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玄幻杀 » 第23章 有钱我真给

第23章 有钱我真给

    “在下替大燕谢过何参将,请何参将相信,君不负大燕,大燕绝不负君。”

    “不用客气,我做事也很开心。”

    主要看着滚滚人头落地,心情愉悦,他不是嗜杀之人,但也是看对象。

    虽然何真站的位置已经比较远离刑场了,但老爷们的目光还是看得到他。

    明眼人都知道做主的那个人是何真,带着满腔怨气一直盯着他,直到人头落地,都死不瞑目。

    而何真则是以微笑面对。

    既然我都成仙了,欢迎你们做鬼来找我。

    可惜了,做鬼的权力都不会留给你们,刘子石是过来干什么的?

    刑场本就是防范怨鬼生成的能力,这次杀得这么多,刘子石这种密谍司的人员亲自过来盯上一眼,若是有鬼生成当场诛杀就是。

    原本是钦天监干的活计,因为钦天监在晋安郡的人数有限就由他来帮忙。

    何况变成怨鬼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做鬼比做人还要难。

    确认无事发生后,刘子石就先行离开了。

    在刘子石离开之后,何真才哼起了家乡的小曲儿。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鹅县的百姓有多苦,鹅县的士绅有多快,从刚来第一天鹅县的光景他就知道了。

    一直在何府里修行,一直练兵带兵,剩下的什么都不管。

    何真三个多月来从来都不想在自己的鹅县走走瞧瞧。

    因为不想见民生疾苦,偶尔出现的良心会难受,鹅县的问题不是自己行几次侠,仗几次义,升堂威武当几回青天大老爷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一开始就想着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将他们全突突突了。

    剩下的问题都交由孔守正解决,三个多月,孔守正一直都没闲着,刘子石的称赞不是没有道理,孔守正也一直在为今天做准备。

    刑场上的事情还没完,鹅县士绅一下子被屠戮殆尽,真正的麻烦现在才开始。

    杀完之后,孔守正先是废掉了原先的苛政重税,将这一切都推到士绅的身上。

    他们也不冤,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财富是真的惊人,何真之前一直想不通攒这么多钱有什么用,明明已经是数代人花不完的财富了,还在拼命攒钱。

    现在有点明白了,在有需要的时候方便人取出来用。

    何真拿二成,大燕朝廷拿六成,再拿出一成还给百姓,就皆大欢喜了。

    死去的士绅应该也是欢喜的,这时候真有什么人跳出来杠的话,那就劳烦你下去问问他们欢不欢喜。

    所以接下来就是分钱环节。

    分钱就很有讲究了,孔守正是依据鹅县的户籍卷宗来分,一家男丁多寡是首要条件,接下来则是根据卷宗查过往记录,孔县令并不拘泥于纸上的数据。

    时常亲自在鹅县考察,也教他手下的人如何考察,如何收集信息。

    汇总之后再综合分析。

    士绅占的地也是如此,再分一遍地。

    孔守正只是说出两件事,让百姓明日开始去县衙领钱领地。

    其中孔守正特意留下一些好地,好宅子,还有上好的产业,都归入何真的麾下,都是生蛋的鸡。

    辛苦多日,何真也要迎来第一次回本。

    对于此事,百姓是不可能有异议,第一,本来只是换个老爷的事情,结果这个老爷对他们非常好,老爷多占点也无所谓。

    第二,何真手下有很多兵,这场换老爷全靠打出来的,原先的老爷反抗不了,反抗这个赢了的老爷?

    所以分钱分地一事的进展会十分顺利,孔守正与寻常县令不同,他随时都可以调动何真的兵马。

    趁着诛杀士绅与分钱分地带来的声势,孔守正开始推行大燕的律法。

    正好也到了之前大燕定下的五年之期,没差那点多少日子,谁也不会闲到去注意这种事情。

    孔守正的方法也最为简单,顾识字的人每日在鹅县各处讲解律法。

    大燕律法突出一个字——武。

    以武立国,以武定国,以武兴国,以武强国。

    武德充沛,青冰为何真讲解了大燕律法,可以将晋安郡又转化成一处兵源地,再练自给自足的数万燕军出来。

    重点是自给自足四个字,不需要大燕朝廷的拨款支持。

    有点恐怖如斯。

    整个大燕王朝算不上穷兵黩武,因为它一直在赢,而且它的邻居都挺富。

    这几年由于大端王朝与天盛王朝的阻拦,大燕王朝对外开拓的步伐渐缓。

    但它必然还要再掀起对外开拓的战争,即使要承受两大王朝十多个小国山上山下一致的抵抗。

    也必须要打。

    不打的话,是不足以支撑整个大燕王朝的运行。

    大燕王朝庞大的兵马供养,还有民生福利,轻松的赋税,全靠着一手以邻为壑,转嫁压力。

    拖下去,大燕王朝会不攻自破,打下去大燕王朝只会越来越强盛。

    至于对错的问题,一句统一云洲自此之后再无战乱不就够了。

    在这个时代是没有人去理会道义的问题。

    仁义之国,一个馒头五十两银子,虎狼之国,家家户户餐餐有肉。

    孔守正与何真谈过,今后就鹅县而言就还能再为何真再招募两千兵马。

    但鹅县这一改变是不复从前了。

    就单单何真先前招募的鹅县青壮,吃了几个月的肉之后,他们的眼里都已经开始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不复之前的老实忠厚。

    当然是对别人而言,对何真依然是无可挑剔的忠诚,孔守正只是偶尔去过军营,但对何真手下兵马的思想教育无比重视,在这方面指导吕方他们如何练兵是有一手。

    对于这些改变,何真也不在意,一切交给孔守正去解决,孔守正自有安排,分钱分地整理户籍的时候,他就盯上了鹅县变化之后不安的因素,尤其是那些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直接将他们归入老爷走狗一党一并解决了。

    何真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不去插手,没有真觉得自己也有治理的才能。

    接着当自己的阿斗就是,最多就是当吉祥物彰显一下存在感。

    比如明日。

    孔守正又是一夜操劳,带领着一大批人加班加点地干活。

    天微亮就领着早已等候县衙之外的百姓去往鹅县一处风水不错的山林。

    何真与一众将士已经在此处,为死于黑风寨的将士们,挖好墓地,这里的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入土为安,墓碑上有名字就够。

    也正因为如此简单,何真他们也熬个夜就赶出来了。

    每个将士都有坟墓,还空出许多位置是为了将来作准备。

    这里今后是鹅县将士的归宿,也是他们的陵园。

    何真在一旁为他们的家属,发放抚恤金,除了抚恤金之外还有鹅县的田契地契。

    不忘了,还有将士与文吏高声宣读,让所有人都听到。

    效果就有了。

    人人脸上的神色都激动肃穆。

    这些天下来鹅县发生的大事让百姓欢庆了一天又一天,生怕他们激动过头猝死过去。

    这一趟搞完。

    百姓带回县衙领钱领土地。

    将士回到兵营,何真又要再发一轮钱与地,还有女人。

    老爷们的府邸空出来,就赏给有功的将士,吕方与丁安平还有孔守正三人联手已经为何真拟好了名单。

    和在陵园前一样何真照着念就是。

    念着念着,何真也念出了一些名堂。

    有功必赏是肯定的。

    鹅县本土兵与丁安平昔日部下带来的兵,都打乱了位置,分到鹅县一些不错的宅子。

    让他们住到一起去,而不是分派系成群结队。

    顺带着老爷们的女眷多赏给丁安平昔日部下带来的兵,他们会对鹅县更有归属感。

    今日过后,鹅县本土兵讨个上好的老婆绝对没有问题,反正那些成天想着嫁给老爷的姑娘多了去。

    怎么有种老实人接盘的感觉?

    时代不同,不要在意这么多的事情,鹅县自有县情,不想着嫁给老爷就是等死。

    总之一顿安排,这群兵马肯定是死心塌地追随何真。

    吕方他们三十人倒是没有想过先娶妻,在何真这里他们的优先级高得多。

    按他们的话来说。

    大好年纪怎么能沉溺酒色之上,该去追求武道与军功。

    丁安平也一样,他也尚未娶妻生子,只收了数个弟子传承武道。

    虽然他年近古稀,但在山上神仙看来这个年纪年轻得很。

    也是一心追求武道。

    他也没闲着,在军中又发掘了一些可以练武的苗子都收为弟子引荐给何真,得到允许后,也传授《金猴拳》。

    此次他们的奖励就通通变为武道资源。

    对于手底下的人,何真都是讲究一个有钱我真给。

    这样有事他们才会真上。

    就像为什么要给鹅县的百姓发钱发地一样,他们才能干活更有力气,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参军,鹅县的整体产能上升才能供养出更多的兵马。

    否则就靠着让他们不用跪,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什么春秋大梦?

    一句为了大燕,怎么可能让手底下的兵马心甘情愿地赴死。

    瞧瞧之前的晋国,可没谁为了大晋阻挡大燕的兵锋。

    正如今时,也不会有谁再去为这些老爷们去鸣冤,去不平。

    数日的功夫,鹅县就气象一新,欣欣向荣。

    终于可以欣赏自己的鹅县的何真又没空,他连本命飞剑都没来得及炼化,刘子石再次拜访又得带上兵马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