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八十二章 针锋相对

第八十二章 针锋相对

    “桂阳公,拂拂人此计可谓是毒辣,大有釜底抽薪之势。若让其得逞,定会动摇宋台统治关中的根基。不可听之任之。”

    池阳县廨,公堂偏室。

    躺在刘义真专门为其准备的胡床上,王镇恶看完拂拂人发布的檄文,紧皱着眉头道。

    “此檄文不知是否出自王买德之手?以舆论之势改变战局,此人倒是有些盘算!”

    刘义真手上也拿着一卷拂拂人传檄三辅的檄文说道。

    这是早间段宏命人从三原堡送来的。

    “如今拂拂人中,论智计谋略,王买德当是第一。其次便是其伪尚书右仆射乙斗。”

    王镇恶捏着手上的檄文道:“此次拂拂虏南来,王买德作为赫连璝抚军右长史,辅佐赫连璝为前锋,此檄文八九成出自他的手上。”

    刘义真面露凝重之色道:“此人狡诈异常!我听说他常剑走偏锋,以奇致胜?”

    “确实如此!”

    王镇恶答道:“自其跟随赫连勃勃以来,拂拂人近乎逢战必胜。后来赫连勃勃改年号,都统万,结盟沮渠蒙逊皆是出自其手。”

    “桂阳公。”

    说着,王镇恶看向刘义真郑重其事地说道:“此事不能拖,必须尽快制定出应对之策。否则,时日一长,定然人心不稳。”

    刘义真听得微蹙着眉头,低头沉思道:“舆论当以舆论应之。既然拂拂虏发布了污蔑我晋军的檄文,我们自当以牙还牙。”

    “刘乞!”

    说着,刘义真传来侍立在一旁的刘乞道:“把杜珏、裴禹叫来!”

    很快,杜珏、裴禹二人便入了公堂偏室。

    “下官杜珏!”

    “下官裴禹!”

    “参见桂阳公!”

    “免了!”

    刘义真看向二人道:“拂拂人发布的檄文可曾看了?”

    “看了!”二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看了就好!”

    刘义真盯着二人面容严正地说道:“你们乃杜、裴两大族中的佼佼者,拂拂人发布的檄文,阴险狠毒,久之必会惑乱人心。”

    “你们二人即刻草拟一道安西将军府檄文,务必与拂拂人针锋相对,稳住关中局势。”

    “诺!”

    当即便有几名值守的亲卫抬着两张几案入得偏室,并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杜珏、裴禹立即跪坐在几案后,稍作沉思,便提笔蘸墨,在铺开的纸上奋笔疾书。

    二人时不时交头接耳一番。

    良久,二人同时起身,朝刘义真拱手道:“桂阳公,檄文草拟好了,请您过目!”

    刘义真听得,当即走到几案前,看着上面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字体,赞赏地点了点头。

    檄文曰:

    匈奴赫连,狼子野心,以锋试我关中。

    其言曰:“宋公东归,留桂阳公守关中,乃为夺晋权,无意关中。”此乃拂拂人之奸计也,欲使我关中自乱。

    关中者,天下之重地,秦之故都,汉之京畿。

    永嘉丧乱,故土流离,坟墓不得拜,痛若锥心。

    今宋公东归,亦心忧关中。

    桂阳公义真,含章履正,志匡天下。

    今匈奴赫连妄自尊大,以中国正统自居,实乃笑话也。

    吾安西将军府,以此檄文昭告三辅,明我誓守关中之心。

    关中父老,晋室儿郎,当同心戮力,共守此土。

    犯我汉家故土者,虽远必诛。

    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刘义真看完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二人道:“念与王征虏听一听。”

    “诺!”

    二人朝王镇恶拱了拱手,边听裴禹朗声将檄文念了出来。

    王镇恶听后亦是点头表示同意。

    “桂阳公!”

    王镇恶朝刘义真说道:“此檄文当立即明发三辅。”

    “嗯!”刘义真看向杜珏和裴禹道:“你二人立即去办!”

    “诺!”

    “桂阳公还有一事!”

    王镇恶朝刘义真说道:“王买德以舆论之势想要化解我梯次布防之策,除了制造关中混乱,多还是为其分兵南下做准备。”

    “目前我军舟师于渭水、大河上多有布防。”

    “拂拂虏南下,定是避无可避。末将这里有两个建议。”

    刘义真听得,当即说道:“王征虏有何计策,但说无妨!”

    “桂阳公!”

    王镇恶正色道:“拂拂虏前锋自泾水而下,其主力若往长安必经扶风之地。”

    “若分兵施行其南断青泥、堵塞潼关之策,走冯翊当是上佳之选。”

    “此般情形下,以我军目前之势,乃以逸待劳。”

    “其一,阻敌于渭阳。于渭水之上堵塞拂拂人南下去路,将拂拂人挡在渭阳,不使其过渭水半步。并于渭阳寻机决战。”

    “其二,诱敌深入。我军可放任拂拂人南渡渭水,在其南下青泥,东去潼关的路上设下埋伏,分而歼之。”

    刘义真听得,思索良久后看向王镇恶道:“王征虏更倾向于哪种?”

    “末将倾向于诱敌深入,分而歼之!”王镇恶毫不犹豫地答道。

    “不过!”

    王镇恶说着,话锋一转道:“若选第一,于我军而言,折损定是要小些。渭水以南亦无战事。”

    “但第一种损失虽小,即使赢得拂拂虏,于拂拂虏而言,他们亦无多大损失。”

    “他们大可在无法夺取关中之际,撤军北归,伺机而动!”

    刘义真听得微皱着眉头,想了想道:“我看啊,此次拂拂虏南下,夺取关中虽是其首选,但却非是定策。”

    “以目前我军在关中之势,拂拂虏想要一举夺下关中,恐是异想天开。”

    “依我之见,拂拂虏最想达到的目的,还是阻塞潼关,南断青泥,切断我军与江东的联系。”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

    “以王买德的智计,定是会选择此种计谋。”

    说到此,刘义真顿了下,沉声道:“我也倾向于第二种,诱敌深入,分而歼之。”

    “此不仅可以歼灭部分匈奴人,更可以有力地打击匈奴人的嚣张气焰,稳定关中人心。”

    王镇恶听得点点头道:“如此的话,就当立即布局,否则恐会失了先机。”

    “刘乞!”

    刘义真唤来旁边的刘乞问道:“索邈到哪了?”

    “回桂阳公!”

    刘乞答道:“从早间传来的哨信,索使君率领五千大军,当于今日晚些时候入得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