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三十一章 大夏国主赫连勃勃

第三十一章 大夏国主赫连勃勃

    宣室殿内,刘裕听得郑鲜之说完,嘴角微微上扬,轻笑道:“这李焉,也算个英勇之人,可惜对族中子弟的教育实在失败。来人!”

    刘裕随即唤来凉阁外值守的谒者,吩咐道:“去请沈中兵过来。”

    不多时,一身戎装的沈林子便踏入了凉阁,向着刘裕躬身行礼道:“末将参见宋公!”

    “免礼!”

    刘裕看着沈林子,语气平和地说道:“李焉之侄,李巍之子,欲行不逆,袭击桂阳公,为桂阳公所擒。现以绑缚长安,将于长安市斩首示众。”

    “李焉是因你的威名才归降的,你领一军去咸阳,希望他见到你能悬崖勒马。如果不然,旦有异动,即刻拿下!”

    “遵命!”

    沈林子领命,恭敬地退出了凉阁。

    “宋公!”

    沈林子刚刚退出凉阁,一名谒者便匆匆进来,向着几案后的刘裕禀奏道。

    “亡命徒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道赐、鲁轨、韩延之、刁雍、王慧龙及桓温之孙道度、道子、族人桓谧、陈郡袁式等皆由河东投降了魏司徒长孙嵩。”

    “此外,亡秦匈奴堡镇将姚成都及其弟姚和都举镇降魏。魏主嗣明诏天下,若有寻得姚氏子弟送往平城者,尽皆有赏!”

    “哼!”

    刘裕面若寒霜,沉声道:“此些亡命当诛!今去了魏国,于我宋台实是不利。”

    “宋公!”

    傅亮拱手谏道:“为防万一,臣认为当命各部戒严。”

    “一则防止关中心向姚氏者借机生乱。再则可密令各部,遇有北上投归者,格杀!”

    “准卿所奏!”

    刘裕道:“即刻传令!命各部照此执行。”

    ......

    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

    大河支流奢延水畔,水草丰盛,美丽富饶,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谓之曰‘上郡’,汉时在这里建了一座奢延城。

    此时的奢延城远非汉时可以比拟。

    远远望去,城廓规模宏大,气象万千,彷如远古巨兽横卧于奢延水畔,雄视东方。

    如今这座雄伟的城邑有个新的名字,统万城。乃夏国国主赫连勃勃于凤翔元年下令所建,并将此定为夏国国都。

    为实现自己征服西域,平定关洛,逐鹿中原的夙愿。赫连勃勃建设统万之初,就曾放下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

    并将统万城东西南北四门分别命名为招魏门、服凉门、朝宋门和平朔门。

    时至今日,统万城的建造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统万城,大夏国中枢永安台城所在。

    高高的台基上,永安殿别殿内。

    仪态威严,身着华丽的匈奴族服饰,年逾六旬的花甲老人,正端坐在御案后,聚精会神的看着宦者呈上来的一封密奏。

    此人正是威名赫赫,称霸西北的大夏国主赫连勃勃。

    他的嘴角微微扬起,脸上挂着淡淡的自信微笑。

    “军师,你看看!”

    赫连勃勃说着将手中密奏递给了一旁的宦者,宦者恭敬的接过,躬身送到了坐在下首,身着汉家衣裳,年过半百的汉人官员。

    其名曰王买德字宽白,本为姚秦镇北参将,弘始十三年投降赫连勃勃,因奏对有方被赫连勃勃拜为军师中郎将,成为赫连勃勃最为倚重之谋臣。

    王买德接过密奏看了看,笑道:“陛下,这刘裕的第二儿倒是胆大。如此时局,不仅出长安,入上林苑,还敢屠戮李润堡李氏宗人。”

    “不得不说,刘裕对于此子确实宠爱,若能擒来,必能使刘裕方寸大乱,亦能给关中不服刘裕者以信心。”

    赫连勃勃听得摆了摆手,轻笑道:“刘裕京口起义以后,训练了一支战力强悍的死士,南人称为‘暗卫’。”

    “义真出长安,不仅带了‘具装骑兵’,这支‘暗卫’也出现在‘李家庄园’,想要生擒他近乎无望,甚至还会激怒刘裕。”

    “何况刘裕此子可是块肥肉,谁都有觊觎之心,用不着我大夏出面,让他们去消耗刘裕。”

    “倒是可以派人同韦垣、李焉接触。二人正值痛失至亲之时,若能加以利用,策反二人,阻碍关中治理,朕南取关中将轻而易举。”

    “陛下可是有了南取关中之策?”王买德看向赫连勃勃恭敬地问道。

    赫连勃勃笑道:“刘裕克长安,亡秦国,不过是为立威于晋室朝堂,谋取江左之地。”

    “即克长安,利在速返,以完成其功业。至于关中,或留子弟,或留文武。待刘裕东还,而关中不稳,朕取之若拾芥耳,不如秣马厉兵,休养士卒,待时机一到即刻发兵,则关中可平。”

    “陛下英明!”

    王买德起身朝着赫连勃勃行了个大礼道:“如此臣这就命人与韦垣、李焉接触,拖延刘裕治理关中。”

    “陛下!”

    王买德好似想到了什么,朝赫连勃勃建议道:“如今以司马休之为首的司马家宗人虽多数逃亡魏国,据臣所知仍有些许司马家人留在南国,谋求‘反宋复晋’。”

    “臣以为,这些司马家人我朝亦可与之接触,甚至提供些许支持,让他们与刘裕内斗,消耗南朝国力。”

    “嗯!”

    赫连勃勃听得大为赞赏道:“军师此计可行,速去安排。”

    “诺!”

    .......

    长杨宫,秦汉游猎之所在,在盩厔县东南三十里,本为秦旧宫,汉修缮之后为天子行宫。宫中有垂杨数亩,因而取名长杨,有门曰射熊。

    如今的长杨宫历经战乱,虽多有修复,但规模比之秦汉差之甚远,四周墙垣缩小两倍不止。宫中只剩长杨殿、昭阳殿、宣和殿及其附属建筑,以及数座楼阁。

    “驾!”

    芒水畔,黄土朝天的官道上,犹似千军万马发出的隆隆声响,响彻天际。

    百余骑兵护着刘义真飞快的往长杨宫疾驰,官道两侧粗大的垂杨急速地往后退。

    “桂阳公,前面便是长杨宫了!”

    听到刘乞说话,刘义真抬起头,便见得一眼望不到头的垂杨林中,一道三丈余高的宫墙耸立期间。

    自入关中以来,募兵之事,可谓一波三折,今日终于看到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