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火与Q » 环境

环境

    我后来读初中的同学和小林是小学同学,小学时代没和我一个学校,所以我不知道他以前的事,小林读的小学应该是河渡完小,因他们那里的大地名叫“河渡”所以这样叫。我初中的那位同学家在粗石住,所以他们那里的小学叫“粗石完小”。至于他们俩为何会成为同学,我猜想应该是其中一个去到了另一个的学校念书,所以相识了。我长大一点以後,去那两所小学参观过,只比我读的小学小了一点点,其他的都没什么区别,让我选的话,我会选那两所小学,我喜欢那两所小学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它们更乡野一点。我特别喜欢那种乡野风格,那种氛围,我小学时代一直在“市坪完小”就读,这所学校是我们这个“乡”最好的一所小学。

    我们那个地方叫市坪乡,所以小学叫“市坪民族完小”。出了校门就是街市,我们那里分老街和新街两条街,唉,说白了就是老街在左边,新街在右边,中间有房子住人,靠左右手旁都有房屋住人,一条街长达两三千米。新街供车辆出入,而老街少有,住在新街的就麻烦了,车辆出入太频繁,灰尘肆虐,苦不堪言。老街也不咋地,一棵树没有,空气不好,我不喜欢。而学校在左手边,校门口有一块斜坡,如今还是。

    还是我家好。四周都是绿植,我家的院子里还有两棵梨树,一棵李子树和一、两株葡萄树。居中的则是一棵拐枣树。此树为高大乔木,高10-25米,拐枣形态似万字符“卍”,故称其树为万寿果树。

    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诗句。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陆疏》中说:“枸树山木,其状如栌,高大如白杨,枝柯不直,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古语云:“‘枳枸来巢’,言其味甘,故飞鸟慕而巢之”。叶子如楸,实稍细于箸头,两头横拐,紫红色,九月成熟,盖枳棋也”。

    那棵李子树则是属于流星李。

    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是土砖堆砌的房屋,客厅在四五十平方米左右不大不小而温馨,屋内墙壁上贴满了字画,对我的兴趣爱好大有裨益,其中山水画我挺喜欢,还有一些个报纸,记录了历年来的一些事件、奇闻异事,我都很好奇。我从襁褓时期直至幼学一直在那个屋里成长。屋里的正北面,居中有一扇窗户,简单的用纸糊了一下,我时常用手指把窗户捅一个窟窿,现如今想起,那画面依旧清晰如旧,未曾改变,还是那样带有满满的安全感。护着我的幼年,静静伴我成长。无数次在外面惹了祸,总能第一时间回到那里,那里没有人可以欺负我,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我想吃什么老妈总是会给我做,那么的不厌其烦,那么的无可奈何,(没有没有,哈哈哈。)是避风港,也是梦最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