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零二章 思音之劫

第二百零二章 思音之劫

    孟达仁举起酒碗,痛快一口灌下,左右擦抹唇上短须:当时听旁边几个骚包文士,议论萧姑娘唱的歌曲,都是个叫“方一曲”写的。

    “而且人也被那个“方一曲”给包下了。”

    “啧啧”

    “真是太可惜了!”

    这时牛聚明端着酒碗,含笑走了过去。

    “怎么?”

    “你还想抢回去做押寨夫人啊!”

    “那么漂亮的姑娘谁不想要啊!”

    孟达仁非常惋惜,还长叹一声,随即便引来一片嘘声。”

    方楠把牛聚明招回来,让他坐在自己旁边,笑看孟达仁瞪圆了眼睛胡侃。

    “那个人也姓方,不会是咱们的方公吧!”

    什么时候不会缺少起哄的人,这时有人嘻笑着喊了一句。

    “哈哈……”

    孟达仁挥手大笑:“怎么会是方公呢!”

    他撇着嘴端起酒碗,右手抻出拇指向方楠比划了一下。

    “咱们方公,可是玩刀的人,那个方一曲怎么能比得了呢!”

    “书生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咱们方公是玩刀的人。”

    “对对对,哈哈哈哈。”

    众人皆道点头,夸讲满口酒气的孟达仁思维清晰。

    庄主们一同敬向方楠干了一碗。

    方楠以茶代酒回敬众人,放下茶碗,他看到身旁的牛聚明虽然面无表情,却是满眼笑意。

    吕大武端着酒碗呵呵一笑:“大凌河那是什么地方?是你我这样能混的地方吗?”

    “前段时间,道上传回来消息。”

    孟达仁双手张开向众人比划,“十万建奴啊!张春一战,明军阵亡近三万啊!”

    “面对如此强敌,咱们方公还不是照样杀进杀出,解救两万多人,若没有方公,明军就被人家包圆了。”

    “老孟说的对。”

    “瘸子说的好。”

    一众庄主对这个评论非常赞同。

    “关宁铁骑多牛气的部队,在大凌河一战中,威势哪如咱们千里营。”

    孟达仁讲到这里,众人对方楠肃然起敬,正身施礼同时干了一碗。

    方楠挥手正色道:此战皆是军中将士以死相拼之功,方某不才,使众多士兵魂落大凌河边。

    “哗哗”

    方楠面显悲痛之色,将酒洒向地面。

    牛聚明知道这件事是方楠的痛处,连忙挥手笑道:“大家还是说说那个萧姑娘吧,方公爱听这个。”

    “对……”

    “老孟继续说那个萧姑娘,。”

    众人端着酒碗轰然一笑?

    周大棒子扯着嗓子喊道:“若是方公有意,小的带人去趟京城,将那萧姑娘迎娶回来,各位老哥如何?”

    “哈哈哈哈”

    “算我一个,算我一个,也算我一个。”

    “哈哈,哈哈哈。”

    李青山拍了一下孟达仁的肩膀:“现在去京城,你可是找不到人了,人家萧姑娘跟随师傅去河南喽。”

    “青山大哥的消息也不准确。”

    吕大武端着酒碗,走到李青山身旁:老二前几日回来,还提过这个萧姑娘的事情。”

    “大约十天前,她与一个姓刘的老头和几个书生,被北面道上的人劫了。”

    “不过他们并不是向北走,而是去了江南,听说是去江西。”

    “虽说那边不是咱们的地盘,但也没有大势力,回头带上人手给方公抢回来。”

    “哈哈哈哈。”

    突然,吕大武止住了笑声,他发现院中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笑,其他人都神情紧张的看向方楠。

    这时牛聚明在他身旁劝道:“江西那边也有几个相熟的大商客,这次我带人去趟便可,当家的伤势未愈,不宜长途奔波。”

    此时,方楠面带寒霜站了起来,萧思音的父亲,被魏党迫害至死,自小孤苦伶仃,因此方楠对她多生出了一种怜爱之情。

    方楠刚由辽镇归来,几经恶战之后,身上血杀之气还未散去。

    此刻他怒气上涌,一种磅礴的阵战之威,不由得在身上散发而出,这种杀气不同于江湖人士的血肉腥杀之气,而是一种碾压一切的威势。

    使面前这些庄主的气息为之一窒。

    “备轿”

    方楠挥手沉声说道:“旗卫,剑锋,掷弹,三个大队人员补充完毕随后跟上,边走边训,大武兄随小弟一同前往。”

    下达一连串命令之后,方楠在小豆子搀扶下走出院子,一顶轿子此时已经停在门口。

    方楠看到四个中等身材的轿夫,眉毛一皱。

    “豆子,去剑锋大队挑选几个脚力好的兄弟过来。”

    “豆子老弟等一下。”

    吕大武突然出声拦阻,抱拳说道:“方公,寨中收纳了一些修习过内家功法的练家子,他们不但气力足耐力好,而且腿脚利落,即使抬着轿子跑,也不会比骑马的差了。”

    方楠心中一动,然后点了点头。

    吕大武向远处六个庄丁招手:李大腿,你们几个会内家拳脚的兄弟过来。

    孟达仁也不甘示弱,吩咐身旁护卫也去叫人。

    以前各个匪寨吃上顿没下顿,容留的都是同乡,少有会些功夫的人,自打改寨为庄,成立商队走南闯北,便吸引了很多身负案底的武林人士纳首来投。

    单是孟瘸子庄中,江湖高手就不下几十人,挑出几个下盘功夫了得的,还真不费什么事。

    片刻功夫,十几个动作利落的汉子,纵身跑了过来,他们奔跑间脚尖点地,一步就能迈出丈余,而且还十分轻松。

    牛聚明此时抱出几个松软棉垫放入轿中,然后把方楠搀扶进去。

    “当家的,运河上往来的船支甚多,走水路并不快,咱们走河南穿湖北至九江,这条路不但短,而且还不会引人注意。”

    方楠点了点头:“安排些人手沿运河追察一下,最后去九江汇合。”

    四名绿林轿夫,片刻后便将小轿抬出工坊。

    董飞虎率领一个总旗翠衫骑兵,已经在门外等候。

    方楠卷起轿帘挥手,翠衫骑兵便跟随在小轿之后,扬长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轿子就渡过运河,而董飞虎过河之后便带领翠衫骑兵失去了踪迹。

    方楠知道他们由于“工作的关系”,不喜欢在官道上行走,所以见怪不怪。

    吕大武带领百名黑襟武士,骑乘战马超过方楠在前面开路,之后是孟达仁率领的两百名紫衣护卫紧紧跟随。

    这个出行阵势可不小,随行护卫规模,远超普通富商大贾,路上行人商旅见此情景纷纷侧身议论。

    上了官道,小轿突然加快速度开始狂奔,方楠坐在其中,却未感颠簸,反而觉的极为舒适,要比前世乘车还要平稳。

    他看向轿窗外影物飞快略过,大概估算差不多是每小时三十到四十公里左右。

    这个速度,能跟得上战马平速,将路上马车行人,远远抛在身后。

    方楠探头向窗外看了一眼,才明白轿子为什么会如此平稳。

    四名抬轿的内家汉子,均是手臂向上弯曲,用手掌托着轿杆奔行,并不是像普通轿夫那样,用肩膀担着轿杆。

    另有一组轿夫,骑马紧随在轿子之后,每隔半个时辰便会替换一次。

    第二天,方楠便进入了大名府。

    官道上虽然能看到一些流民,但市集有序多有壮丁巡检,世道还算安定,足见卢象升治理有方。

    一行人在官道上快速奔跑,引起不少人观注。

    现在孟达仁走在前面,他经常带领商帮,由大名府或归德府进入河南,对这里地面和人情都很熟悉。

    河南百姓虽然并不富裕,也经常会发生举村讨饭的情况,但要比陕甘等地强上很多,而且境内多有分封番王和一些亲贵,人口相对稠密,村镇中常见商铺集市。

    由于地处中原,往来商客也不少,所以孟达仁的商帮,在河南盈利还不错。

    兖州以北的运河商帮,庄丁全部由他率领,在河南境内分成数股,沿途保护运河系商队。

    孟达仁好似走在自家地面上,牛气哄哄向经过的民壮头领抱拳打着招呼,足见运河商帮在这里,势力发展的很快。

    进入大名府后,官道上陆续出现了总旗规模的卫所兵,他们大多身材魁梧装备齐制,显然是常于操练。

    方楠在辽镇呆了四个多月,对明朝军事体系运转早已熟悉,一看便知这些部队,集结之后必然会奔赴战场。

    “难到说陕西大股流匪渗入北直隶了吗?”

    虽然心中存在疑问,但方楠却并不在意。

    德州工坊现在已经建造完毕,并且修建了寨墙,部队正在休整,新兵招募只用了两天,此时由老兵率领正在训练,估计不会有人喝多了去找麻烦。

    天色将暮时,轿子在大名府北城门前停了下来,一路上趾高气昂的孟达仁,这时却吃了一个大瘪。

    今天守城的百总换人了,见到四百多个武士骑着战马,立刻紧张起来。

    守门士卒全部集结一处,手握长矛齐同举起,看向他们时,眼中露出满满的戒备和敌意。

    百总说话趾高气昂,双眼看向天空,没给孟达仁一点面子。

    方楠不想暴露身份,所以坐在轿中没有动。

    吕大武这时也走过去搭讪,那名百总似乎见过他,所以面色稍缓,但是仍然没有放行。

    这时官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小豆子走到轿边低声说道:董大哥过来了。

    蹄声如鼓尘土翻卷,董飞虎率领翠衫骑兵勒住战马,停在城门之前。

    虽然千里营的盔甲装备与众不同,但是并没有脱离这个时代明军装备特征,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群军人。

    董飞虎并未下马,伸手在怀中掏出了身份名牌扔了过去。

    百总双手接过名牌,反复看了两遍,眉头一皱向董飞虎抱拳说道:“卑职见识少,上官稍待片刻。”

    百总跨上马,匆匆向城内跑去,片刻功夫便跑了回来,身后还跟来一名身穿四品官服,三十多岁的官员。

    董飞虎看到鸳鸯补子,就知道是大名知府来了,于是跳下战马。

    知府先向董飞虎拱了拱手:“和光兄现在何处?”

    董飞虎闻言一愣,把回礼的事情都给忘了,心中寻思:老爷从未说过,在大名府还有一个做知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