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 第十三章 太子读书

第十三章 太子读书

    启祥宫

    自万历二十四年宫殿失火、乾清宫、坤宁宫被焚后,万历爷与王喜姐就共同移居启祥宫了。

    甚至后来虽然修复,但却一直没有搬迁,直到二人离世。

    朱常洛拎着滋补药物,来看望慈母王喜姐,也就是朱翊钧的原配皇后。

    万历六年朱翊钧大婚,那时朱翊钧十六岁,王喜姐十五岁。

    没过多久,王喜姐就为朱翊钧生下了一个小公主朱轩媖。

    但二人同居多年,王喜姐却再也没有生育。

    这也造成“国本之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嫡子。

    这段历史也是有趣,似乎从嘉靖帝认亲妈当妈的“议礼”开始,就受到了诅咒似的。

    隆庆生母杜氏,不受嘉靖帝宠爱。

    万历生母李氏,宫女出身。

    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也是宫女。

    朱常洛的未来的儿子朱由检、朱由校,也都非现在的太子妃所出。

    这一家子,四五代人传下来,皇后娶了,但和没娶一样,一个嫡子也没留下来。

    但不论是谁生的,长子都要认皇后为慈母。

    “长子常洛,给母妃请安。”

    等待良久,朱常洛终于见到了这位慈母,

    “常洛听说母后身体欠安,特带来了些滋补药物,期望能早日恢复。”

    “常洛有心了。”

    王皇后点了点头,斜靠在卧榻之上,面色有些苍白,语气却颇为凌厉,

    “最近后宫之中颇为不宁,我卧榻在床,身体是小,只恐不能为你父皇分忧。”

    这是在说郑妃吧?朱常洛心中暗想,却不料紧接着又听王皇后道:

    “你身为太子,私练内兵,挑衅后宫,不守礼制……”

    好家伙,这是准备骂我啊?

    朱常洛看着那些滋补品,头都大了,好歹咱也是带礼物上门的吧?

    我这是何苦来呢?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王皇后厉声数落了半天,最后添了句,“好好反思一下吧。”

    您是我慈母,您说啥都对。

    朱常洛陪着笑认错,良久,直哄得王喜姐面色和缓,才告退离宫。

    近些年随着王喜姐年纪大了,郑妃越来越受宠了,脾气也是越来越大。

    临近的宫女太监动辄受罚,就连自己给皇后问安,也往往会劈头盖脸地挨一顿骂。

    朱常洛刚一出宫,却发现迎上来的王安脸色怪异。

    “怎么了?”

    “回太子爷,没什么。”

    “说。”

    “今天太子爷气色非常好,往日太子爷给皇后娘娘请安,出来是都是痛不欲生的表情,这次出来虽也是有几分失落,但却非常有自信。”

    好家伙,这是在夸我吗?

    “王安,你说我最近变化大吗?”朱常洛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

    王安都能看出来的变化,其他人没有理由看不出来。

    “太子爷您最近变化非常大。”

    “他们都怎么说我的?”朱常洛好奇道。

    朱常洛很想知道,王安和其他人都是怎么想的。

    “太子爷……”

    “说吧,我不怪你。”朱常洛看王安有些嗫嚅,宽慰道。

    “他们说太子,是狐狸,平日里装成小白兔,这次危难之时,露出了尾巴。”

    也就是说,平时他不争不抢当缩头乌龟,等朱翊钧腿一蹬就暴露原形——虽然不久朱翊钧又精神了吧。

    也好,朱常洛点了点头。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身上的变化自然不是源于之前的隐忍,而是最近“进修”的结果。不过虽然过程迥异,但结果是一样的。

    甚至不用自己刻意掩饰什么。

    只不过,以后要尽量符合这个人设,免得露出什么马脚才对。

    ……

    拜访完皇后之后,朱常洛的生活恢复了几日的平静。

    奇异的机械系统再没有出现。

    王安的忠心直到目前依然在线。

    戚、俞手下的太监“棍卫队”的军阵愈发严整。

    翊坤宫陷入了绝对的安静,不兴风、不做浪。

    万历爷没有再催促沈一贯准备朱常洛“代朕亲巡”的仪礼。

    王安手上的大明朝奢侈品名录愈发的齐整。

    第一批从各地“哄骗”的外科大夫已经动身,奔赴京城

    每日里,朱常洛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着皇贵妃,努力生皇孙。

    朱常洛甚至在想,如果这样的生活长久下去,也挺好的。

    直到有一天——

    “太子爷,外朝有奏折,说您大婚之后没有怎么去上学。外朝清正联名上书皇帝陛下,要求太子恢复出阁读书。”

    王安从某个小太监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忙传给朱常洛。

    他们是不是还要求父皇陛下增补东宫属官呢,算了算日子,离着二次妖书案还早呢。

    “如若这次出阁读书,是哪位先生主持啊?”朱常洛随口问道。

    “郭正域郭明龙。”

    好家伙,朱常洛心中一叹。

    来了!

    万历二十二年自己刚出阁读书之时,郭正域就曾经担任过自己的侍讲先生。

    那时候朱常洛不得宠——当然现在也不得宠——那时候还想着怂着保全太子之位。

    东宫讲习所冷,大冬天不给生炉子,小太监们一个抱着个火炉烤火,却偏偏没有朱常洛的份儿。

    郭正域大喝一声,责骂了太监中人,才没把十二岁的朱常洛冻坏。

    于私来说,郭先生对自己真是不错。

    可于公来说……

    “父皇陛下怎么说的?”

    朱常洛没在意,毕竟朱翊钧不会答应,毕竟历史上万历爷就是这样干的。

    “朱批报可。还说让先生们严加管教。”

    嗯嗯嗯?

    朱常洛的脑子里充满了问号。

    怎么会这样啊?

    朱常洛哀嚎一声。

    不谈下大棋,什么浙党、东林、齐、楚、宣。

    就拿上学本身来说,三九天,冷得要命,每次上课留作业都要写那么多。

    再说了,学习再多,都是些毫无作用的治国理论,甚至不如“进修”时学的初、高中政治。

    朱常洛对这个还是蛮有自信心的。

    “王安,去找司礼监或者什么监,说把我学习的地方修缮的好一些,修不好之前我都不去上课了!”

    拖嘛,万历爷使得,沈一贯使得,他朱常洛自然也要学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