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三十章 斩首示众

第三十章 斩首示众

    “哼!”

    摇曳的火光中,刘义真冷着脸,面无表情地说道:“现在知道怕,晚了。”

    “刘乞”

    说着,刘义真朝一旁侍立的刘乞吩咐道:“派人将此二人押回长安,交由宋台处置。其余诸人没入未央宫为奴。”

    “诺!”

    刘乞恭敬地领命,正要退下。

    “桂阳公,可否听老身一言?”

    忽然,妇孺群中传来一个老态龙钟的声音,只见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妇人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她先是朝着刘义真躬身行了个礼,而后恳切地请求道:“桂阳公,我的孙子犯了大罪,是杀是剐,老身都无怨言。但请桂阳公开恩,放过这些无辜的妇孺。”

    刘义真看着脸上布满皱纹,穿着朴素的老妇人,淡淡地问道:“这二人谁是你孙子?你又是谁?”

    “老身姓薛,这个不肖子就是老身的孙子!”

    老妇人平静地指着跪在地上,头缠白布,瑟瑟发抖的李绅说道。

    “河东薛氏?”刘义真瞥了眼李绅,看向老妇人问道。

    老妇人轻轻地点了点头。

    刘义真听得盯着老妇人,漠然地说道:“既然老夫人出自薛氏,看在薛允白投效我宋台有功,我会命人把你送回河东。其余诸人没入未央宫为奴不变。”

    老妇人见刘义真丝毫不为所动,再也忍不住老泪纵痕,看着自己的孙子,悲伤地说道:“都怪老身,太过纵容你了。”

    “也怪你的阿父、阿母凡事都由着你,宠着你。如今惹了这泼天祸事,老身有何颜面活于世上!”

    言罢,老妇人竟是从袖口中摸出一柄剪刀,毅然决然地朝着自己胸口猛地扎了下去。

    看着软软倒在地上的老妇人,刘义真眉头一皱,叫来刘乞道:“查一查,这老妇人出自薛氏哪房?”

    “诺!”

    河东薛氏刚刚归顺,可莫要因为此事生了嫌隙,宋台还需要薛氏镇守阳平。

    在李家的庄园并未做过多的逗留,天还未亮,刘义真便在刘乞及一队骑兵的护卫下向着鄠县疾驰。

    另一队骑兵则押送着韦泉、李绅返回了长安。

    天际微微泛白。

    鄠县邑。

    城门刚刚打开。

    数十名骑兵便风驰电掣疾驰而入,径直朝着县廨而去。

    “快去通禀李巍,桂阳公驾到!”

    县廨外,一众骑兵护着刘义真刚刚行至大门处,刘乞便盯着门外两名值守的县吏沉声说道。

    “桂阳公!”

    两名县吏大惊,赶紧撅着屁股,伏跪于地。

    “回,回禀使君!”

    其中一个县吏结结巴巴地说道:“县,县尊天还未亮就急匆匆地出了城,不,不知去了何处?”

    刘义真听得双眉一凝,朝刘乞道:“这李巍定是知晓了庄园之事,他敢跑,恐是生了歹意。鄠县不能久留。走,立即赶往长杨宫!”

    “诺!”

    一众骑兵护着刘义真并未在鄠县停留,而是直接出了鄠县,向着长杨宫策马狂奔。

    关中局势还未完全稳定,李氏又是关中数得着的地头蛇,李巍更是在鄠县经营多年,现在返回长安,途中变数太多。

    长杨宫有段宏所率领的一千人马,以及两队‘具装虎斑突骑’,即使李巍跟他兄长李焉都反了,凭着那一千人马和两队骑兵都足够应付。

    于此同时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

    刘裕正同王修、谢晦、傅亮、郑鲜之讨论着岭北局势,刘荣祖紧皱着眉头匆匆走了进来,朝着刘裕禀奏道:“太尉,刚刚‘暗卫’传来消息,桂阳公昨夜在鄠县外十五里,李家庄园遇险。”

    “生了何事?”

    刘裕听得脸色立马垮了下来。

    王修、谢晦、傅亮、郑鲜之等亦是悚然一惊。

    桂阳公遇险,这可是天大的事。

    “据‘暗卫’回报。”

    刘荣祖答道:“昨日下午因为梁村之事,韦垣之子韦泉,李巍之子李绅怀恨在心,于昨夜在桂阳公借宿李家庄园之时,想要杀了桂阳公......”

    “好大的胆子!”

    刘裕听得勃然变色,蒲扇大的手掌嘭一声拍在几案上,猛地站起身,显然是愤怒到了极致,厉声道:“竟敢对孤的儿子动手,当夷三族。”

    “宋公息怒!”

    王修等人连忙伏跪于地,傅亮赶紧劝说道:“还请宋公暂歇雷霆之怒,臣以为韦垣之子,李巍之子十恶不赦,罪不容诛!”

    “但不论如何处置,还需从长计议,以免引起关中动乱!”

    刘裕听得这才强压住怒火,坐回到了几案后,看着四人挥了挥手道:“几位爱卿请坐!”

    四人刚刚落座,刘裕看着站起身的刘荣祖,继续问道:“后来了?”

    “回禀太尉......”

    刘荣祖当即把昨夜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原本满脸怒容的刘裕,在听到自己儿子的处理之后,脸上竟是隐隐有了笑容。

    杀伐果断,处置还算得体。

    “传孤口谕。”

    刘裕目露寒芒,沉声道:“韦泉、李绅,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待到了长安,着即在长安市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其余人等依桂阳公之意,没入未央宫为奴为婢!”

    “诺!”

    “还有!”

    刘裕看着刘荣祖道:“命人严密监视韦氏及咸阳李焉动向,若有异动,立即来报!至于河东薛氏,也给孤盯紧了!”

    “诺!”

    待刘荣祖退下,刘裕看了眼底下的四人道:“几位卿家,你们认为这韦、李、薛会因此事而叛变吗?”

    “不会!”

    郑鲜之很肯定的说道:“至少韦氏和薛氏,不会因为一个纨绔子,一个多年未曾走动的姑母,而与宋公作对。”

    “说不定知道此事的韦华,这会儿已经在赶来未央宫请罪的路上了。”

    “唯有咸阳李润堡不好说!”

    刘裕眉头微微一挑,看向郑鲜之道:“为何说李润堡不定?”

    “回禀太尉!”

    郑鲜之答道:“臣入长安以来,对关中士族及各坞堡主之间族中之事多有了解。”

    “这李绅乃李巍独子,李焉虽子女众多,却唯独喜爱自己这个侄儿,甚至有意培养李绅在他之后接掌李润堡。”

    “如今李绅闯了这弥天大祸,眼见着活不成了,李焉、李巍兄弟,岂会没有动作?”

    “否则,这李巍为何要连夜离开鄠县,仅仅是担忧桂阳公治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