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孤城求生 » 第二十八章:三斗,人心所向

第二十八章:三斗,人心所向

    “我便是李通,你是何人?”

    凉风吹动男人那并未扎起的发丝,心中的震撼已过,李通昂首挺胸地直视着墨辰,已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墨辰轻轻拱手,笑道:“吾乃徐州玄德公麾下墨辰,墨知衡。”

    李通愣了愣,皱眉再问:“刘备的人…为何来汝南?”

    “你之身后乃玄德公麾下军司马罗井,罗司马原为黄巾之将。今我二人奉玄德公之命,前来收整旧部,刚到新蔡便闻李大帅要攻确山,特来相会。”

    这下算是听明白的李通发出了一声重重地冷哼,“所以,墨将军为了阻我攻山便用计将我引来此地?既如此,废话少说,厮杀便是!”

    一众豪强军听他这话,立即摆开架势,只待一声令下便将拼死奋战!

    见此情形的墨辰沉着地摇头,再次张口道:“大帅误会了,你且看我军之阵列如何?你这七八百人可能战胜此间大军?”

    李通早已权衡过这问题,若能胜他也不会说这么多废话…不过大敌当前,又岂能灭自己威风?

    “能不能胜,战后自知!”

    墨辰再次摇头道:“吾并不想徒增伤亡,想必大帅也是如此吧?否则也不会对确山围而不攻。”

    墨辰这话明显是有意说和,李通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夜风仍然,李通看了看身旁飘扬的大旗,感受着一个个紧张呼吸的将士们,突然怕了。

    他怕今夜后再也看不到这些面孔,怕再也无法同他们共举杯,齐欢乐……

    “你待如何?”他的问话让一个个朗陵儿郎有些错愕,也让墨辰悄然间松了口气。

    墨辰上前几步,在一千多人的注视下拱手而礼道:“我等皆是大汉国之武人,当以兵事定胜负,我们不起杀戮,且以三事为赛,斗勇,斗阵,斗人心如何?”

    斗智斗勇斗兵法?李通疑惑的皱眉,再问道:“怎么个斗法?”

    “一者斗勇,双方各出三名战将,三局两胜,赢者即为胜利!二者斗阵,双方各出百人为阵,持木棍对敌,三炷香后,站立居多者即为胜利!三者都人心,找来不知情百姓九人,双方各自给出条件,看这九人愿意跟随哪方,人多者即为胜利。”

    墨辰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大营,李通这边的将士们面面相觑,都有些摸不透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斗这些是为什么。

    “你赢如何?你输如何?”李通还是冷静的,他并不怕比什么,只是他想搞清楚墨辰为何表现的这般自信。

    “若我军侥幸得胜,便请李帅与我军为盟,共同在这汝南立足!若我军输了,在下亲往确山,无论如何都劝吴帅撤出确山。”

    清月洒下光辉,照亮了笑起来的年轻男子,他这清朗地声音钻入每个人的耳中,让众人那仅存地杀意不知觉间缓缓而散。

    “好!我便给玄德公一个面子,何时斗赛?”话已至此,战意也无,李通不再犹豫,干脆从盾兵后走出,直面墨辰而问。

    “明日斗人心,后日斗兵法,再后斗勇,如何?”墨辰轻笑着反问出声。

    仅隔一夜便斗人心无疑是将优势拱手让于了己方…他为何胸有成竹?李通沉吟而思,直到有人呼喊着“火大了,赶紧灭”时他才回神,略显尴尬的点头应下。

    “开阵!”墨辰猛然挥手,一众将士整齐而动,几息之间便让开了一条大道。

    临阵放敌却依旧令行而遵,这支部曲,真强军也!李通踏着步伐走在所有人前方,也最大程度地感受到了来自于两边那股沉重地压力。

    夫兵者,气吞山河,意如钢铁!此人能将部曲统御到如此程度,不可小觑啊…李通深深地望了眼轻笑着的墨辰,随即面沉如水的领大军潜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墨辰做这个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与其他几人打过了招呼,只委屈了许褚,摩拳擦掌了几个时辰,却连刀都没动一下。

    为了安抚他,墨辰只好答应他斗勇时让他第一个出战!

    夜终归于平静,呼啸地寒风吹动时光,将那夺目的晨曦引来,照拂着整片大地。

    辰时刚到,两军中人便来到了约定之处…这是确山东边不远的一个小村子。在简单的和村里主事的老人打过招呼后,老人家东跑西跑总算凑齐了九个胆子大的村民。

    “二位大人,人到齐了,您看?”老人家小心翼翼地问话,等墨辰笑着安抚几句后,老人家这才放心的躲到了一旁。

    看他主动出头,李通也不想落于人后,便上前道:“诸位莫怕,此番我二人来,是想请诸位评个高低!稍后我二人会把一些条件讲给诸位听,诸位可凭心意选择要什么,就是如此,明白否?”

    几人急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开玩笑…那两队甲胄齐整刀枪林立的军爷可不是来过家家的,谁敢说不明白?

    看这些人识相,李通得意地退到阵列中,斜眼看向墨辰道:“墨将军远来是客,先请吧!”

    墨辰拱手道:“无妨,客随主便,还是李帅先请!”

    “哼,那某便不与你客气了,张虎,去将我们的好处说与村民们听!”

    一个头目领命而去,他带了两名士卒,那两人手机提了两个袋子,看那沉甸甸的模样,大约是粮食或财物。

    张虎手舞足蹈的说了一阵,最后还拍着胸脯保证了什么,等村民们欣喜地点头后,他才大摇大摆地走了回来。

    看他笑的模样李通便知事情有了底,当下一身轻松的坐在了一个石凳上,而后看向好像并没有准备什么东西的墨辰等人,眼神中充满了戏谑之意。

    墨辰轻笑一下,带着一名士卒走向了几位村民,等到众人身前时他拱手而礼,随即温和地笑道:“诸位乡亲想必也知道我们为何来此了,在下想问问,乡亲们可有种地?”

    一年长些的汉子回礼道:“那是自然,这位军爷,兵荒马乱的,不种点粮食,活不了啊。”

    身旁其他人纷纷点头,也表示都有种植。

    “如今冬季才过,若某没打听错的话,此方圆仅昨日下了些小雨,可否如此?”

    还是那个年长些的汉子回答了他,“大人所言不假,冬里连雪都未曾见几回,眼看就要春耕了,这降雨量,怕又是干旱之年呀。”

    墨辰转身从跟着的亲卫手上拿过其手中的小袋子,边打开边伸到众人眼前,随即描述道:“此乃吾从徐州山地带来的种子,名为玉米,此物耐旱且适合山地种植,可蒸煮而食,可研磨成粉末而存,必要时做成饼可方便携带,种植之法我会命人教习于诸位。”

    “军…军爷!此话当真?!”

    “吾既然说了,自然当真。除此之外,若有愿随我军者,可移居新蔡县而去!一则,新蔡县有近千大军,可保诸位人身安全;二则,新蔡县附近荒地甚多,正缺人种植,吾可将荒地按每户人口分配给诸位,同时减免诸位一年之赋税。”

    村民们顿时喜极而泣,纷纷向他作揖而拜!要不是他伸手拉住,有人甚至要跪到地上磕头了。

    后方的李通见情况有些不对劲儿,急忙带人走了过来。

    “诸位,可有计较了?”他面色有些难看的开口,因为他隐约觉得这些村民…似乎被这家伙给说动了。

    年长的男人谨慎的看了看李通,有些欲言又止,他怕自己说了会得罪人。

    墨辰露出如沐春风般的笑容,轻声道:“乡亲们可以选择了,我们来时便约定无论乡亲们选了哪方,另一方都不会因怨而动!对吧,李帅?”

    李通哼哼着点头,强行挤出一抹笑容道:“乡亲们,来选吧!只要跟我李通,方才那人说的好处全都是你们的!”

    他这再次拉票的行为其实是有些不合规矩的,但墨辰并没有介意,只是笑盈盈地看着众人。

    最后还是那位有些年长的汉子第一个上前。他对着李通小心的行了个礼,随后快步跑到了墨辰这一边,小声道:“俺选这位大人…”

    李通眼睛都瞪直了,他又看向上前来的第二个人,但第二个人也做了同样的行为。

    紧接着就是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第九个,大家不约而同地对他表达了谢意,但最后都选择了墨辰那边。

    备受打击的李通脸色凄然,他扭头看着向众人表示感谢的墨辰,想破脑袋都没想明白他究竟是用什么承诺战胜了他给到每个人的一斗米,一贯钱,以及大军庇护的好处呢?

    虽说李通这边输的尽皆咬牙切齿,但还算遵守道义的李通并未因此气愤的做什么,他站在原地,一直等到墨辰送走几位村民后才叫住他道:“墨将军,你与他们说了什么?”

    墨辰早就猜到他会忍不住问自己,“也没什么特别,吾只是给了他们一袋种子,答应教给他们种植之法,另外便是让他们去新蔡,给他们分发土地来种植,且免除一年的赋税。”

    “是因为土地和一年的赋税?!这群人咋想的?现成的米不要,能拿来买米的钱不要,本帅庇护此地的承诺不要,非要累死累活去新蔡种地?!”李通心态有些崩溃,他实在没想到墨辰那些还看不见的东西居然会让百姓们甘愿舍弃他的真金白银也要跨越百里而随。

    墨辰负手走出两步后突然停下,他侧头看着仍然难以置信地李通,叹息道:“世间最难便是百姓,如今国势混乱,兴亡皆为百姓之苦!李帅给他们钱粮,却没想这些钱粮过后,他们该如何呢?李帅虽答应庇护,但你也不会天天让人守着这里。”

    听完他的话,李通皱眉而思,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有些回答不了这段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粮食只能解一时之忧,教他们如何种粮食才能让他们在哪儿都不至于饿死。我大汉国四百多年历程,到了今天却是千疮百孔!这等世道,百姓们要的其实很简单,一个家,一块地,一碗饭,仅此而已。”

    等说完这些,墨辰转身朝他拱手作揖,正色道:“李帅,明日再见!”

    几粒小米从袋子中被吹起,撞在了李通那有些僵硬的面容之上,他望着年轻人那远去的背影,嘴唇轻轻挪动,呢喃着方才年轻人口中那九个字。

    “一个家,一块地,一碗饭……”

    这…便是人心所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