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丫鬟是皇后 » 第十章一张白卷

第十章一张白卷

    周良话音未落,巧儿原本羞怯的身子一僵,小脸一红,抓着手中的字帖捏了又捏,然后恋恋不舍的递给周良,抿了抿嘴角,强忍着没有说话。

    周良有些好笑,假装没看见巧儿递回来的练字帖,接着说道:“不过若是巧儿姑娘喜欢,小生就借花献佛,送给她了!”看着巧儿愕然的的眼神,周良忽然觉得很是有趣,俏皮的挤了挤眼睛。

    “唰!”原本逐渐恢复的小脸再次被红霞覆盖,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挂上眉梢,蔓延至耳根,然后是脖子。

    巧儿只感觉浑身发烫,舌头都有些打结,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哆哆嗦嗦的看了周良一眼,明亮的大眼中竟然蒙上了一层水雾,然后拿着周良的练字帖,逃也似的离开。

    看着巧儿踉踉跄跄的背影,周良眼中的笑意再也止不住的溢了出来,这个年代的小姑娘,真的好可耐呀!

    韩龙阴沉的看着仓皇而逃的巧儿,冷冷的扫了一眼周良。

    感觉对方目光中的阴寒,周良报之一笑,张嘴做了个夸张的口型,便低头不再搭理他。

    韩龙与周良相距不远,自然将那口型看的一清二楚,皱眉思虑良久依然毫无头绪。用肩膀碰了碰一旁的韩迪,顿了顿故作随意的问道:“小迪,你知道‘沙比’是什么意思吗?”

    一旁原本凝神养气的韩迪闻言一愣,疑惑的咀嚼着“沙比”两个字,半天也琢磨不出来个所以然,泄气道:“大兄,我实在是不知这‘沙比’有何深意,不知大兄从何得来这种古怪的词语?”

    韩龙甩了甩肩膀,神色有些不自然的回道:“只是脑中灵光一闪得来,既然你也不知,想必并无深意。”言罢,韩龙看向周良的目光,愈发阴森,他自然明白,周良说的绝对不是什么好话,但是对于不明觉厉的新鲜词语,他哪怕怀疑周良是在骂他,也拿不出证据。

    周良韩龙二人眨眼间你来我往,动作虽然隐秘,却没逃过一直默默观察他二人的谢子衿的眼睛,只见她娥眉轻蹙,低声喃喃,细听之下竟然是“‘沙比’到底是什么意思?”

    “诸位,既然准备妥当,那我们就开始下一场考核了。”台上的庞管家可不管几人间的眉来眼去,兀自拿开两个卷轴,径直打开,然后示意下人将两个卷轴挂在墙上。

    下人们干事很利索,至少大庭广众之下不敢摸鱼,很麻利的将两个卷轴展开挂上。

    周良虽然没想过参加考核,但是出于人类窥探隐私的本能,对于考题也很是好奇。

    只见两幅卷轴上分别是一幅画一首诗,画的是湖光春景,桃林盛开,满湖的花瓣随波荡漾,映衬着桃林,一片盛景,让人沉迷。作画之人笔力精深,虽是水墨丹青,但水墨点点配上胭红,将满湖的春光囊括一张宣纸,就连周良这种不懂画之人都满脸的惊叹,心中暗忖:“这应该是真迹吧,拿回去就是古董了,不得值许多钱?”

    另一个卷轴上是一首无名小诗,以小楷工工整整的写在宣纸上,诗为“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眼见第二场测试题目已出,整个学堂却暗然无声,诸位才子们一个个愁眉苦脸,面面相觑,却是不知道着第二场到底是何深意。

    唯有韩龙二人,一脸平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庞管家“呵呵”一笑,也不准备卖关子,朗声对着学堂里的士子们笑道:“诸位也知道,这第二场是考诗词,但是却有些误会,不是第二场考诗词,而是第二第三场均考诗词,两场考试一同考核!”

    庞管家话音未落,堂下哗然,众人议论纷纷,显然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得不轻。

    “肃静!”庞管家见状,也不以为意,大喝一声,待学堂里安静下来,便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等在场的士子发问,主动解释道:“第二场是以这幅画为景,赋诗或填词一首,第三场以本诗为体,赋诗或填词一首。诸位若是感觉为难,可自行退出。而三位先生负责本次考核,择优录取!”说罢,庞管家朝着三位先生恭敬的拜了一拜,学堂前的三位先生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一言不发。

    庞管家也不以为意,接着对学堂内众人说道:“本次考核,共计三炷香时间,现在开始计时!”说罢,也不给诸人发问的机会,竟然就此转身离开,唯余三位先生和谢子衿在学堂上安静的坐着。

    周良看了看画,又看了看诗。顿时明白为何将两题放在一起,应该是为了让一些人知难而退,毕竟若是分三场来考核,有的人付出良多,最后一无所获,难免心中不忿,容易闹出问题,此时将两题放在一起,即能选出诗才,又能让那些半瓢水晃荡的人知难而退,可谓一举两得。

    那幅画还好说,只要所做的诗词中有桃花有水即可,而难就难在那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囊括了四季,不仅勾画出一幅真实传神的四时风光画,还分别擢取了四季中有颇具代表性的景致,这就要求答题之人所做的诗词内既要包含四种空间关系,还要包含该空间内有代表性的事物,可以说是极难的一题。

    当然,作为考核题并不是要绝杀,诗中的四季只是泛指,答题的士子也可以以四季,或者四方,或者四海亦或者四种节气为意。虽说如此,但是以在场诸人的学问来看,周良是很不看好的。

    好在他本就没什么心思参加这场考核,只想着混够了时间,赶快回家。所以反倒最是放松,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在别人看来反倒是心态淡然,宠辱不惊。连堂前的三位先生见状都暗自点头。

    谢子衿心中也有些好奇,拉了一下身旁还神游天外的巧儿,见巧儿惊慌失措的模样,顿时有些好笑,低头与她耳语一番。

    巧儿侧过耳朵,不时的用眼睛偷瞄周良,小脸上红霞一直未曾散去。

    谢子衿语毕,巧儿轻轻的点了点头,故作有些坐不住的姿态,站起来随意走了两步,然后在学堂内游走两圈,便将步伐落在周良身侧。

    周良诧异的看了一眼巧儿,见她故意不看自己,也不以为意,低头继续自己的练字大业。

    要说一两首小诗,也不是写不出来,九年义务教育下来,各种千古绝句,唐诗宋词,那是张口就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但是他却懒得动脑子去想,毕竟这只是侯府内部的小小考核,他脑子里的东西有限,可不能浪费在这种既不得名,又不得才的地方。

    反正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是稳坐旁听的学位,又何必为了这伤脑筋,便理所当然的继续练字大业,相比于作诗填词,他更喜欢写字,毕竟以前的他背诗很牛批,写字很垃圾。如今掌握了一门能装比的技能,怎能不勤学苦练。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此时他还不甚了解自己的水平在什么程度,而且他脑子里关于这个世界诗词的知识很少,几乎都是些兵法谋略,所以他也不清楚如今的诗词格律是否还和前世古代一样,若是那种“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个坑,我尿了一条线”的诗词还好说,若是那什么兮兮兮的,那就嘻嘻嘻了。

    所以他安奈心思,心安理得的练起了字,看着各种想都不敢想的字体一个个出现,他心中猛然一动,莫名其妙的想起了“五年字,十年法”这么一句话。顿时看着眼前的练字贴陷入沉默。

    书法书法,不是会些字就成,这些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他竟然能信手拈来,怪不得西门亮大吃一惊。此时他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古怪,因为对书法不是很了解,之前就归功于底子好,如今看来应该还有身为武人的关系,腕力非比寻常,稳如老狗,想来无论是作画还是写字,练武之人都比寻常普通人更有优势。

    周良一会皱眉,一会舒展,一会又自得其乐,让一旁偷偷观察他的巧儿是心惊胆颤,只是看着他桌上又是满满一张的“人之初,性本善”,小丫头轻轻吐了口气,然后故作自然的漫步到谢子衿身侧,见无人注意,二人又开启咬耳朵模式。

    谢子衿一边和巧儿说话,一边皱着眉头观察周良,待巧儿说罢,她虽心中依然满是疑惑,却也知道凭巧儿是得不到答案的,便也放下了再让巧儿打探消息的心思。

    三炷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周良来说,却是无所谓了。

    看着咬着嘴唇瞪着大眼睛战战兢兢看着自己的巧儿,周良有些好笑。从桌上挑了一张白白净净没有一丝墨迹的白纸,在巧儿惊愕的眼神中工工整整的写上自己的大名,然后轻轻交到巧儿手上。

    “之前是不是吓到你了?给你道个歉哈!”看着巧儿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的神态,周良还以为她还在害怕,索性将手里的宣纸塞到她手中。

    二人指尖一触即分,巧儿如触电一般收起小手,小脸霎时通红,如受惊的小鹿,顾不得询问白卷的问题,疾步逃开。

    看着小丫头惊慌失措的身影,周良有些好笑。

    因为算不上正规考试,所以交完卷子后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捶足顿胸的,也有满脸兴奋的,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三位先生现场开始阅卷,将符合要求的分门别类,应是要审核完毕后再确定下来名额。

    周良一人独坐,也无一人前来搭讪,他也落得清静,找了一个无人角落,陷入沉思。

    “周兄,不知有何佳作,何不让我等先瞻仰一番!”周良正琢磨着下一步怎么走,就见韩龙缓步迎来,身后跟着韩迪几个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