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韵仙途 » 第6章 考教 离去

第6章 考教 离去

    “嗯,老毛病了,我自己缓缓就好。”

    苏余冲来人点头,接着一脸不解的问道:“这会儿不是在上工么?你们怎么回来了?”

    来人名叫袁堂,四年前入的百安居,业务熟练,是这群伙计里的老面孔。可因其为人太过古板所以迟迟未能入得管事的眼,但其心善,遇上什么事情只要能帮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颇有几分侠义之风,因此在这群伙计里他也就有了个“袁大侠”的诨号。

    “别说了,也不知道上头又搭错了哪根筋,好端端的非要整什么劳什子“考教”,凡是在店里干满三年的伙计都得按平日里做的活计分批去唐管事那接受考评,哥几个运气不好被分到第一批,这不是回来准备呢么。”

    袁堂仔细打量了苏余两眼,观其神情不似作假便一屁股坐了下来,但从其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来看,显然他对接下来的考教心里是没什么把握的。

    其实这倒也说得过去,他在百安居这四年除了本分还是本分,眼里只有自己要做的活以外就只剩能做的活,属于典型的老黄牛,叫他动歪心去想着学东西……

    属实是又有些刁难他了。

    “考教?”

    苏余扭头看了眼与袁堂一同进来的几人,皱了皱眉,心里对百安堂这安排也感到不解了。

    眼前这几人他都有些印象,在百安居皆是与袁堂大差不差的存在,属于那种老老实实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类型。

    通常这类人都是东家心坎里的中坚力量,若无大错,是绝不会拿这些人来消遣的。

    “袁大哥,那即是考教,那总得有个章程不是,总不好三言两语就这么随便拉着去考评吧?”

    苏余想了想,说出了心中疑惑。

    这时,一与袁堂一同进来的那几人听到这话,纷纷围上前,互相张望了两眼后,不约而同的摇了摇脑袋。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还没等我细问,我就被叫回来了。”

    “可不是,我刚帮王大娘送完药回来,就听人说管事的叫我回来准备,这具体准备个啥也没说,就连考教这事儿我还是从你们嘴里才知道的消息。”

    “诶,你们说会不会是东家觉得咱们最近有些惫懒,故意借这事儿来敲打咱们?”

    这话一出,原本心里就没底的几个人顿时面面相觑,都觉得自己有可能就是那个被敲打的对象,不然为什么偏偏就是自己这几个人被第一批选中了呢?

    “莫胡思乱想,上头这么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只管听话照做就是,这些年……也没见东家亏待过谁,这点咱心里不是都清楚的么。”袁堂年纪最大,他适时开口稳定几人情绪。

    苏余笑了笑,没再作声,余下那几人亦是如此,但从他们面上表情还是能轻易看出内心的不安。

    显然,袁堂刚才的话并不能让他彻底放心,依旧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忧心。

    袁堂虽然为人有些古板,但他心里也清楚,仅凭自己刚才的三言两语根本无法打消几人心里的顾虑,可话说回来,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今年已经十八了,村里同辈之人大都已经成家,有的甚至还已经抱上了娃娃。

    父母已经来信催了他好几次。

    百安居这差事虽然累,但收益还算客观,若在这时出了差错……

    袁堂心里长叹了口气,转身交代了苏余几句“多注意休息”之类的话,就催促着几人赶紧收拾东西出门。

    回来的路上他们就商量好了,一起凑钱买两坛酒,看能不能去找铺子里好酒的管事套两句口风。

    毕竟老话总没说错,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一行人风风火火回得快,去的也快,一晃神的功夫,他们就已经出了屋子,望着细心关好的房门,苏余张了张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这些话说与不说对他们而言其实并没什么区别,结果或许早就已经定下,知道的太多反而自寻苦恼,还不如懵懂一点,这样也能让自己更容易接受一些。

    苏余在床上干坐了一会儿,确定袁堂一行人不会去而复返后,他这才放心思考自己身上的变化。

    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刻意,因为在刚才与袁堂等人的交谈中,他就已经隐约意识到自己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苏余两指抵于眉间,心念一动,魂韵便再一次出现在指尖。

    只不过这一次苏余却并未将手指移开,而是慢慢闭上眼,将心神沉入指尖魂韵。

    片刻功夫后,魂韵再次消失,回归识海。

    苏余缓缓睁眼,脸上浮现出一丝疲惫之色,但目光却莹莹发亮,带着深深的期待与向往。

    他定了定神,再次掀开被褥,从下面翻出一个小布袋,打开看了看,脸上露出沉吟之色。

    片刻后,他长长出了一口气,拿过一旁的衣物穿戴起来。

    不多时,紧闭的房门再次被打开,穿戴整齐的苏余背着行囊从屋里走出。

    苏余站在屋檐下,环视眼前待了两年的小院,他看得很仔细,毕竟这是他在此界的第一个安身之地。

    过了良久,他吐出一口气,面上多了几分释然。

    而后,他一步踏出,踩进阳光,头也不回地向院外走去。

    ……

    百安药铺,后院。

    这间纵深足足有十余丈长的小院此时正泾渭分明的分做两端。

    紧挨着前堂药铺的一侧,烟雾蒸腾,散发着浓浓药香,一个个药炉前忙碌的身影络绎不绝。

    往后两丈,是一片铺着青砖的空地。

    这地方原本是用来晾晒草药,但如今却整齐的站着二三十号人。

    再往后的廊道上,并排放着三张木桌,桌后分别坐着老、中、青三位。

    老者须发皆白,正闭目养神,中年男人面黄无须,捧书而读,年轻男子双手背于脑后,吊儿郎当的看着廊道木檐,像是在细数上面的雕花。

    烈日当空,恰到好处的将院子分做三块。

    最大的阴影处,最为嘈杂,人头攒动。最亮那处,人也站的不少,最为安静,鸦雀无声。

    最后则是那廊道,人数最少,却最有意思,呼噜声,翻书声,口哨声,此起彼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老者呼声正酣,年轻人口干舌燥,中年人正好将书翻至最后一页。

    下一秒,这中年男人意犹未尽的将书抹平,小心翼翼的将其放在桌上。

    只见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笑眯眯的望着身前早已汗流浃背的年轻小伙子们,道:

    “热不热?热的话,要不咱……现在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