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汉:风烟起兮,再现云天 » 第二十二章 斩杀奸人从不手软

第二十二章 斩杀奸人从不手软

    公元前二〇六年四月,桃李花开,杨柳吐翠,各诸侯王都要到封地去就任,多数是出关向东的,也有向西的,向北的,向南的,只是不多罢了。队伍正在拔寨起营,整装待发,直闹得鸿门塞堡远近四野里人喊马叫,一片喧闹。

    刘邦的汉军营寨在霸上,离鸿门稍远。常山王张耳知道刘邦的心绪不佳,就在动身去常山之前抽暇来看望刘邦。老朋友相见,自是一番亲热。二人坐下来,刘邦笑道:“常山王是来看朋友呢,还是来领儿子回去呢?老樊,你去把张敖将军叫来!”

    樊哙听了这话,立即去了。张敖是张耳的儿子,在刘邦军中当小将。刘邦以为张耳看望老朋友是假,领走儿子是真,所以二话没说,就让樊哙叫张敖去了。

    张耳却说:“汉王误会了。项王把你的十万大军削减为三万,我张耳怎么能还来领走儿子呢?汉王误会了。”

    正说着,肖何、张良、卢绾、樊哙和张敖进来了。肖何听张耳如此说,连忙接言道:“常山王是信义之人,不会把儿子领走的。”

    张耳鼓掌大笑道:“知我者,肖何先生也。我的心可鉴日月,敖儿在汉王这里,比在我那里还好,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刘邦一本正经说:“招回去也不要紧。眼下我这里不比往常,马上就要钻山沟,生活很苦,比不上你那里舒坦安逸啊!”

    张耳摇头说:“汉王这话就不妥了,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当初我把敖儿送到你麾下可不是希图安逸舒服呀!”

    卢绾也说:“汉王待张敖不薄,视如亲子。不过,以我之见,二王还可以亲上加亲,汉王之女鲁元公主略小张敖公子一两岁,不妨结为秦晋之好,诸位以为如何?”

    “好事,好事,我赞成。”张良点头笑道。

    刘邦看张耳,张耳看刘邦,说:“我没异议。”

    樊哙催刘邦快答应,说:“王女配王子,门当户对,还迟疑什么哩?”

    刘邦看了看张敖,说:“这事我想过很久,我是一百个满意,只怕委屈敖儿了。如常山王不嫌弃,我想待国事稍有进展就给他们完婚。”

    “好,好。”众人齐声叫好,回头再看张敖,却见张敖红头胀脸,早羞臊得不敢抬头了……

    说话的工夫,项羽派来使者催促刘邦拔寨起营。刘邦认识那个身份不定和身兼数职的项王亲将兼项王专使,生气地间道:“小舅子,你来催我,我倒要问你,别的诸侯王都离开鸿门了吗?项王也拔寨起营了吗?!”

    小舅子实话实说:“诸侯王大多动身了。霸王有督霸之责,等别的诸侯王走完他再离开。”

    刘邦哼声叫道:“他项王没有动,为什么逼我们动身?他项王为什么独行督霸之责?从今晨天不亮到现在,催逼我们已经三次了!”

    见刘邦生气发火,张良扯了扯刘邦的衣袖,淡然一笑,说:“小舅子不是说了吗,汉王不走,项王不安,咱们走了,人家才好放心离开呀!”

    刘邦说:“那好,我们现在就走。”

    张耳也说:“小舅子,走,咱们回去一起向项王报说汉王正在动身。”说着,拉起小舅子就往屋外走……

    小舅子挣脱张耳的手,说:“常山王,你走你的,我得留在这里。项王说了,让我送汉王进完蚀中再回去。”

    肖何叹道:“这项王也太小心眼了,老是对我们不放心,砍削我们七万队伍不说,还得盯着我们进山沟!”

    刘邦骂道:“既然如此,那就委屈项王的走狗跟我们一起进山沟了。沭阳小舅子,你这条项王走狗跟我们走吧!”

    小舅子不敢发火,只好忍气吞声,陪笑说:“汉王怎么骂人啊?”小舅子心想,只要你刘邦拔寨起营进蚀中,我完成使命,随你骂什么都行。

    这时,三军将士已经整队待发。将领曹参急步走来,向刘邦禀报:“汉王,队伍已经准备停当,什么时候开拔?”

    刘邦火气十足,答道:“还等什么?你没看见项王三番五次派他娘的走狗催促我们吗?”

    曹参受了抢白,小声嘟囔说:“你汉王又不是不知道,眼下将士们都有怨言,说咱们破秦入关,第一个进京,应该封关中,据三秦,现在让咱们去汉中,还不如东归回家种地去。”

    听了这话,刘邦不但不生气,反而消气了,连忙拉着曹参的手向队伍走去,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小舅子一眼,骂道:“项羽这狗日的逼我们去汉中,将士们有怨言,不愿意去汉中,难道我刘邦就没有怨言,就愿意去汉中吗?”

    曹参说:“不去不行吗?干脆东归不行吗?”

    刘邦摇头说:“咱们的队伍让狗日的削减七八万,现在狗日的又堵在东边,我们怎么东归?不行。有狗盯着我们,还是走吧!”

    曹参说:“军师怎么说,他也同意进山吗?”

    刘邦说:“进山去汉中就是子房出的主意,他说先去汉中,让狗日的掉了心病,然后再徐图……明白了吗?”一副神秘的样子。

    曹参眨了眨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有明白,点头说道:“只要是子房先生出的主意,他说可行,我就带队开拔。”说着,立即跨上战马,带领队伍走了。

    刘邦、肖何、张良、卢绾和樊哙等人跟常山王张耳揖拜辞行,也各自上了车马,分道扬镳而去。楚使小舅子跟在刘邦的车仗后面,骑马随行,樊哙叽讽道:“汉王就国,楚使护驾,这礼节不轻啊!可惜汉军简陋,没有车子给楚使乘坐,只好跟我这个杀狗匠混在一起了!”

    小舅子不悦,心想汉王骂我是走狗,你樊哙又说自己是杀狗匠,这是什么意思呢?小舅子有心顶撞几句,却又觉得不妥,于是只好难堪地一笑,说:“将军何必取笑?我也是王命在身,不得不为啊!见笑,见笑。”

    出霸城不远的荒滩上有一个坟丘。樊哙指了指,对小舅子说:“那里有项王朋友的坟,你不去跟他告别吗?他可是有功于你们项王啊!”樊哙希望小舅子去看看那个坟丘。

    小舅子不明白在远离鸿门寨堡的霸河滩地上怎么会有项王朋友的坟地,于是问樊哙是什么人的坟地,樊哙说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小舅子只好策马来到坟前,只见坟头上插着一根劈开的木橛,上面写道:项家走狗刘家奸人曹无伤葬身之地。小舅子不看则已,一看连忙驱马而回,惊叫道:“左司马曹将军怎么死了呢?”

    樊哙冷笑道:“汉王本是宽宏大度的人,可对于奸人从不手软。曹无伤身在汉军,心在项军,汉王不给他换个睡觉的地方行吗?”

    小舅子听了这话,心里直打冷颤,脸都吓黄了,连忙结结巴巴说:“我是楚使,公务在身,你们可不能对我下……下毒手啊!”想到刚才刘邦和樊哙关于狗的咒骂,小舅子立即从曹无伤的死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樊哙见状,哈哈大笑道:“你小子放心,别害怕,你是楚使,跟曹无伤不一样,他是汉将,你们虽然都是项王的走狗,我这个杀狗匠还是能分清的。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何况眼下你们楚项对我们这么照顾,派走狗护驾呢!”樊哙半真半假地调笑说。

    小舅子听了,这才稍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