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清醒梦 » 《饮马西海》-23-决战前夕

《饮马西海》-23-决战前夕

    翌日,我们在楼兰古城休整完后,补充好物资的骑兵趁着天色刚刚亮起之际,再次踏上了征程。

    这一次出征,霍去病将骑兵队伍分成了三部分,主力部队四千由他亲自率领,居于中路,李铭率领三千骑兵位于左翼,剩余的三千骑兵由赵破奴率领,位于右翼。

    如此一万精骑以一字排开的阵型,如是一把巨型的镰刀,狠狠收割着西域广袤土地之上的众多国度与部落。

    这次出击,我们严格遵守着霍去病下达的指令,遇到异族后先什么都不说,暴打一顿之后再进行劝降,对方如若不肯投降,便只能格杀勿论。

    不过在性命攸关之前,我们还从没遇到过不怕死的人,更别提一个部落,或是国家里面有那么多的人了。

    于是,在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李铭率领着三千精骑在漫无边际的西域大草原上极速驰骋着。

    每遇到一个游牧部落时,往往一个照面就可以轻易将他们打服,毕竟一些小部落的总人口最多也不过数百,实在弱小得很。

    当遇到稍大一些的人口聚集地或者城池之时,我军便会出其不意地发动偷袭,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抓捕住对方的头领,以这样的方式,我军先后偷袭降服了六个游牧部落,两个小型国家。

    征服的过程中,李铭明令兵将尽量减少杀害,在近战之时能打晕的尽量别打死,一些将士尽管有些怨言,但也不敢违抗命令。

    “自己可以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古人所说的慈不掌兵,果然是血淋淋的事实。”李铭叹息地想道。

    因为自己的决策,导致我方的骑兵第一次出现了伤亡,这也让李铭一时纠结到了极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一片晴朗的夜空之下,久久难眠的李铭喝下了两杯从异族缴获的美酒后,不由得回忆起了这几句古诗。

    此时此刻,明月如钩,繁星点缀在夜空之中,如是穹幕一般笼罩下来,披盖在辽阔的草原之上。

    而在这片草地上,则零星分布着数千个单人小帐篷,两千多士兵在其中休息着,马匹卧睡在旁边,可以遮挡一些夜风。

    另外,还有数百骑兵在周边轮班巡视守卫着,以防有偷袭之敌。

    远征以来的这些时日,我们大多数时间都过着这样风餐露宿的生活,日升而起,随地而安,当习惯之后,也不觉得艰苦,有时反倒觉得有些畅然。

    “只是,这里终归是战场,古来征战几人回,几人回?”看着眼前这一幕幕景象,李铭不由得喃喃自语着。

    就在李铭纠结着以后要不要改变战法之时,遥远深邃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朵闪亮的红色烟花,极短绽放的过程中,渲染着一种血色的浪漫。

    看到这朵烟花后,李铭的身体禁不住一震,有些沉醉的意识陡然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霍去病下令部队集结的信号!不知他们那里遭遇到了什么?或是有什么新的任务?”

    看到这个由哨兵以接力的方式传递而来的信号后,李铭不敢有任何耽搁,立刻召集士兵,紧接着便以最快的速度向集结之地赶去。

    经过了一天一夜极速的狂奔,在第二天夜幕降临之时,军队终于赶到了烟花初始绽放的地方,这时,赵破奴率领的三千骑也刚好赶到了这里。

    “你们到来得很及时,此番将你们紧急召过来,是因为哨兵在我中军前方数百里的地方,发现了有敌军大规模集结的迹象。”

    “通过调查,目前获知的消息是已有数十个西域国家或部落在匈奴的游说或威逼利诱下,都向这个地方派出了军队,匈奴似是想率领着这些杂牌军与我们在此地决一死战。”

    霍去病没有任何废话,向我们这几个刚赶到的将军简单解释了一遍后,又接着问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众将稍沉思了片刻,李铭率先疑问:“不知敌方有多少军队?”

    “匈奴原部兵马约有三万,在此地东拼西凑的杂牌军大致有五六万,对方号称有十万大军,要将我们彻底的灭杀在此地。”

    “十万?如此一来我们面对的将是一比十的悬殊局面,想要再次取得完胜,只怕是有些困难了。”随行的张棉发表出自己的意见。

    “对方突然聚集起来,确实没有各个击破打得容易,不过这也未尝没有好处,毕竟时间拖得越长,对我们越是不利。”

    “而如今只要我们打胜这一仗,便可毕其功于一役!既可以彻底消灭匈奴,又可以快速完成征服西域的这个战略目标,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赵破奴很是乐观地说道。

    “鹰击将军说的不错!对方尽管有十万兵马,但有三万是溃逃的残兵败将,剩余的也全是乌合之众,这样的敌人怎么可能敌得过我们?”

    “确实如此!眼下我们只需集中所有兵力,奋力冲杀过去!趁其不备,定可以瞬时将这些乌合之众全部撕碎!”

    “大统帅!你快下进攻的命令吧!”

    随着这些话从诸多将领口中喊出,很多人脸上都露出极盛的好战之色,似是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奋力杀敌!建功立业!”

    古人曾有言,骄兵必败,但此时当感觉到众位将士万分高涨的热血之气时,李铭竟突然觉得这句古话有时候未必一定正确。

    对兵将来说,骄傲其实也是一种士气旺盛的体现,只要保证最高统帅不轻敌,不做一些糊涂的决定,骄傲又怕什么?

    李铭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看向身边这个仍旧很年轻的统帅,心中忧思着他会不会被所谓的骄傲冲昏头脑?

    “大家有信心很好,但万不可轻敌,在决战之前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此次我们孤军深入此地,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容不得丝毫大意。”

    霍去病说出的这些话,如是一些冰镇的凉水,众将闻言后,火热的心绪瞬时冷静下来了很多。

    “匈奴明明很清楚我方的实力,但是还敢聚集起来,与我们当面对抗,想来…他们有可能找到了对付我们骑兵冲刺的方法?这一点不得不防。”

    “不错,若我是敌方的话,会坚守在一座高大的城池之中,而不是选择在旷野,而今他们竟敢直面我们!实在有些蹊跷。”

    “匈奴与我们交战过无数次,对我们的战斗方式应该已经很熟悉,在最后的几次交锋中,我们甚至还吃过一些小亏,所以…确实不能小瞧他们。”

    “那他们可能会用什么方式来抵挡我们骑兵的冲杀?”

    冷静后的众人,你一言无一语地分析议论了片刻后,随之纷纷陷入沉思之中。

    诸将都不是鲁莽之辈,若是知道前方可能存在着未知的凶险,就绝不会拿自己和兵士的性命去冒险。

    这时,李铭打破沉默说道:“这样空想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可以派出哨兵日夜监视他们的动向,肯定会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到时候再商讨应对的办法也不迟。”

    “如此也好,知己知彼才能战而胜之。”霍去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开始下达命令。

    “骁骑校尉!你率领部属赶往最前线,使用天机镜日夜观察敌军的动向,务必要将敌人的一举一动全部记录下来,每天派快马呈递给我们。”

    “诺!”

    “破军校尉!破掳校尉!你们两人分别率领部属向两翼展开,以防被敌军包围!”

    “诺!诺!”

    “飞骑校尉,你负责联络后方军团,让他们的先头部队尽快接过占领城池的防务,让我们留守的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这里!”

    “诺!”

    “我们主力部队暂时驻守在这里,等待最好的进攻时机…。”

    霍去病明确果决地下达完这一系列军令后,几位接到军令的将领立刻带领着各自麾下的骑兵,快速离开了军营。

    接下来,便是冗长又倍加煎熬人心的两军对峙时间,随着时间越拉越长,一天,两天…,军队中原本极盛的士气,渐渐开始有了回落的趋势。

    当三千骑兵奉命离开营地后,此地便只剩下了四千多精骑,当然还有收编而来的两千多战斗力较弱的异族骑兵。

    就这么一点兵力,若是战争双方的装备实力均等的话,那么可以说,此时已是必输的局面。

    可如今,即便我方的装备远胜于对方,但是由于人数差距太过巨大,也使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些沉甸甸的感觉。

    “我们能打赢吗?”

    相信这个疑问不仅仅在李铭的心里出现过,每一位将领,每一位士兵,心里肯定都有过类似的疑问,而且时间越长,心中生出这样疑问的次数就越多。

    在等待决战的日子里,我们每天能做的就是参阅从前方收集而来的各种情报,进而判断进攻最佳的时机。

    “敌人的人数又增加了将近两万,看样子还会有更多的敌军源源不断集结过来。”

    “目前在敌军之中主要存在着四股势力,一股是三万多的匈奴军队,一股是三万左右的乌孙国军队,另外两股则是分别万余人的龟兹与大宛军队。”

    “仅仅这四方势力便凑集了八万多骑兵,再加上从那些小国的赶来的士兵,最后对方军队总人数极有可能远超十万!”

    ……

    随着越来越多不利于我方的情报传递过来,很多人心中沉甸甸的感觉又加重了几分。

    “早知道是这种局面,我们就应该一开始就发动总攻,这样的话胜率会更高一些。”

    “如今对方势力愈加壮大,也做了更加周密的防备,怕是更难进攻了。”

    “对方若是突然猛攻过来,我们能抵挡住吗?会不会被包围全歼?”

    不知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开始,在兵士之间突然流传起一些抱怨之词,尽管被及时制止住,但也对我军曾经高涨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在中级将领之间,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非议的言论。

    “我们还要等多久?时间越久对我们越是不利,倒是不如速战速决的好。”

    “我们随身携带的口粮最多还能支撑十多日,若是得不到及时补充,恐怕还没来得及发动攻击,便已经输了。”

    “胡说什么呢!跟随大统帅以来,我们什么时候打过败仗?哪一仗不是酣畅淋漓,痛快到了极点?”

    “是啊!统帅这样做肯定有他的深意!我们只管履行好自己分内的职责就行!其他也不是我们该操心的!”

    “说的不错!现在我们只管吃好喝好睡好,好好养精蓄锐,静等将军们发号施令的那一刻,到时候他们指哪,我们就打哪!费那么多心干嘛?”

    不得不说,霍去病在众多兵将的心中威信极高,即便极少数人有点怨言,也会被大多数将士快速地掐灭掉。

    在这样的状况下,又过去了三天时间,这时我们后方城池驻守的骑兵终于都陆续赶了过来。

    不过在我方勉强增加了两千多精骑的同时,对方的兵力又增加了两万之多,总人数很可能已超过了十三万!

    “若是他们行动失败,这一仗恐怕就有点难打了。”

    自从远征以来,李铭望着遥远的天际,又度过了自己的一个难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