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六十章 泾渭分明

第一百六十章 泾渭分明

    孙承宗看到“剑锋大队”很开心,并不住向家丁们挥手致意。

    在大川之后进城的是“掷弹兵大队”,他们虽然与“剑锋大队”的壮汉一样高大,但体形上却纤细了很多,而且不少人脸上,还带有书卷之气,长相都比较英武,到是非常耐看。

    杨肇基走到孙承宗身边:“掷弹兵大队,也是方楠的起家部队,在大安口偷袭反击战中,表现出极其高的战术素养。”

    “这支部队读书学习的时间,远远高于其他部队,在大安口时,他就见过方楠拿着小棍儿,检查他们背诵兵书的场景。”

    不只是孙承宗,就连旁边的各位总兵,都“哦”了一声。

    这些兵头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带着书本儿上阵的士兵。

    吴襄一脸疑惑的问道:“杨总兵为什么对千里营这么熟悉?”

    “哈哈哈哈”

    杨肇基抚须大笑:“各位总兵可知,柳河春和柳河酿,这两种酒可都是出自咱们方大掌柜的酒坊?”

    众人都露出恍然表情,再次抱拳向方楠见礼,纷纷过来打趣:“原来是方大掌柜,今天晚上莫要藏私,定要让我等一醉方休。”

    最后入城的是张桥率领的炮队,高高杨起炮口和巨大车轮,看的一众总兵啧啧称奇。

    炮车分为两个部分,前部两轮上的车厢只有五尺长,中间放置一块隔板,七名士兵前三后四靠背而坐。

    其后被挂引的火炮,炮管有六尺长,在炮车上斜指着天空。

    整架炮车只用四匹挽马拖拽,巨大车轮增加了通行能力,行驶时显得非常轻松。

    孙承宗第一次见到这种怪异的炮车,挥手叫停了一辆,拖拽到路边,前后上下查看。

    吴襄在旁边向杨肇基呶呶嘴:“杨总兵你看这是什么炮?”

    杨肇基也没有见到过千里营的火炮,当然说不出来个所以然,面对众人询问目光,尴尬看向方楠。

    方楠微笑着抖了几下眉毛,一旁的吴襄,却说出了方楠心里话。

    “杨总兵继续介绍讶!”

    “呵呵呵呵”

    话音刚落,众将哄然一笑。

    一众总兵纷纷下马围在火炮旁边,东摸摸西瞅瞅,也都没看出来这是什么炮。

    吴襄凑上前来,抚摸了几下炮身,心说炮管壁厚两寸多点,重量要比六磅铜炮轻了不少,估计也就能打些铁砂碎石,装上实心弹即使不炸膛,也打不了多远。

    张春虽是举人出身,但他也算是个文人,见识强过吴襄很多,虽然感觉火炮怪异,却不会轻下结论,只是面露疑惑之色。

    他身边的副将张洪谟,在一旁轻声的说道:“方小子强攻遵化,殿斩麻登云,两战大安口,千里扫荡运河群匪,前几天又突破大凌河城东门,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张春微微点头,并未言语。

    他经常与内廷有信件往来,所以对方楠过往和战绩,还是比较了解的,清楚千里营与永平车营气息相通,同属于一个系统,都是崇祯的直属部队,所以就没有再继续评论。

    孙承宗在一旁抚须笑道:“和光还是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方楠向孙承宗抱拳施礼:“三两句也介绍不清楚,还是让士兵们操演更为直观,同时向身边歪嘴打了一个眼色。”

    孙承宗看懂了方楠的表情,向众将说道:“援兵远道而来,还是让士兵们休息一下吧,改日再让他们操练一番。”

    当晚,在锦州总兵府内,众将们推杯换盏,笑语连珠。

    孙承宗高坐在上,频频举杯与众将同饮,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精神依然旺铄。

    这些天来,虽然成功向大凌河城内运送粮食,但在正面战场上攻击乏力,几次交锋全部败北,孙承宗手中兵马不足,感到压力巨大。

    今天张春和方楠援军抵达锦州,使他对今后的大凌河战役,生出了一点希望。

    孙承宗举行这场接风宴会,是为各部将领,创造一个相互了解的环境,顺便舒缓一下众将紧张的精神。

    当下众将之中,不仅有袁崇焕旧部,吴襄,金国奇,祖大弼,祖大乐,而且还有北方张宗衡一系,宋纬,李卑,朱文德三个总兵,现在又加上了崇祯看家部队“永平营”,可以说是派系众多,并不好指挥驾御。

    张春还是那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端坐在孙承宗左首位置,除了与同行的副将张洪谟,杨华征互饮,并不与其它总兵交谈。

    张洪谟,杨华征同张春样子差不多,挺胸叠肚坐在那里,也只是在几人之间说笑了几句,看在崇祯面子上,只与方楠也干了几碗,

    在这里,方楠却备受欢迎,不仅是因为此次宴会所用的柳河春酒敞开了供应,而且他喝酒爽利,举杯即干,很投这些总兵脾气,再加上杨肇基在一旁牵线介绍,便很快与辽东诸将混得熟络。

    吴襄举起一杯酒敬向方楠:“待大凌河战役结束后,老哥遣家中犬子,去趟方将军酒坊,购进一批酒水回来售卖可好?”

    “呵呵呵呵”

    “吴大哥太客气了,过几天派人送几万斤酒到锦州,怎可劳动吴公子。”

    说实在的,方楠非常不喜吴襄父子,只是碍于当下环境,不得已还要应付几句。

    吴襄举手招来吴三桂,介绍给方楠,他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看到没有?人家方指挥使与你年纪相仿,都已经是分守一营参将,那可是实授的,不是草头总兵。”

    金国奇刚与杨肇基喝了一碗,两人听到“草头总兵”的时候,差点将酒水喷了出来。

    他俩一同指向吴襄:“你这张臭嘴,怎么连自己都骂了!”

    吴襄一副无所谓样子,看向他俩翻了一个白眼:“别看老子也是总兵,但前面还有“团练”二字,实授不过是个指挥同知,和方将军比起来还差着两级呢!”

    “况且,小方将军部队拥有皇上亲封营号,叫什么的来着?”

    “等等”

    “让我想想”

    “看我这记性!”

    吴襄轻拍脑袋,“这一时半会竟还想不起来了。”

    杨肇基和金国奇看到吴襄的样子莞尔一笑,坐到旁边继续聊天饮酒。

    吴三桂在一旁尴尬的拽了一下吴襄袖子。

    “爹!”

    “是千里营。”

    吴襄长长“哦”了一声:“千里营,对!对!对!营号真是不错,方老弟也是英雄了得,以后要多多帮衬老哥才是!

    方楠看向吴三桂:“吴公子勇武不凡,时机一到必会飞黄腾达!”

    吴襄拍了一下吴三桂肩膀,有些骄傲的说道:“这小子今后肯定比我强。”

    吴三桂忙歉意的向方楠抱拳:“家父喝多了,方将军请勿见笑。”

    方楠抱拳微微一笑,却在心中说道:“吴三桂可不是一般的强,在某些排行榜上,力压秦桧成为榜首。”

    孙承宗看到宴会场面泾渭分明,十分清楚这种情况对日后联合作战极为不利,于是将酒杯斟满,站起身来。

    “诸位!诸位!”

    “张监军这次奉皇上之命率领永平车营,加入到大凌河会战,与各位一同共赴战场。”

    “来!来!来!”

    “大家共同举杯”

    众将轰然应诺,将酒碗高举,张春这时也站起身来,脸上咧出一丝笑容,仰首一饮而尽。

    张春率张洪谟,杨华征,二人来到孙承宗桌案之前敬酒,孙承宗同样是一饮而尽,笑着指向方楠,对张春说道:“方将军的千里营训练有素,久经战阵也是一支强军,日后定会成为张监军助力,你们二人早以相知,老夫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张春脸上扯出一丝笑意,与方楠热情干了一杯,张洪谟呵呵一笑,捋了捋短须:“方将军战迹洪谟还是知道的。”

    “来咱们再干一碗,于是和杨华争一同与方楠连干了三大碗。”

    孙承宗满面含笑,心道:张春这个人虽然操蛋了一些,但手下将领都还是不错的。

    千里营远在山东,如今也被调到锦州,这说明皇上极为看重大凌河会战。

    张春想到这里,感觉此战意义重大,自己还要慎重对待。

    他知道方楠“恶行累累,名声不佳,但是看在崇祯面子上,还是嘱咐了两句。”

    “堂堂阵战千军万马,生死不过转瞬之间,乃是极为凶险之事,方将军切不可大意。”

    永平车营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战法与普通军伍不同,“千里营”战时可在大军之后协守淄重,作为后援。

    这还是看在同源情份上,他才说了两句,若是面对旁人,眼睛早就看向房梁了。

    方楠听他这么一句话,不禁莞尔一笑,也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面前这几个将领,掌控着崇祯最为精锐的部队,都非常自傲,感觉高人一等,如此安排也算是对自己照顾,所以拱手称谢未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