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42: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也

42: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也

    夜,湖广总督府,一间亮着灯火的厢房内,赵立赤条条的泡在一只洒了皂角花瓣的硕大澡盆内,一边用柔软丝滑的澡巾搓洗着身子,一边回忆取武昌的整个过程,嘴角露着得意的微笑。

    确实是值得得意一番的。

    如果说歼灭勒克德浑,完全是依靠自己独有的历史信息差,克荆州则是顺手牵羊,水到渠成;但取武昌则是自己一手策划,并从头到尾监控实施的。

    尤其在何腾蛟背信弃义,临战前狠狠斜插了这么一杠子,紧张混乱的局面下,自己仍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并派生出临阵策反徐祖荣的意外之喜,真正做到了兵不血刃,之前惦记的战利品悉数到手,确实很不容易的。

    他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具备一种之前从没注意到的潜质。

    这种潜质在上辈子的平凡人生中毫无价值,但在乱世中却弥足珍贵。

    看来自己穿越而来,还真他娘穿越对了。

    贼你妈,何腾蛟这货一通操作猛如虎,却偷鸡不成蚀一大把米,真个笑死老子了,呵呵。

    好生得意了一番后,突然又转念一想,明军战力如此稀烂,日后的保卫武昌城,这炮灰材料未免也太次了些吧。

    大概还有十来日,武昌场就将感受到来自多尔衮的滔天怒火了。

    到时咋办呢,歼灭勒克德浑那种神仙仗,是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的。

    “赵先生,快点儿洗,庆功宴席马上就要开始啦!”正未雨绸缪的纠结着这个问题,刘昆在外面唤道。

    “好的,好的,就出来了!”赵立回过神,哗啦一声从澡盆里站起,带着满身水珠跨出澡盆,朝一处衣柱走去。

    对着衣柱旁边的一只硕大的铜镜,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具年轻健壮的身躯,然后擦拭干身子,快速穿衣。

    一套舒适柔滑的浅蓝色绸袍,配上一根月白锦缎扎成的一字巾,一双皂面白底靴;这副型头虽算不上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但也英气勃勃,元气满满。

    出了厢房,沿着岗哨林立的回廊,院落,月门,厅室……朝总督府的大堂走去。

    大大小小共计五十来尊火炮(以西洋炮为主),各种款式炮弹两千枚,火药七百箱,储粮二十万二石!火铳八百支,鸟铳两百余支……这些在何腾蛟入城之前就被顺军全盘接收,合计八千余名绿营兵也悉数被调离出城。

    但毕竟是鸠占鹊巢,城中四品以上的官员虽在佟养和跑路之前就已撤离,但四品以下的大部分还留在城中,所以加强安保措施是必须的。

    临近大堂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声。

    “小赵兄弟,快,快到这儿来坐!”李过一看见他进来,立刻高兴的拍着左首边的椅子唤道。

    赵立抱拳,笑吟吟的冲满堂之众拱了拱手,快步走过去。

    大堂内一共摆了八桌,其中四桌已坐满了人;李过坐主桌的主位,往左依次是赵立,高一功,党守素;往右依次是堵胤锡,田见秀,张鼐,袁宗第,刘芳亮,二刘一宋,一共十二人,还空了一个座位。

    堵胤锡就不说了,除了赵立,其他人都是侯爵(这批侯爵是在西安建国时授赐的,李自成杀入顺天府后,又加封了一些人,比如李自敬封王,李过封国公,但鉴于当时紧张的形势,影响力并不大。),二刘一宋乃新晋的子爵,请爵文书已经火速派人送往石首老营盖玺去了。

    另外刘光,宋挺授威武将军(是军职,非荣誉军阶,大概相当于绿营兵中的副总兵),刘祖荣授果毅将军(相当于绿营兵的总兵),李过盖军印即可生效。

    三人也很识趣,都戴了帽子,将脑后的金钱鼠尾辫隐藏得严严实实,以免影响众人观感。

    “禀毫侯,何督师说他肚子不饿,让俺们自己吃便是!”一名亲军匆匆走进来说。

    李过忍住笑,问道:“那其他人呢!”

    “都说肚子不饿!”亲军道。

    众人都忍不住笑了,李过也笑了笑,对堵胤锡笑道:“老哥,联军顺利拿下武昌,乃可喜可贺之大胜,大伙儿一起庆祝一下,是好事嘛!何督师等人怎能这般,所以,还得请老哥亲自走一趟了。”

    “行,那老夫就走这一趟!”堵胤锡义不容辞,起身离座。

    可这一等就是半柱香工夫,不少人有些焦躁了,开始忿忿嘀咕起来。

    “贼你妈,这些人背信弃义,行龌龊之举在前,现在还这么摆谱,什么破玩意儿!”

    “是啊,不是俺们顺军,他们怎能进这武昌城!”

    “俺们不计较,他们反倒摆起了臭架子!”

    “对,确实有点给脸不要脸!”

    赵立确实是有些饿了,对众人的咒骂也深以为然;但他更关心的是如今武昌城已拿下,自己再立奇功,该授什么官儿呢,爵位也是该有的,不出意外的话相关文书也加急派送到石首去了。

    还有,成为李过干儿子的事已迫在眉睫……瞧李过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怕是志在必得的。

    当众人等得实在不耐烦,已经有人拍桌子骂娘的时候,堵胤锡终于回来了;只见他耷拉着头,怏怏然走到座位边,环视一番众人,摇头叹气道:“诸位,老夫无能啊,费尽口舌,还是请不动督师等人,那就让老夫代众庆功吧。”

    “行啊,不来正好,俺们还能多吃点呢!”李来亨立刻高兴的应道,抓起面前碗里的一根鸡腿,大啃起来。

    “开吃!”李过也猛一拍桌面,喝道。

    众人如得军令,立马敞开肚皮吃喝起来。

    按李过的意思,此宴也叫二刘一宋的反正接风宴,于是乎众人轮番给三人敬酒劝吃。

    但渐渐,众人却不由自主的交口称赞起赵立来,赵立俨然成为宴席的主角。

    于是乎,他头顶上的光环愈发耀眼夺目了。

    有一种人就是这样,无论起点多低,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光芒万丈。

    穿越而来的赵立无疑具备这一特质。

    只是自古以来,可有如此出色的人物,会做别人干儿子的呢。

    如果一定要说有,五代的李嗣源算一个,李从珂算一个,柴荣也算一个……可他们最后都是当了皇帝的人啊。

    “呼呼呼……哗啦啦……”大堂里酒肉飘香,欢声笑语,而一间偏房里,何腾蛟和几位亲信正呼啦啦的吃着鸡蛋猪肉面。

    瞧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分明就是饿极了嘛。

    “厨子好手艺,这面吃得真是舒坦啊!”最后何腾蛟端起碗,连汤都喝的涓滴不剩后,方惬意的感叹了一句,放下碗,接过亲军递过来的茶。

    “督师能屈能伸,真大丈夫也,令下官好生敬佩!”傅上瑞也放下碗,用袍袖抹了嘴巴子,谄笑着奉承道。

    何腾蛟哈哈一笑,轻轻呷了口茶,放下茶碗,倚老卖老的道:“想当年,老夫屡应进士第不中,蒙熹宗天恩,觅得当今皇上就藩之地南阳县县令一职,这么多年宦海沉浮,经过的险风恶浪多了去。

    想那一年前,某上任湖广总督伊始,就被左良玉挟持于九江,逼老夫陪他东进南京‘清君侧’,老夫誓死不从,趁其不备,愤然投江。

    各位,实不相瞒,老夫当时就抱定了殉国之志!

    只是天不绝我何从云,经过一番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终于让湖南成为大明抗清的中心之地。

    人生的大起大落老夫经历得多了,眼前这点糗事算不得什么!”说着,非常大度的摆了摆手。

    “督师精忠报国,可昭日月!”

    “老师宠辱不惊,看淡得失,令学生受教了!”

    “有督师这等忠臣国柱在,何愁抗清大业不成,何愁我煌煌大明江山不复!”

    众人纷纷奉承拍马。

    何腾蛟轻捋胡须,怡然受之。

    脸皮之厚,当世无双也。

    喝过一遍茶后,众人纷纷起身告辞;何腾蛟独坐而饮,脸上的惬意渐渐消失,老脸开始变得阴沉起来。

    进佟养和的总督府喝茶是不假,只是不在大堂里,而是在这小小的偏房里。

    李过也不是刚刚在城下结阵完毕,而是在大堂里意气风发着呢。

    “这一仗打得忒丢人了!”良久后,他忍不住跺脚痛骂。

    看来,还是有脸的。

    “战利品悉数被李过缴获,又添八千战力不俗的降兵,实力愈发壮大了!”

    “但他的能耐老夫很清楚,若不是老夫垂怜,提供粮草救济他,他在鄂西一隅早就混不下去了;两次攻打荆州,都迟迟打不下来……如今却这般风光,不用说,真正的幕后推手乃是赵立小儿!

    武昌之战,从头到尾自也是此子谋划!此子不仅事事料在人先,于局面混乱之中仍能镇静自若,力挽狂澜,确实是天下少有的奇才啊!

    老夫一生很少服人,但却被此子深深折服。

    李过运气怎生这般好,竟能得此子襄助,莫非真是天不亡李顺么!”想到此节,他突然喟然长叹道。

    “思宗自缢于景山,大明国祚中断,此国仇巨恨老夫一直都牢记着,此仇不报,妄为人也……若得此子,李过如折肱骨臂膀,如丧主心骨,立马被打回原形,老夫将如虎添翼也!”

    一双黄澄澄的老眼珠子滚来滚去,琢磨了好一阵子,便吩咐人准备笔墨砚台,他要亲自动笔给远在福州的朱聿键写报捷请功奏疏了。

    时机已经到了。

    歼灭勒克德浑自是老夫运筹帷幄,诱敌深入的奇谋;攻克荆州,老夫也指点过;拿下武昌……嗯,老夫麾下水师是立了头功的……,至于战利品,也是老夫主动谦让给顺军,以巩固双方盟友关系等等之类的屁话。

    一句话总结,整个荆州---武昌之战的胜利,我何从云居功至伟!

    写着写着,他突然凝笔不动了。

    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至今岳州都还没有攻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