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九纹龙 » 第三章 武艺潜修终大成

第三章 武艺潜修终大成

    此时已至季秋时节,虽还未到冬天,可阵阵的凉风已经让人感到寒意。

    王五缩了缩麻布长衫,不禁打了个寒颤。双手外张,急匆匆地推开围观地众人,挤进了院内。

    只见一年轻后生,脱膊着,一身纹九条青龙,使一杆哨棒,滚将入来,径直朝着王进抡去。

    王进身体一晃,双手发力磕开史进抡起的哨棒,再横腰扫去,将手中木棒使得周转盘身,史进的攻势也被一一化解。

    史进也非常人,眼见久攻不得,也不慌。双手用力架起哨棒,左右一扫,再往后一撤,拉开距离,借力往前一冲,扬起哨棒,向下猛得一劈,后背的青龙也随着动作仿佛活了过来。

    一切动作也只在须臾之间。

    即使王进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匆忙之下接下年轻人的势大力沉的一击,也不由得双手颤抖。

    王进跳将开来,将哨棒掷于一旁,瘫倒在地。而史进也是一般动作。

    两人此时已然汗流浃背,脸色通红如重枣,身上得热气凝成一股白烟,源源不断。

    王进猛地喘口气,笑着说到:“贤弟这力气真是大得惊人,实乃我平生罕见,我也与那豹子头林林冲比试过一二,即使他的气力也不如你啊。”

    史进接过仆从递过来的水,喝了几口,顺手递给王进,“我也与师傅说过那般法子,都是能打熬力气的。”

    王进接过,一饮而尽,说到:“贤弟,你的武艺已经大成,便是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怕我现在也非你的敌手了。”

    史进起身,对着王进施了一礼,“师父谦虚,本位八十万禁军教头。

    一身本事全在战场厮杀,这江湖间争斗不过小场面罢了。

    况且全赖师父地点,进才能武艺大成。只是师父当真现在便要走吗?”

    “贤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是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连累了你等,不当稳便,以此两难。”

    王进将碗递给一旁的仆从,无奈地道:“我一心要去延安府,寻那老种经略相公,那里是镇守边庭,正是用人之际,足以安身立命了。”

    这半年来,王进早已将自己身世托盘而出,太公与史进也为之扼腕叹息,待王进母子如座上宾。

    史进挽留道:“师父,此时将要入冬,而去延安府日途漫漫,只恐一路奔波加寒冬腊月,奶奶鞍马劳倦,难继维持。”

    王进细下一想,自己太急切前去寻老种经略相公了,疏忽下竟忘了老母,于是决定等入春之后再启程。

    歇息片刻,史进吩咐王五叫来卫队,前往庄内的空地训练。

    在王进袒露身份后,史进在请示太公后,便于一千余庄客中择出六十四名精壮汉子,组成庄内卫队,交予师父训练。

    史进则趁机跟在王进后面学些练兵的本事。

    这六十四个健硕汉子也是史家庄当前能供养的。

    史家庄虽然三四百农户,千余庄客,千亩良田,但要供应训练所需吃食,包括兵器、甲胄之类,多的反而加重负担,六十四个刚刚合适。

    一旬给予卫队三次肉食,由王进传授战阵之法。

    而史进也趁机请教起了军伍战争之法,诸如军伍行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之类。

    军队行进的速度、时间是有要求的,一般都会有每天前进的路程,过程过会出现军队哗散,出现逃兵等问题。

    安营扎寨的选址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要靠近水源,难以被敌人包围攻击的地方。

    这些都是史进想要学习的。

    奈何王进虽贵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可禁军往往养尊处优,疏于战阵,未经战事,王进也缺乏实际的经验,只能凭借父亲所言传的来教授史进。

    史进也甘之如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结合着从记忆中了解到的军伍训练知识,在卫队上慢慢演练。

    暮色犹如悬浮在浊流中的泥沙,在静止的时候便渐渐沉淀下来。凉风穿过树梢,带走金黄的落叶,打在众人的身上。

    史进看着眼前这股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在眼前待命,不由得顿生一股豪情。

    自融合记忆之后内心一直潜藏的对未来的不安终于消散了许多,望着渐暗的天色,携着众人回到庄内。

    诗曰:

    豪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

    腰横秋水雁翎刀,身着玄铁鱼鳞甲。

    龙泉横膝斩奸邪,把箭弯弓射天狼。

    天上青龙原有种,一世无双九纹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墙外的二三百大垂柳抽出淡黄色的新芽。此时留恋不舍的雪花已经离去,留下朦朦胧胧的春雨,春天悄然而至。

    推开门走出的王进不经意见瞥见墙外的春意,不由楞了,却也知道自己该离去了,该去那延安府安身立命。

    默默回房收拾好行李,告知了老母,王进便登门寻史太公和史进辞行。

    史进并太公苦留不得,便安排一个筵席送行、托出一盘两个缎子、两百两银子谢师。

    待到王进走时,史进前去马概牵来自己的宝马,其身黑如玄铁,貌似当年随霸王征战四方的乌骓马。

    史进不舍地看向王进,道:“师父此去建康府,镇守边庭,正是需要宝马之时,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此马乃是当年一自西边而来的马贩,留宿史家庄,借种其宝马生下的。你那老马驮物还行。但上战阵只会拖累你。”

    “贤弟好意,不敢推辞,多谢你了。”王进看了两眼马驹,便回头看向史进,颇为感概、

    史进目送王进慢慢远去,遥敬一杯酒。对于王进他是颇为感激的,没有他就没有现在武艺高强的自己。

    待到已经看不见,史进转身走进院子,拿起自己的三尖两刃刀开始习武。

    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虽然王进教了十八般武艺,但除了刀枪剑弓,其余史进只是粗有涉猎。

    记忆中原本的自己虽然十八般武艺都会,但从为数不多的战绩来看,却当不得顶尖武力,相比卢俊义、林冲还弱一个档次。

    贪多嚼不烂,选择少数的几样精练才是正道。

    而史进最喜欢的武器便是三尖两刃刀,为刀、枪、剑相结合。虽不属十八般兵器之列,但兼具十八般兵器之能。

    此械前端有三叉刀形,刀身两面有刃,实际类似于带长柄的大剑。且此械势大力沉,重量足够,能够将史进苦练的气力完美发挥出来。

    当初王进刚教三尖两刃刀,史进便极快上手,劈、搅、冲、扎、撩、点、崩、劈、摔、缠、绕、拨、拦,还可用作锁、铲,兼具多种兵器之能。

    只是手中兵器乃是庄中铁匠所打造,虽也算得不错了,但史进总觉得颇为不称手,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寻一柄好兵器。

    练完后,史进又练了会儿弓箭,待到金乌新坠,淡月初升,史进便停下了动作。

    回到屋内,点燃油灯,从桌上拿起了《孙子兵法》残篇,此书乃是史进托在县里当里正的史太公从一书生手中求购到的。

    虽为残篇,史进却颇为爱惜,遇到难以理解的常常去请教王进,待到理清了再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桌上还有其他书,类如前朝与本朝的史书,一些诗书文章,有史进托太公买的,有太公早年给史进,励其读书的。

    合上书,躺上床,史进却思考起了少华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