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衔春未残 » 第十八章 山崩

第十八章 山崩

    九王府。

    高长珩今天回来得很晚,上官桐月吩咐厨房将饭菜热了又热,直到月上柳梢头,大门前才传来动静。

    进来的九王身上带着酒气,但人的脚步不算虚浮,看起来还很清醒。

    “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宫里有事吗?”上官桐月上前帮高长珩更衣,问。

    “父皇一时兴起摆了夜宴,叫五哥八哥和十一弟一起,哦,岳父大人也在。”高长珩揉了揉眉心,道。

    “父亲经常陪父皇一同宴饮。”上官桐月道,用眼神让春果将桌上的饭菜撤下去。后者会意,静悄悄地离开,顺便关上了房门。

    “今天宴会上,五哥和八哥又吵了起来。是为陇州李广将军班师回朝的嘉奖一事,吵得不可开交。”高长珩斜靠在榻上,眉宇之间颇有些疲惫,上官桐月乖巧地倚在他身边帮他揉着肩膀。

    “李广将军守住了河西十六州,功勋卓著,是应该嘉奖的,可是五哥和八哥为什么会吵起来?”上官桐月问。

    “五哥跟你一样,觉得李将军战功显赫,应当给予黄金千两,封邑百里,另外擢升为龙武神威大将军。”高长珩道。

    “我记得大将军正是武职之中最高级别,李将军也担当得起,五哥这个提议很不错啊?”上官桐月疑惑道。

    高长珩笑了两声,拍了拍她的手,道:“月儿,你还是太单纯,不懂朝堂这些事。龙武神威大将军固然是武职最高衔,可却是个没有兵权的荣衔,以往都是给那些无力再上战场且战功卓著的老将加的虚名,五哥这个提议,其实是明升暗降。”

    “原来如此,怪不得八哥不同意。”上官桐月道。

    “哦?你倒说说,八哥为什么不同意?”高长珩笑了。

    上官桐月想了想,道:“八哥肯定觉得李将军应该继续带兵,而不是坐着一个虚职。”

    “可是八哥跟李将军平素并不亲近,为什么要替他鸣不平呢?”高长珩挑眉继续问。

    上官桐月看着他的眼睛,恍然道:“原来李将军是八哥的人!”

    高长珩笑了笑,道:“李将军的确和纯贵妃母家有姻亲关系,但一直以来跟八哥本人不算亲近。八哥或许是想更进一步拉拢他也未可知,但他在父皇面前这么一插嘴,有些事情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你觉得父皇会怎么想?”

    上官桐月皱起眉,连手下的动作也不由自主地停下,叹气道:“父皇想必不会高兴。”

    “是了,父皇不喜欢任何人风头过盛,所以,八哥拉拢李广,他不会高兴,但李广功高震主,他也不会高兴。”高长珩说着说着,眼睛突然眯起来,自言自语一般喃喃道:“不过他更宁愿有功劳的是李广,而不是……”

    他突然醒悟,没把那三个字说出来。

    广陵王。

    如果震退犬戎,功高震主的是广陵王,也许高询会更难受。高长珩始终不曾忘记,那天他在宫中听到的秘辛。好在那个可能因军功而对皇位造成威胁的皇室血脉元行阙,已经死了。

    “父皇最后怎么说?”上官桐月还以为他只是在发呆,继续问。

    “父皇没有答应五哥的意见,只是下令让李广将军先回京。另外,岳父大人提出他想去河西十六州视察一下民情,毕竟刚刚经历过大战,他想去看看那里的百姓生活恢复得如何。”高长珩道。

    “父亲亲自去吗?”上官桐月惊道,毕竟作为首辅,上官湛可是很少离开京城的。

    “不,就算他主动请缨,父皇也不会让他去的。父皇最终决定,让我代他和岳父大人,前往河西十六州视察。”高长珩说。

    “你要去河西?”上官桐月一愣。

    “是。”高长珩道,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此去少则两月,多则小半年,你安心在家等我。”

    上官桐月咬了咬下唇,道:“我跟你一起去。”

    高长珩倒是没想到,“哦?”了一声,道:“可是,路途遥远,且环境艰苦。”

    “没事。”上官桐月摇摇头,“我小时候在甘州外公家住过一段时间,河西我很熟悉。体察民情一事,我一个女儿家必定比你细心些。”

    高长珩拍了拍她的手背:“我知道你心善,想着去看看那里的百姓。好吧,如果岳父大人同意,咱们就一起去。”

    上官桐月乖巧地嗯了一声,躺进丈夫的怀里。但这一次,虽然被温热臂膀环绕着,她心里却有些许的愧疚。她刚才说的并不是全部的理由,想去河西,其实更想是去看看元行阙最后征战的地方……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搂着她的高长珩也正盘算着其他事情。

    高长珩之所以对上官桐月透露朝堂上的事情,自然是希望她多懂一些,将来一旦自己表露出想争储的意思,她能好好帮自己一把。但有些事情,他也并没有说的那么清楚。譬如今日五王高长瑜下的这一招棋,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他知道高询最忌功高震主,所以特地提出给李广虚衔的事情,一方面装作是在解皇帝之忧,一方面刻意逼八王高长瑨为李广说话。高长瑨为人头脑简单,平素说话做事都是谋士和他的母妃纯贵妃教他,这么突然一来,他没有细想,自然就掉入了圈套,反而惹的皇帝猜疑。高长珩心里从来不把高长瑨放在眼里,但高长瑜的心机却值得警惕,他非常会揣摩圣意,也许这就是他虽然母妃早逝失去后宫助力,却仍然能成为高询眼前红人的原因。

    至于上官湛,这个老狐狸更是会揣度人心。他一眼看出高询心中所想,提出要去河西也压根不是视察民情,而是趁将李广调入京师之际,看看河西的戍边军,以免出现军队认将不认人的情况。皇帝自然不会让上官湛自己去,那么这个任务,高长珩再合适不过了。

    河西可不止李广的陇州军一部,到了那里,他自然可以有所发挥……

    高长珩思索着,望着外面藏蓝色的天际,仿佛已经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的到来。

    药坊。

    “哎!疼疼疼疼疼!”铁牛龇牙咧嘴地跳起来。

    “疼就对了,说明我按对位置了嘛!”玲儿欣喜道。

    “玲儿,下手轻点,照你这个按法,按哪里都会痛的。”秦望寻走出来道。

    玲儿讪讪地“哦”了一声,铁牛戳了戳她的额头,叫她:“听见没有?轻点!”被玲儿一拳锤在胳膊上。

    玲儿的热风症经过秦望寻多天的精心救治,已经痊愈,她由此对秦望寻特别崇拜,一直嚷嚷着要来学医,虽然玲儿妈坚决不同意,但玲儿性子拗,非要自己偷偷来学。玲儿妈没办法,只能叫铁牛跟着。于是铁牛就成了玲儿辨认穴位的工具人,一天要被戳上好几十次。不过看他虽然嘴上喊疼,但眉宇之间却全是高兴之情,看来能跟玲儿有这样的“肌肤之亲”,他还是很乐意的。

    元行阙单手从井中提水上来,秦望寻借水洗菜淘米,淘米水就拿到一边去浇灌菜地。春耕时节已到,各地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开垦耕种,秦望寻虽然是个开药坊的,但是对种植一道也颇有经验,她说之前一个人精力不够,现在有了元行阙帮忙,就想开垦出药坊后面的一片地种些麦子和蔬菜之类,这样一来就能自给自足,不必担心遇到像之前河西大战那样的战乱而买不到东西吃。元行阙当然不懂种地,不过秦望寻手把手的教,不会也慢慢学会了。

    前些天秦望寻正赤脚在田里灌水,遇上前来问急诊的人,来不及穿鞋就直接从田埂上跑下来,满脚泥的去给人看诊,元行阙忍不住笑话她,秦望寻拢拢散乱的发丝,颇为不在意地道:“你懂什么,天上有赤脚大仙,地上有赤脚大夫,半医半农,闲时种地,忙时看诊,一人干了两人活,厉害着呢。”元行阙听了连忙向她作揖致礼,说自己也要做个赤脚的赤脚大夫的好帮手。

    话说回当下,元行阙挑完水后就去生火煮饭,秦望寻去指导玲儿正确的按压穴位的方法。正在生活井井有序之时,忽然天边传来一声巨响,几人脚下的土地也在几乎同时狠狠一颤!

    “地震了!”玲儿大叫,下意识地蹲了下去。

    元行阙以看不清的速度跑到秦望寻身边将她护在身下,秦望寻也被吓得一个瑟缩,下意识捂住了耳朵。远处随后又传来几声巨大的“轰隆——轰隆——”,震天动地,惶惶如天崩地裂,震得人心惊胆颤,两股战战。大约片刻之后,声音渐渐减弱,秦望寻第一个反应过来,道:“不对,是山崩了!”

    她推开元行阙,循声望去,空气中仿佛还保留着刚才那股震动的余韵,秦望寻看着南边的山脉,眉头紧皱,仔细观察一会儿之后瞳孔骤然放大,喃喃道:“难道是燕回山……?”

    “方才地壳也动了,这山崩来得好烈。”元行阙也跟过来,道,想了想问:“燕回山离这里多远?”

    “不到百里。”秦望寻道。

    “距离不短,咱们这里感受这么强烈,燕回山必定非常严重。”元行阙也皱起了眉,又问:“燕回山之中可有人居住?”

    “基本上无人居住,但是东侧山腰处有个采煤的矿井……”秦望寻露出担忧的神色,“不知道是哪里山崩,矿井有没有受到影响。”

    “如果山崩在无人之地还好,但若是在矿井附近,只怕会有麻烦。”元行阙很快反应过来,“现在这个时间,恐怕正是下井作业的时候。”他看了看秦望寻担忧的神色,安慰她道:“你别着急,这么大的动静,官府一定会派人查看,我们尽快去打探消息就是了。”

    秦望寻也只能点点头,但接下来的时间显然做什么事情都无法集中,总是忧心忡忡地盯着南边燕回山看。铁牛和玲儿自告奋勇地去打探消息,约莫两个时辰之后,日暮时分,路上传来急促哒哒的马蹄声,几个官兵骑马来到药坊前,秦望寻见状就知不好,果然,为首的官兵急匆匆道:“秦大夫,燕回山矿井因山崩坍塌,死伤多人,我们严大人请您前去帮忙救人!”

    秦望寻早就准备好了外带的药箱,和元行阙借了两匹马,急速赶去。

    一路上秦望寻一边跑马一边问随从官兵具体情况,官兵说是燕回山开采黑石开采了好几年,把山里面都挖空了,前几天开春积雪融水冲刷了山石,今天突然就山崩了,一整块悬崖整个断掉,砸下来挡住了进去的路。矿区的矿井十个塌了八个,几十个人都被困在里面,现场的风车和风筒也被砸毁,目前无法往里送风,难以保证里面的空气流通。另外上面塌下来的石头和碎石当场就砸死了好多人,另有上百人受伤。矿区不仅仅有下矿干活的矿工,大部分人的家属亲眷,一家老小都在燕回山里面。官兵正在尽力清扫进山的道路,但是塌下来的石块实在太大,他们无法处理,只有几条羊肠小道能供人进出。太守严泽君当场就调了附近的大夫过去紧急救治,但很多人的野外包扎经验不足,而秦望寻是出了名的治外伤的一把好手,所以严泽君才派人急请她去。

    “有好些人被砸得血肉模糊,现场情况很惨烈,四肢横飞,您要做好心理准备。”官兵善意提示道。

    秦望寻摇摇头,她作为一个医者,当然不会对这种事情心怀恐惧,她反而很担心那些被埋在矿井下的人,必须尽快将他们救出来,否则几十个人性命堪忧。

    经过策马疾驰,很快他们就到达了燕回山脚下。这里距离矿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道路被堵,马匹无法通行,他们只能走山林中极为险峻的小路。但这些对秦望寻来说都不是困难,她走得甚至比一些官兵还快。终于,他们穿过山崩造成的乱石区,来到了矿区。

    豁然开朗的同时,秦望寻和元行阙也都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在原地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