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写给青春的墓志铭 » 第十二章:限定雷阿伦

第十二章:限定雷阿伦

    付佳的月考失利,和与关彤之间的冲突,对他自己来说是天大的事,对知情者来说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整个学校来说,连波澜都谈不上。

    在大多数时间,校领导们只关心升学率,在某些时候,他们会通过一些活动,向外界证明他们同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动会就是这样的产物。

    当林晓告诉大家,下周四将举行为期两天的秋季运动会的时候,整个班级集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状态。

    不过林晓的风格一直比较铁腕,只抓学习,不顾其余。

    所以他并没有就这个学生眼中的“大事”展开长篇大论,只提醒最后一排的同学,在周三晚自习下课之后,把东西搬回家,课桌将被暂时征用。

    “我把项目表交给体委刘一邦,大家对哪个项目感兴趣,直接找他就行了。”说完这些,他就操起冷淡的语气讲起了物理习题。

    学生们的热情好像被一盆水迎面浇过来,但眼神还是炽热的。

    下课之后,本来想去厕所的刘一邦被团团围住。

    “先给我报个3000米,给大家打个样。”文卓率先起哄道。

    “我也要报3000。”

    “你们都报3000,那我也报3000。”

    “你们在这儿玩接龙呢,每个项目限报两人。”刘一邦的语气有些无奈。

    “给我报个铅球和铁饼吧”,这个时候本应在睡觉的“大神”李思涵说道。

    “OK,冠军预订。”刘一邦在报名册上写下了她的名字。

    “你不报名吗?”姚林偏过头问正在读小说的吕依浓。

    “我的运动水平,怎么说呢,如果比100米,我恐怕没有必胜霍金的把握。”

    就在这个时候,嘴里嚼着薯片的马力走过来,“姐们,陪我报个竞走吧,到时候一起丢人。”

    “你懂竞走?”姚林露出疑惑的表情。

    “不懂啊,但我猜别人也不懂,这叫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运动会居然有竞走,真特么邪门。”孙卓在一边吐槽。

    “据说是体育教研组经过开会讨论决定的,说要推陈出新,拥抱一些新项目。所以这次运动会特别新增了竞走、二人三足、撑杆跳、标枪和三人篮球。”刘一邦解释道。

    “教研组英明,正合我意,哇哈哈哈。体委,给我和吕依浓报一个能体现姐妹情深的项目——二人三足。”

    吕依浓笑眯眯地看着热情过头的马力,没有说什么,算是默许。

    “你准备报哪一项?”姚林问在后排转悠的付佳。

    “100米和跳远。我的实力你是知道的,佳哥的腿不是腿,是来势汹汹的洪水。”

    马力低头看了看付佳的小短腿,撇了撇嘴,“那是属于长腿欧巴们的项目,兄嘚。”

    “这你就外行了,在博尔特之前,伟大的短跑运动员都是一米七出头的小个。”付佳显得信心十足。

    “三人篮球给你报上了啊,六哥,孙卓咱们三个一组。”同为球友的刘一邦主动向姚林发出邀请。

    “行,再给我报一个1500。”

    整个报名活动,持续了一上午。上课时不敢放肆的同学们,利用下课的碎片时间,让刘一邦自始至终都没能迈出座位。

    还好他正值年少,膀胱没有发出抗议。

    可同学们的热情是有倾向的,100米这样的热门项目,被抢得头破血流。标枪、撑杆跳这样冷门甚至邪门的项目,却无人问津。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实验性质的新项目,平时没接触过,又没有练习的条件,比到最后,就看谁丢人丢得不够彻底。

    没办法,只好强行摊派,班长王克和生活委员陆瑶成了倒霉的那两个人。理由是“班干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下午的体育课上,之前时不时身体抱恙的体育老师显得精气神十足。

    他叫男生搬来诸如标枪、铁饼等比赛用具,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他一边围观,一边从旁指导。

    同时参加了铅球、铁饼的李思涵,强悍地证明了自己每一粒米都不是白吃的,她的投掷姿势并不标准,更谈不上有什么跟随动作,但铅球和铁饼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出去好远。

    在一旁看戏的文卓心有余悸地对付佳说:“看到了吗,以后对你思涵姐尊敬点,就你这小鸡子身材,她能直接把你从教学楼丢到焚化炉。”

    同样参加了田赛的王克和路遥,却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在练习时,他们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人被强迫生吃苍蝇,满是抗拒。

    在王克有气无力地将标枪丢出去之后,体育老师无可奈何地对他说:“同学,你丢的不是女生写给你的情书,不要怜惜它,让它离你越远越好。”

    路遥在一旁幸灾乐祸。可轮到他之后,他甩出膀子,标枪却像和他异性相吸一样,飞出不到3米就草率地落地了。

    “继续练,不要怕丢脸。现在丢脸次数多了,比赛时也就习惯了。”

    体育老师的这句鼓励,让王克和陆瑶彻底成了不怕烫的死猪。

    吕依浓和马力之间的姐妹情,在练习二人三足时也遭到了考验。

    在一开始把布条绑到腿上时,她们默契地相视一笑,一片岁月静好。可刚迈出第一步,立刻就出现了“分歧”,吕依浓迈的是轴心脚,马力迈的却是外侧脚。

    “默契,默契啊,姐们。”

    “第一步先迈中间啊,这是常识。”

    “你们俩需要有个口号,一二一就行,约定好喊一迈哪只脚,二迈哪只脚。二人三足考的不是能力,而是行为惯性。”体育老师告诉她们。

    两人用这个方法试过几次之后,果然初步达成了默契,于是开始稳中提速。

    姚林、刘一邦、孙卓的三人篮球,相比之下是基础最好的一组。有过半职业经验的刘一邦,此时正分析着团队战术。

    “体育特长生基本都在12、13班,这两个班级我们都没机会赢。12班的石宝鑫据说已经超过两米,能直接扣篮,冠军不出意外就是他们的了。”

    “13班的李胜东身高193,机动性特别强,能从三秒区防到三分线,和他打完比赛之后,你根本不用吃晚饭,因为吃火锅已经饱了。”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如果不和这两个班级分到一组的话,争取前3。”

    “比赛是积分制的,小组赛先得到11分晋级,淘汰赛先得到13分晋级,因此关键是打成功率。”

    “我站禁区要位,能打就往里打,如果对方夹击,我分球,你们有空位就投,不要犹豫。孙卓站罚球线,一来可以中投,二来方便给姚林掩护。姚林尽量站在自己的甜点区,这种快节奏比赛,你的三分球价值很高。”

    明确了基本打法之后,三人马上开始演练,外线走位的姚林,在接到传球之后,连续命中了三个空心三分,站在一边看热闹的秦淮适时地发出了欢呼声。

    “无人防守的情况下,谁都有可能在运气好的时候化身雷阿伦。”姚林自谦道。

    他很想问刘一邦,如果在小组赛就遇到石宝鑫和李胜东,是不是现在就可以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