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清醒梦 » 《饮马西海》-24-隐秘手段

《饮马西海》-24-隐秘手段

    通过这段时间的日夜观察,我们大致调查出了匈奴人打算用来对抗我军的一些隐秘手段。

    首先,他们舍弃了刀刃剑戟等轻型武器,大量列装了狼牙棒,乌铁锤等重型武器。

    其次,在其军阵四周,布置了大量的拒马桩,拒马坑,甚至还可看到一些类似于投石机的装置。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西域军队也装备了许多使用石块和巨木制成的武器,这种武器虽简陋沉重,但是却正好可以杀伤我们装备精良的骑兵部队。

    当获知这些情报之后,诸多将领全都面露出凝重之色,毫无疑问,如果我们选择正面袭击敌军,肯定会遭受到很大的损失。

    但如果不正面迎击,那又该选择什么样的战术呢?

    就在李铭纠结思考,天色将亮未亮之际,无比遥远的天地之间,忽然出现了一大片蔓延的红光,就似是朝阳提前从西方升起了一般。

    “是火光?他们成功了?”

    当注意这一惊人的景象之时,李铭微愣了一下,紧接着便狂喜起来。

    在这一刻,很多营帐都立刻先后亮起了火把,随后所有高级将领连盔甲都来不及穿戴,便涌进了中军大帐之中。

    “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成功!由鹰击将军亲自率领着三百精锐中的精锐,奔袭敌军后方!终于烧掉了他们的粮草!”

    “也是对方大意!不重视对粮草的保护,这才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这些西域草原上的部落小国,哪里打过什么大仗?最多也就是几千人之间的互殴,自带的粮食就够吃了,哪里会意识到粮草的重要性?”

    “不错,像现在这样的大型会战,很多西域小国大概一辈子都没见识过,自然不知道粮草是多么的重要!即便是匈奴人,对此恐怕也是一知半解…。”

    在营帐内,众多的议论声纷纷响起,诸位将领的脸上也多挂着喜色,好像是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其实烧毁敌方粮草这个计谋是李铭最先想到的,因为在后世很多有关战争的影视作品中,都有烧毁对方粮草而致使战争取胜的精彩情节,其中以官渡之战中的曹操奔袭乌巢最为深入人心。

    正所谓猫见得多了,便可以大概画出老虎的样子,这说的大概就是现在的李铭吧。

    当李铭提出这个建议后,经过几个军队核心成员的秘密讨论,最终一致通过这个计策,并进行了很周密的谋划。

    首先最重要的是侦查出对方囤积粮草的地方,然后派出我方最精锐的少量部队夜行昼伏,躲过层层哨卫,直插敌方的心脏,一击必中!最后扬长而去。

    “眼下计策虽然已经成功,但短时间内敌人的战力不会受到影响,大家大意不得。”正当诸将惊喜不已之时,霍去病忽然冷静地提醒道。

    “不错!敌人失去粮草后很有可能狗急跳墙,向我们立刻反扑过来!所以大家从此刻起,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李铭接着做出补充。

    “对方可能会立刻发起总攻,但也有可能就此后撤,逃离战场,我们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

    “若是敌人猛攻过来,我们不必与他们正面硬抗,以放风筝的方式吊着他们。”

    “如果敌人要撤退,我们可先跟在他们身后,伺机而动,在其士气最弱的时候再给其致命一击!”

    ……

    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讨论,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很快形成,随之以军令的方式快速传遍了全军。

    这时,全军原本已有些低迷的士气瞬时极致地高涨起来,每个士兵都摩拳擦掌着,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斩敌立功!

    会议结束后,所有的将领都快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在紧张的情绪中,静静等待着战事的变化。

    一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大亮,从天机镜中可以观察到敌军出现了很大的骚动,却没有撤兵的迹象。

    约摸小半天后,可以看到敌军开始排兵布阵,一个国家便是一个作战单位,其中小一点的作战单位只有百余骑兵,多一点的大概有数千骑兵。

    至于上万的骑兵队伍,仍然只有匈奴,乌孙,龟兹,大宛四家,当这十多万的骑兵队伍排好队形之后,马头全部朝向了我军驻扎的方向。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敌军好像终于做完了动员工作,随后开始策马向东,向我方奔驰而来,似是决意要与我军决一死战!

    通过天机镜,可以看到浩浩荡荡的十数万异族大军如滔天洪水一般,在草原之上快速流淌着,一点一点向我们这里漫淹而来。

    在这种犹如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下,每位将士脸上都保持着肃然的表情,但是没有一人显露出胆怯之色,所有人都严阵以待着,等待的双方交锋的那一刻。

    由于敌方士气正盛,我们没有正面迎击,而是选择了向后撤退,使得双方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紧张的你追我赶之中,半天很快便度了过去,当夜幕再次降临之时,敌军就地安营扎寨,布下了最严密的防备,远远看去一大片的灯火通明,我们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偷袭,让对方安稳地度过了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早,对方大军继续开拔向前,这一次他们的先头部队很快便与我军位于后方的骑兵有了第一次接触。

    奉霍去病的命令,我们没有与对方发生正面战斗,而是掉头就跑,以放风筝的方式持续吊着他们。

    敌方似是因此受到了刺激,立刻舍弃了重型武器,行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多,像是恨不得立刻追上我们,要将我们斩尽杀绝一般。

    然而我方骑兵的机动性要优于对方,当他们的先锋部队刚刚勉强追上我们的尾巴之时,便会被我方众多的神射手狠狠地射回去。

    因为我方的装备防御太过逆天,敌方的远程攻击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而对方有些比较原始的骑兵队伍甚至连一件像样的皮甲都没有,这就使得对方每一次奋力追击,都会留下一地的尸体。

    渐渐的,没有哪个国家再愿意承担主攻的任务,向我们追击的速度也慢慢地减缓了下来。

    第二天的夜晚,为了搞崩对方的心态,我们开始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地侵扰对方营地,使得对方始终无法安心休息。

    因而当第三天到来之时,很多画着熊猫眼的异族战士再次开始拼命向我们追击,似是要发泄心中的怒气,但是当他们好不容易追上之后,不是立即重伤落马,就是死于非命。

    这样残酷的现实让众多愤怒的异族战士渐渐冷静了下来,同时也绝望了起来,在这样双重的打击之下,对方的士气明显低落了很多。

    所以在第三天还没结束之时,敌方已经渐渐出现了逃兵的迹象。

    “是该发起总攻的时候了!对方士气低迷至此,我们若是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大破敌方军阵,快速取得完胜!

    “不错!如今我们已经吊了他们将近三天时间,他们一定是疲惫至极,此时正是反攻最好的时机!”

    “我们的军粮也只能支撑不到十天的时间,紧绷三天的士气也有所回落,所以决战宜早不宜迟,以防发生意外。”

    第三日傍晚的会议中,有数位将领一致提议立即趁着夜色对敌人发起总攻,毕竟吊着敌人打,连战利品都捡不到,终是不太过瘾。

    “我认为此时总攻,恐怕有些不妥。”

    当看到霍去病好像有点被劝动的迹象时,李铭顶着比较大的压力,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霍去病很重视李铭的意见,立刻回问道。

    李铭快速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谨慎回复:“你们这两天可有人遇到过匈奴部队?”

    “还有!你们有没有觉得追击我们的敌军好像是变少了?而且都是战斗力偏弱的骑兵队伍,那么…那些实力偏强,尤其是那些匈奴骑兵都跑到哪里去了?”

    这些问题被李铭问出口后,众人微愣了一会,随之尽皆露出了沉思之色。

    “我说怎么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原因是出在了这里。”一个校尉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恍然说道。

    “这么一说,我还是真感觉到了敌军的数量有所减少!但那些减少的敌军跑哪里去了?最重要的是匈奴的部队现在在哪?”又有一个校尉提出这个疑问,这时众人沉思的脸色上多了一丝肃然。

    我们此次远征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彻底剿灭匈奴,如今若是失去了匈奴的踪迹,那又该怎么完成任务?

    “这一迹象我已有所察觉,并已派出很多哨兵向两翼散开,以防匈奴骑兵从侧翼向我们迂回包抄,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寻到匈奴人的踪迹。”

    霍去病说完这话后,又接着说道:“所以谨慎起见,今晚暂且放过这群肥羊,等明天搞清状况后,再立即发动反击。”

    经霍去病一锤定音后,众将领都再没有异议,随即回到各自的军阵,耐心等待着翌日的到来。

    ……

    “报告统帅!我方侦查到敌方大军突然有后撤的迹象!”

    天色还没发亮,一队哨兵突然闯进了主将军帐,向霍去病汇报了一个很惊人的消息。

    “什么?撤退?”霍去病顿时一惊,紧接着问道:“你等可探查清楚了?”

    “千真万确!敌军后方的部队已经开始撤离,中军与前军好像是爆发了什么冲突,目前正处于混乱之中。”哨兵快速回道。

    听到这种回答,霍去病眉头瞬时紧皱了起来,随即继续问道:“匈奴部队可有了下落?”

    “没有,他们就像彻底消失了一样,其实不仅是匈奴,失踪的还有乌孙国的军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侦查到他们任何的踪迹。”哨兵快速回道。

    “彻底消失?难道是…?”

    霍去病凝神思索了片晌后,神色一阵巨变,随之立即发出命令:“立即通告全军!即刻发起总攻!”

    众将得到命令后,尽管还有诸多疑惑,但也来不及去质疑。

    不过一刻钟之后,近万精骑如海啸一般向着敌军营地猛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