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36:会师

36:会师

    “扑扑扑……”

    “得得得……”

    “咴…咴咴……”

    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二月下旬,长江武昌段东岸四十里许外的旷野上;旭日初升,晨风怡荡,一支约五六万众的明军正浩浩荡荡朝东而行;但见旌旗招展,人头攒动,马嘶蹄踏,声势颇为壮观,就是军容有些不整,队形有些散乱。

    但这并不影响何腾蛟现在的好心情,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宝剑,目光急切遥望武昌方向,同时心里还盘算着拿下武昌后,如何向朝廷上奏请功的事。

    此时此刻,他和当时的堵胤锡一样,都有种过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之感;同时也暗暗庆幸自己实在太英明,没将那份污蔑甩锅奏早早呈上。

    请功奏疏里,自己运筹帷幄,放弃岳州乃是诱敌深入之类的屁话自是少不了的,无论如何也要将自己吹嘘成此番战役最终功德圆满的头号功臣;他学历虽没有堵胤锡那般耀眼,但好歹也是天启元年的举人,这点笔墨活自是难不倒他的。

    但他似乎却忘了,到现在他都还没能拿下岳州。

    人之无耻,乃至于此。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朱聿键派来的监军已被自己成功收买,天高皇帝远,自己想咋写就咋写;以后在湖广地界,自己想咋玩就咋玩。

    至于堵胤锡是否已提前上奏疏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番战役终究大获成功。

    天子一高兴,这点督抚之间的小分歧就不算个事了。

    督抚间精诚团结,协力抗清,才是天子愿意看到的。

    “罗参将!”行了大约十来里,何腾蛟突然大声喊道。

    “末将在!”督标长官罗文宏纵马靠近,拱手听令。

    何腾蛟大气的一戳前方,豪情勃发的喝道:“前面三十里就是一只虎营地了,你带人快马加鞭赶过去,告诉他和堵胤锡,说本督日暮时分将率大军抵达,让他们做好迎接准备!”

    “诺!”

    “哒哒哒……”

    “驾,驾……”

    罗文宏得令,立刻带着几人扬鞭催马而出。

    又行了大约十来里,只见罗参将就带着人匆匆回来了,“禀督师,一只虎和堵胤锡已率领人马于前方十里处相迎!”

    “哦……”何腾蛟顿时一怔,随即有些小得意起来,昨日傍晚派人疾驰至顺军营地通告大军即将到武昌,今日一早一只虎就亲自出营十里相迎,足见本督的崇高威望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是的,短短不到一年,本督就整合湖南各方势力,稳定了局势,神话般拉起近二十万人马。

    试问当今天下,何人有此等魄力和能力。

    瞿式耜不行,丁魁楚不行,郑芝龙也不行,苏观生更是不行。

    何腾蛟越想越得意,浑忘了他如今有机会来武昌,究竟是搭的谁的顺风车?

    无耻的人往往也健忘。

    只见他宝剑往前一指,大声喝道:“将士们,加快步伐,一只虎和堵仲缄正在前方候着本督,没有本督他们拿不下武昌,本督不愿让他们等的心焦,速速加快行军!”

    “诺!”首先是数千近卫督标齐声应道。

    “诺,诺,诺……”紧接着应声传递,中军前军后军依次应诺,声势浩大,响遏行云。

    但有不少标兵在偷笑,看来明事理的人还是不少的。

    罗参将更是脸色哂然。

    “得得得……”

    “扑扑扑……”

    “咴咴…咴咴咴……”

    蹄声杂乱,步声杂沓,战马嘶叫;申时时分,大军拐过一道山坳,先锋官马进忠便望见前方里许外的岔路口,整齐排列着一支约五千左右的人马,数面黄色“顺”字旗,一面“明”字旗迎风招展,数名轻甲缨盔将领和一名红袍乌纱文官并辔立于队伍前方。

    马进忠凝视半晌,一招手,与一名亲军嘀咕了几句。

    那亲军立刻拨马出队,调头朝中军队列驰去,边驰边高喊:“顺军就在前面岔路口,放缓行军,准备会师啦!”

    一路喊着奔到何腾蛟跟前禀告,何腾蛟望了望前方,宝剑又猛的一指,“全军缓行!”喝完,拨马而出,督标立刻跟上,左右文武也拨马出阵。

    何腾蛟奔到马进忠身旁,放眼一望,只见李过等人已率领人马迎上来;虽只有五千人马,但皆是骑兵,只见盔甲霍霍,军威整肃,颇有一番声势。

    何腾蛟迟疑半晌,猛一招手,带着一众文武及督标迎了上去。

    相距百余步,双方纷纷下马,快步迎上。

    “啊,何督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何某今日得见李将军,足慰平生啊!”

    “啊,章大人,傅大人,刘总兵,曹总兵,久仰,久仰!”

    “田将军,高将军,袁将军……幸会,幸会!”

    ………

    在中间人堵胤锡的热情引见下,双方相互拱手,客套寒暄,现场气氛热烈,颇有点后世某山两军会师的那股热情劲头。

    见面完了,高一功和堵胤锡麾下一名副将带领人马前行,两军核心成员居中,明军押后,浩浩荡荡直朝顺军营地而去。

    一路上,双方核心人物相谈甚欢,气氛融洽,其乐融融。

    当夕阳将西边半边天浸染得一片绚烂妖娆时,何腾蛟终于望见了前方那片偌大的顺军营地,只见分布有序,颇见章法,悄悄与身旁章旷对视一眼,心说:“看来顺军早已不是当年的‘流寇’,‘贼兵’成色,日后恐仍是我大明劲敌啊……”

    何腾蛟命大军于顺军营地南侧三里外扎营,自己则携一干文武骨干赴李过为他准备的会师晚宴。

    “啊,‘混十万’老兄,荥阳一会,已十数载未见,没想到今日能与兄携手抗清!来,俺们喝一碗!”

    “‘翻天鹞’老哥,多年未见,风采依旧啊,来,干了!”

    “干了,干了!”

    “‘两只虎’,‘蹿天虎’,‘白马银枪’,三位英雄都在啊,王某敬三位一碗!”

    “王老弟,多年不见,你也混上堂堂总兵了,可喜可贺啊!”

    “哦,郝老弟也在,你现在也混得很好,怎生低头不语,见了我等像是见了外人一般……”

    顺军一些核心人物与马进忠,王进才,郝永忠(郝摇旗)等本就认识或熟知的,相互敬酒,谈笑风生,好不快意。

    与李过堵胤锡并坐于主位的何腾蛟初时还热情满满,渐渐就有点虚以委蛇的意思了。

    他一双眼睛不停打量李过左首下方的赵立。

    现在只要在中军大帐,赵立就坐这个位置,无疑已是座上宾的架势。

    过了一会儿,何腾蛟突然端起酒碗,起身走到赵立跟前,笑眯眯的盯着他道:“赵先生,听说贵部能歼灭勒克德浑乃是你一手谋划,你为抗清大业立下不世奇功,何某甚是钦佩,来,本督亲自敬你一碗酒!”

    堂堂总督大人亲自起身敬酒,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齐齐看着赵立。

    马进忠,王进才,刘承胤,曹志建,张先壁,郝永忠等武将皆惊讶的瞧着,心中好生纳闷;毕竟当日信使向何腾蛟通报战绩时,只有章旷,傅上瑞等几人在场,这干人都还不知道赵立才是幕后谋划者。

    见其如此年轻,自是纷纷感到震惊。

    赵立看着眼前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所谓抗清忠臣,微微一笑,端起酒碗起身道:“能得何督师亲自敬酒,小子荣幸之至,但歼灭勒克德浑乃是毫侯亲自排兵布阵,亲自指挥的,小子不敢贪功!”

    “何督师,小子先干为尽!”待何腾蛟正琢磨着他话中意思,赵立已一扬脖子,咕噜咕噜几口喝光了酒。

    “赵先生豪气,某喜欢!”何腾蛟赞了句,也举碗一干而尽。

    章旷见状,立刻来势了,大声道:“小兄弟,你的面子可真够大,当今天下能让何督师呼为先生的人不多,能当面敬酒者更是少之又少!”

    “就是,足见何督师对你的器重啊!”傅上瑞也立马附和。

    赵立瞟了瞟众人的反应,掩饰住心中的得意,淡淡道:“那小子更是荣幸之至!”

    “那愣着干什么,速速回敬督师一碗酒啊,督师不回坐,就是等着呢!”章旷又叫道。

    “行,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好!”二人又喝了一碗,章傅二人立刻叫好。

    李过眉头微皱,颇为不悦的看了看二人。

    会师晚宴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众人纷纷起身告辞,李过和田见秀站在帐外恭送。

    望着赵立的背影,李过若有所思。

    “毫侯,刘宋二人那边有了最新进展,进来细说。”过了一会儿,双手笼袖的田见秀抽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过轻哦了声,连忙随他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