如彩虹。这是一座横跨汴河上的木质结构的拱桥,它结构精巧,整根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铆接榫合,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看不见,但一定宽阔坚固,只见桥上车来车往,而且是并排行驶,可以走几辆畜力车,过往行人也是络绎不绝,桥上小商贩云集,嘈嘈杂杂声不绝于耳。

    叶凌熙不禁感叹:在一千多年前,没有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把这么大的木料横架在河道上,那难度,那工程,该是如何浩大、宏伟,那场景,想想就有一种气壮山河之感。

    桥拱很高,前面就有艘大船正在过桥,真和画上一样,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船只有点大,行驶得较慢,叶凌熙的船跟在后面,让她可以好好欣赏一下活色生香的清明上河图。

    等过了桥,前面的水路还是堵了又堵,几里路行了半个时辰,在东水门兜兜转转几回才找到停船的地点,张贵川率先下了船,小半时辰后,带着两辆马车才从街边挤到岸边。

    叶凌熙赶紧上车,青玉、碧玺紧随其后,珍珠带着玛瑙还有一些行李上了第二辆车,才一会功夫,前面又堵上了,过了好一会,才走上大道,马车晃晃悠悠向朱雀门走去。

    叶凌熙在车上舒了一口气,这和后世八九十年代大城市的车站差不多,人多、车多,又堵又塞。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铺也是各种各样,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胭脂水粉、香火纸马、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应有尽有,幌子悬挂,迎风招展,行人形形色色,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各色各样的出行工具都能看到:轿子、骆驼、牛车、马车、驴车、人力车。

    叶凌熙目不暇接,汴京城虽没有后世的摩天大厦、玻璃幕墙,四个轮子的汽车,可商业繁华毫不逊色。

    如此昌盛之地,两年后将遭受空前劫难,想到这点,心里仿佛要喋血,叶凌熙不想再看,拉上车幔,闭上眼。

    青玉、碧玺不明所以,刚刚夫人还兴趣盎然,咋一下子就索然无味呢?

    马车走了大半个时辰,才从外城走到内城东南的宅院,叶凌熙在汴京的宅院只有两进,靠近大相国寺,这一片也是寸土寸金之地,之前是张贵川一家住。

    反正也不常住,最多半年,就得跑路。两进也够了,叶凌熙带着四丫鬟住后院,男人们统统住前院。

    终于安顿下来,叶凌熙好好睡了一天。

    第二天巳时,珍珠把张贵川请进西厢房,叶凌熙见他进来,就说道:“大哥,开始干活了,申时叫掌柜们都来这商议吧。”“好的,二姐儿,我马上去通知。”

    申时,五个铺子的掌柜陆陆续续走进后院西厢房,一进屋子,掌柜们有点新奇,西厢房布置得不像茶室,也不像通常的议事厅,而是房子中央放了一个长条桌,上面铺着黑色薄绒毯,应该是三张方桌拼接而成,长条桌两边放着六把太师椅,前后两头各有一把,每张椅子前有一套笔墨纸砚。

    掌柜们正在犹豫怎么坐?珍珠带着玛瑙,拉开椅子,从左边第一位子开始:“邢掌柜,您这边请。”接着是右边第二位置:“安掌柜,您这边请。”接着是秦掌柜、王掌柜和胡掌柜,等五人坐定,三丫鬟分别给掌柜们上了茶水,之后退到门外候着。

    几个人左右看看,这个宅院之前也来过,一般都是年节前来拜会张贵川。可自从张贵川离开汴京后,他们的管理一直处于松散状态,和张贵川的联系,由张贵川留在京城的长随叶立、叶冬负责。

    可今天头晌竟然接到东家到京城的消息,真是让他们心里吃惊不小,这么多年,东家就没来过京城。

    邢掌柜是老掌柜了,早年是跟着叶老夫人做生意的,在这里是老资格了,他扫视其他几位掌柜后,轻轻放下茶杯说道:“几位掌柜是不是心里挺疑惑的?”“是啊,邢老,您说说有啥重要事情?东家要亲自来京城一趟?”“嗯,具体是何事,等下就知道了,昨天贵川来找过我,我得到的消息是,东家已经开始着手海外贸易了。”

    “真的?邢老,消息准确?”几位掌柜兴奋起来,海外贸易那可是暴利的买卖,只要有实力有路子,商贾豪强谁不想插上一脚啊。

    “那当然千真万确,贵川是不会拿这事来哄我的。”邢掌柜摸着胡子呵呵笑了,几位掌柜听罢,小声开始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