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花开成长日记 » 2020.3.19关于英语启蒙

2020.3.19关于英语启蒙

    对于给宝宝英语启蒙,首先必须要明白一个概念:外语习得。与这个词相对的是外语学习。

    比如我们那时候初中开始学英语,背单词,apple是苹果,我有一个苹果,ihaveanapple。这种方式就是英语学习,靠的是记忆。

    对于宝宝来说,如果用这种方式学习,短期内可能效果很明显,一个星期会讲好多英语。但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全靠记忆。

    但外语习得就是跟学习母语一样去学外语,比如你拿着一个苹果告诉他thisisanapple。不要给他翻译。通过这种方式学英语,开启的是大脑的语言功能区,以后讲英语的时候,像我们如果想讲一句英语,是要在大脑里出现这个中文,然后翻译成英语,中间有一个翻译的过程,但如果宝宝通过外语习得的方式学到的英语,就是场景直接可以反应出英语,不需要经过翻译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锻炼了语言区,以后学起来会事半功倍。

    接下来说英语启蒙的方式。主要有,亲子互动,英语儿歌,绘本,及适量的电子产品。

    具体的方法,家长根据以上几个方向,结合自己宝宝的特点喜好去进行。

    关于买课,因为每个家长情况不一样,我当时开始英语启蒙的时候,由于没有人带路,毫无头绪,所以摸索了很长时间,中途买了很多很多课,实际上这些课我一个都没有从头到尾学完,但是每一个课确实也都有用,我基本都是学里面的思维模式,和套路,get到了他们的套路,结合自己娃的特点喜好,慢慢形成适合自己娃的启蒙。

    因为是启蒙,不是学校的课程学习,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根据娃的特点来,我从开始启蒙到现在,整个过程,娃很开心,没有任何的反感和压力,但我自己确实很累,经常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些事情。也有一些家长自己制定了一套很详细的方案和计划,然后想让娃照着走,比如每天必须看几个课,如果娃没有完成就生气啥的,完全把启蒙当成了学校课程学习,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就像我之前一岁多给娃玩拼图,因为听说有的娃已经玩很好了,我就有点焦虑,娃玩拼图的时候,速度慢点,我就很着急,觉得怎么这么笨之类的。总之就是以娃的兴趣为原则,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引起娃的反感。

    再讲一下我之前的一些历程,因为当时没有人带路,自己瞎摸索,所以比较慢。

    第一个阶段,摸索初期,刚开始我想的是自己学英语,等自己英语好了,再去教娃,但实际上再来十年八年,自己的水平也不会让自己满意。但有一个事件这样的:当时我买了一个课,自己学英语,然后娃看见我看手机就过来,我就给他调成简单模式,比如出来一个门的图片,然后有个声音说door之类的,然后娃还学了挺多,每次都会特别兴奋的看见门指着给我说door,不分场合,这个时候我开始找到一点启蒙的方向,就偶尔生活中给他讲,比如下楼梯的时候,给他讲,thesearestairs.Let’sgodownthestairs,这些都是花开看那个课的时候,我在旁边学的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但我到这个时候,也没有顿悟,还是迷迷瞪瞪的摸索,

    第二个阶段,入门期,别人推荐我买了一个专门给娃的课,算是正儿八经开始,但刚开始也有点难,因为要自己各种创造场景,那段时间比较疯狂,每天脑子都是想着这儿适不适合教英语,记得有次出去玩,遇见一群鸭子,我拍了视频发朋友圈,有个妈妈说,快赶紧给娃接着这个场景教英语啊,我说,我不会啊,她就给我讲了一堆英语给我参考,还唱了一首歌。我当时特别难受,觉得自己不够用心,不够努力,但现在给我一个场景我基本也可以讲一堆英语给娃听了,这个例子我是想说,在给娃启蒙的时候,家长也在成长,刚开始难免会有点力不从心,哪怕知道了方法,也不一定会得心应手,家长也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期间还买了一个儿歌,现在很多免费儿歌资源,家长根据娃的兴趣可以找。这个儿歌,花开会安安静静看,但没有其他输出表现,但我倒是跟着学了一些,但花开到现在也不唱,可能跟小孩性格有关,有的小孩学歌曲就很快,这更好。这个例子是说明,启蒙初期,娃的输出可能为零,就是家长拼命各种给他输入,娃也没有输出,家长会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会着急,焦虑,担心方法对不对,娃有没有学进去,这是很正常的,输入期基本要半年左右到一年。

    第三个阶段,输出初期,记得当时花开会说ono,我兴奋了好几个星期,有个妈妈更厉害,娃每说一个词,或者家长说了一个词,娃有反应,都要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太激动了,

    第三个阶段,输出阶段,慢慢输出的多了,而且是自发的,比如花开想吃糖,说糖,我不给他,他就说candy,我一开心就给他了,再过了这个阶段,就每天特别想说英语,反而我特别不想说,这个阶段我就只是给他读英语绘本,其他不怎么管了,还有他自己看英语动画片

    再讲一些绘本阅读的,这个内容有点多,我也买了课还没有开始学习,等学会了,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