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 第十四章 第一位清正

第十四章 第一位清正

    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小糊裱匠顶不过俩老糊裱匠。

    当朱常洛第n次冲着田义撇嘴,说这个“东宫讲习所”的规模不能彰显皇家气度,我不要学习的时候。

    朱常洛有幸享受了从朱翊钧到沈一贯,再到李戴郭正域的统一战线,送皇太子读书!

    于是乎,朱常洛今日天还没亮,就被从暖和的被窝里揪了出来,押送到的学堂。

    朱常洛作为学生,当然要来的早些。

    此时正在桌子上支着脑袋打盹。

    听说今天的首席讲师的“万历三大贤臣”之一的郭正域。

    关于郭正域,朱常洛清楚地记得历史上曾经记录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大明秦王的王妃也不太行,嫡子很久没有诞生,请求皇帝陛下分封他的庶长子做世子。

    万历爷多次下诏礼部,催促商议,呈上去个章程。

    前任尚书冯琦坚决不上奏,郭正域也坚持不答应。

    逼到最后,郭正域在门前张榜称:

    “王妃的年纪不到五十岁,庶子不能做世子。”

    论理是没错,确实,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上写得清楚。

    可当初万历十五年,群臣交章争着立太子的时候,人家根正苗红的王皇后才二十四。

    就算是到了今天,万历三十年,王皇后才三十九,离着五十岁足有十一年。

    也没见谁跳拿着《皇明祖训》出来说不行啊。

    朱常洛也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就非不想当这个太子爷。

    而是他知道,不论是孔夫子、朱夫子的礼,还是朱元璋的《皇明祖训》。

    在这些口口声声地劝着万历爷尊祖训的人,祖训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工具罢了。

    对他们有用的必须大书特书,没用的就当没有这回事儿。

    也不能说不对,海瑞毕竟就那一位,玩政治需要“智慧”。

    但只听这些盈朝众正的言,不细细访查他们的行,就认定了是忠臣得话,也大可不必。

    朱常洛想着想着就不由得出了神,就连郭正域一行人进来了也没意识到。

    还是大伴王安捅了捅朱常洛,才反应了过来。

    慌忙行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仪,直弄得朱常洛的头,比乘着肩舆从启祥宫到慈庆宫走五圈还要晕的时候,才堪堪完成。

    郭正域面色不改,心中却是有些瞧不起这个带呆呆傻傻的皇太子。

    但又想到他出阁读书晚,还不受万历爷待见,心中却是有几分不忍。

    郭正域研礼出身,人设正派。

    但讲经却并不死板,把儒家经典讲得是妙趣横生。

    朱常洛虽是对这些务虚的经籍不感兴趣,但经由郭正域的解读,却也难生反感,甚至有些入迷。

    朱常洛不由得想,要是天下真能按照经籍里面说的,那也不错啊。

    讲完课之后就是作业,写字和背诵。

    “太子殿下,今日务将这《大学》背诵成熟。”

    《大学》,只单论经文,不过二百来字。

    “郭先生,在宫中父皇陛下也教导我勤奋读书,《大学》一文,是读熟了的。”

    熟读成颂,说了是读熟了之后才能背下来,不是说读熟就是会背了。

    这后宫之中,阉人宫女环绕,再加上太子新婚,又怎能有学习的氛围。

    郭正域以为太子是在推脱背诵课业,心中不喜,言语中不免有些重了:

    “太子殿下不妨诵读。”

    “谨遵先生教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朱常洛开口就背,从头到尾一字不差。

    郭正域有些愣住了。

    郭正域哪里知道,面前这个看上去呆呆傻傻的太子爷,三世为人,其中两世都投胎成了“小镇作题家”。

    背诵和应试,不说是小菜一碟,也只能说是手到擒来。

    “苍天有眼,祖宗保佑啊……”

    朱常洛自顾自地背诵着,却不料郭正域猛然间跪了下去,老泪纵横。

    朱常洛忙去搀扶,一个人扶不动,有叫来王安,一起搀扶。

    总算把老爷子扶在了椅子上,劝住了激动的情绪。

    此时郭正域还在说着一些祖宗保佑,太子爷如此聪慧,今后必成一代明君之类的难懂的话。

    朱常洛看着眼前这个情真意切的老头,心里面是有些懵的。

    他从后代的网络论坛中知道,眼前这个郭正域,是东林党人,劝皇上立自己为太子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投资罢了。

    但眼看着面前的老头情真意切:是真的因为太子殿下的进步,而感觉到明朝有未来而开心。

    朱常洛心中堵着什么。

    “太子殿下最近可有什么心忧之事?”

    郭正域平复了心境,问道。

    “最近父皇陛下给沈先生下旨,让我代父皇陛下御驾亲巡,理天下矿税。”

    朱常洵犹豫了一下,说道。

    “臣知道,近日朝堂争论的紧。”郭正域答道。

    “朝堂诸公是什么想法?“

    朱常洛心中有些好奇,毕竟这个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

    “诸公自然是反对的。”郭正域似乎有些不在意,又道,

    “皇帝陛下一时得气话罢了,太子殿下只管静心学习,外朝自有臣等操持。”

    朱常洛心里发笑,却也不多言,只配着郭正域聊些闲话。

    派自己出去巡视矿税,其看上去像是万历爷那天被气疯了做得荒唐决定,实际上却是有着一举多得功效。

    不过外朝得文官反对就行了,越反对,万历爷下的决心就会越大。

    朱常洛和郭正域聊了些许闲话。

    郭正域便是告罪辞行,说明日讲学要换些内容,需回去用心准备。

    朱常洛忙将自己的郭先生送出门去。

    看着郭正域离去的背影,有些萧索。

    朱常洛心有不忍,想着叫住郭正域,嘱咐他一些未来的事情。

    尤其是明年的楚王事宜。

    但朱常洛终究还是忍住了,直到此时,纵然他已经直到了许多未来的史料,但他仍然不清楚,尤其是经过刚才一事,他更加迷茫。

    郭正域到底是不是东林先生“顾宪成”的人?

    在未来的两沈之争重,郭正域最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与其现在出手,治病于未病。

    不如坐观形势变化,等待时机,如现实真如历史所演,再出手把自己这个老师捞出来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