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刹不住的列车 » 第二十四章 急转直下

第二十四章 急转直下

    克全信心满满,因为父亲记得他的咖啡,能听懂他的话安心地睡下,也能感应到他的祈语,不再神经兮兮循环往复神神叨叨。

    这天的午后阳光明媚,克全在父母家附近的咖啡店,买了一杯低因双倍牛奶的咖啡。一路捧着这杯热乎乎、奶香四溢的咖啡,一路喜形于色地走进父母的住宅,不知道父亲午睡没午睡,轻手轻脚上了二楼,缓步地走进了父母的老房子,午后阳光婉若冬日柔情的暖阳,温暖如春。透过窗户洒向屋内,满屋一片暖洋洋的景象。给整个小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晖,让它成为了一间温暖的避风港。

    父亲面对暖阳,安静地坐在那张熟悉的老沙发上,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中。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平和与满足,他的内心静静地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聚起一线光变得深邃而神秘,他气定神闲地等待着什么。当克全悄悄地推开门,引起门扉的轻微摩擦声,父亲立刻察觉到了他的到来。他抬起头蓦然回首,随即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是你吗,克全?我以为是你妈的声音,你妈来过吗?”

    “是我进门的声音,以为您在睡午觉,怕吵醒您。”克全回答,他的声音温柔而低沉,不想打破这份宁静。他端着咖啡来到父亲身边,将那杯热乎乎的咖啡递到父亲的手上。他希望这杯咖啡的香气,能够让父亲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让我们一起碰杯吧!”克全拿起另外一杯微笑着提议。

    父亲举起杯子,象征性的碰了一下,然后咕嘟喝了一大口咖啡,脸上和颜悦色露出了满足的表情,“这是营养汤啊!又浓又香,非常好喝!”

    “这是咖啡,”克全笑着纠正道,他的眼神中满是得意。自从母亲离世,很少得到父亲的表扬。近段时间听到父亲表扬,怨气一下灰飞烟灭。

    “哦,这咖啡的味道真是独特,咖啡不苦奶香十足,我从未喝过这么好喝的咖啡!”父亲感慨道。

    “爸,您是品尝师,被您说对了,这是特制的咖啡,我少加了一些咖啡,多加了一些奶。”克全欣愉地解释道。

    看着父亲心满意足的样子,克全不失时机地提议道:“傍晚时分,您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去那家新开的北方饺子馆吃一顿吧?他们的饺子特别好吃!有老家的味道。”

    “吃什么?”父亲没听明白地问。

    “饺子!老家的饺子,就在街角那家新开的北方饺子馆。”克全再次说明。克全想乘父亲高兴时提出,正因为有这个冬日暖阳的午后,有这份宁静、有这份温暖、有这份爱意而让父亲称心如意。

    父亲却没有马上答应,陷入了沉思,沉默了……

    窗外的金色阳光沐浴了父亲,洗涤了父亲心灵,唤起了父亲过往的岁月,似乎被淹没在无尽的回忆。他轻启唇齿,声音些许惆怅些许茫然,念念细语穿越了时光的尘埃,回到了那段艰苦却充满爱的日子。“记得那时,我和你母亲初到上海,生活艰辛每天接受新的挑战,每天用面糊加面疙瘩加老菜皮糊口。有时候是烂糊面条,那时不够吃,总是加点水,再热一热,让那烂胡面条再涨一涨,让肚子多一点稀流流的糊面也好。”

    父亲看似自说自话,其实不然,他知道身边有克全,有倾听者,心有所思夜有所梦,还不如讲出来,晚上少一些梦改善一下睡眠。他继续道:“你母亲那时骨瘦如柴,不管好吃歹吃,总先让你们小不点小吃饱,然后自己吃些残羹剩饭,经常忍饥挨饿,操持一大家子的家务活,每一个小不点都不让他们挨冻受饿。”

    说到这里,被太阳布满红光的脸,转为布满老泪纵横的脸。父亲的声音越来越颤抖,泪水渐渐充盈了双眼。那些和母亲共同度过的苦难岁月,犹如挥之不去的阴影,若隐若现在父亲的脑海里,深深印入他的心中。每一次回忆都像是一颗灼热的沙粒,让他心痛不已。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转过身双手合十,对着橱柜上母亲遗像点起香,跪下磕起头来。每一次磕头都是对过去的敬仰,对母亲的深深地愧疚与深深思念。

    磕完头后,父亲情绪平复了许多,开始讲述他的过往。那些年,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有从炮声隆隆战火纷飞中闯过,只有在轰轰烈烈不甘后人中跨过,只有在岁月峥嵘良莠不齐中听过,只有在岁月静好平澹无奇中度过。

    母亲最后留下“你们要好好的。”父亲曾说过好好活着就好。生活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简单单的生活感悟。

    父亲人生旅途里,有过兵荒马乱的年代,他随大军进军上海,尽管没有扛枪上阵,但为前线拉过一车车的物资,一车车的军火送往前线,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他深知不为其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父亲人生旅途里,有过如火如荼的建设年代与参差错落的变革年代,他始终保持着对社会进步的热情,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宁负自己不负他人,甚至被他人欺负自己受委屈也不吭声。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分和良知,深信善良与真诚才是人生的真谛。

    父亲人生旅途后期,迟来的改革开放浪潮涌起,他抓住机遇,虽然没有发过大财,只是发过一点小财。但他始终保持着知足的心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他知道,金钱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内心的满足和心态安妥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父亲的口头禅是:“本分者才顺当、知足者才常乐、心平者才长寿。”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是他一生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他希望我们也能安分守己的规行矩步的基本原则,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阳光照得父亲脸上皱纹条条清晰,父亲娓娓道来的人生路条条豁亮。父亲的讲述,显然是一个充满坚韧紧迫又温情的时代画卷,感受到了那一代人无畏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

    听了父亲款款而谈,不禁让克全想到母亲曾说过,父亲的形象在她眼里总是那么高大。他曾是一个辛勤工作的人,白天努力劳动,夜晚回家后也从未停止忙碌。他花费了漫长的七八个月时间,在高楼下面的角落,亲手建起了三间小平屋,那是我们一大家子曾经的卧室。除此之外,还有一间简陋的厨房和一间简陋的卫生间,而克全长到记事那天,最喜欢的便是那个小花园。

    那个小花园是父亲的骄傲,也是一大家子的乐园。园中有两棵葡萄,两棵无花果树,还有一棵桑叶树。这些果树都是父亲亲手种下,他亲手细心照料,从幼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克全成人工作以后,淡淡而去的那些年,已记不清是否尝过那些青涩的果实,因为每每它们还未成熟,就被周围的小伙伴们摘去。桑叶繁茂时,更是喜欢养蚕的小伙伴开心乐园,经常爬树采桑叶,喂养他们的蚕宝宝。

    夏日里,总有一群小伙伴来到小花园中,开小小学习班,一起围在小方桌,坐在小凳子上学习。作业完成后,小伙伴们便一起玩耍,跳绳、打玻璃球、刮纸牌、挖蚯蚓、观看鱼缸里的鱼,大一点的孩子则围在一起斗蟋蟀。而父母见后从未对小伙伴发过脾气,他们总是那么和蔼可亲。

    如今那些记忆已经远去,那些儿时的伙伴偶然遇见我,总会提起那些旧事,唤醒克全深藏的记忆。他们怀念那个小花园、那个大鱼缸、那几棵果树,尤其是那棵高大的桑叶树。它滋养了无数的蚕宝宝,也承载了当年小伙伴们无数美好的回忆。

    每每谈及父母,长大的小伙伴们总会勾起他们的回忆,总是满怀感激。总记得父母的慈祥、和善、豁达和大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伙伴们健康成长,深仁厚泽爱的种子播撒在小伙伴们的心中。

    至于其他的童年记忆,克全已渐渐淡忘。但刻骨铭心的一件是,那个夏天,学习游泳时游到了泳池中央,不慎呛水。那一刻的我命悬一线,几乎无力挣扎要沉下去。父亲迅速游到跟前,用他那粗壮的胳膊一把将我拽起,举到头顶猛蹬几下,用力甩到了池边。那瞬间的惊险与危机,父亲的英勇与果断,瞬间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今回想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仍然心有余悸,无法忘怀肃然生敬。

    对于那口大鱼缸的遗憾,经小伙伴提起克全才记忆犹新。后来搬家时候,因为疏忽那大鱼缸不见了。那鱼缸有一米直径,两面都有老虎头的图案,青瓷制成。从父亲长久的遗憾中,克全猜想那鱼缸肯定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价值,并承载了父亲的深厚情感或记忆,才会让他如此念念不忘。

    眼前窝在沙发里的父亲,曾是家中的顶梁柱,高大而坚实,像一棵参天大树,为全家遮风挡雨,给予全家坚实的依靠。他的胸怀宽广,如同巍峨的山峦,支撑着全家内心的世界,让全家在风雨飘摇中始终坚定不移。然而,岁月不饶人,如今这根顶梁柱似乎开始弯曲,生活的重压已让他的背脊不再挺拔。这棵曾经为全家遮荫的大树,叶子也开始凋零,预示着生命的秋天已经悄然而至。那座巍峨的山峦,也似乎在岁月的侵蚀下开始零落,不再如昔日那般坚定不移。

    进入冬季的夜晚来得早了一些。克全的太太带着她天生丽质的女儿和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外孙女来到了父母家,后面还跟来了贝贝,出现在父亲的视线里。

    父亲看到她们的到来,老泪纵横立刻破涕为笑。顿时驱散了刚才笼罩在他脸上的阴郁。女儿抢先开口:“爷爷,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来请你吃顿饭。”父亲听到这话,开雾睹天似的:“好啊!今天确实是个好天气。你们请我吃顿饭,真是太好了。”

    当即在克全和他太太的扶持下,一起下了楼,让父亲坐上了轮椅。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轮椅,曾经的他高大威猛,如今却需要借助轮椅才能行动。

    贝贝却趴在父母家里地板上,赖着不愿出门。王玉知道它想留在爷爷奶奶的家里,便把门锁上,任由它在里面守候。她自言自语地说:“贝贝在想奶奶了。”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她想起奶奶在世时对她的疼爱和关怀,还经常称赞没见过这么乖的哈士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贝贝也心有灵感。

    克全和父亲对饮了一小杯酒。父亲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或许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睡眠不佳、食欲不振,今天他的精神好像今天的天气一样明媚,让他有了些许食欲,吃得比以前多了一些,但话语却不多。他藏在心里的许多话,好像刚刚和克全倾述完了,此刻的他,其他人和他搭话,他只是点点头表示在听,不愿发表什么意见。

    能吃就是好转的开始,如果能睡就会更好。克全看着父亲细嚼慢咽,心里暗暗想着。

    远房亲戚悄悄地在克全耳边说父亲晚上咳嗽得很厉害,只能半躺式入睡一会儿,完全平躺下来就会有些喘不过气来。尽管按时吃了咳嗽药,但病情并未有所改善。

    克全听到这些话,心中不禁一沉。他想起以前听说过,老年人得病后恢复较慢是常有的事。但如果父亲无法躺下安睡,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克全不敢怠慢,第二天推着父亲的轮椅,带父亲去医院做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严肃地告诉他,父亲的肺部有炎症和积液。医生为他配了一些消炎药物,并叮嘱说:“如果三天后病情仍未好转,请直接前往急诊部,那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回家的路上,父亲突然问这医院是不是母亲住过的医院。克全心里咯噔一下,他努力保持镇定,告诉父亲不用担心,这只是例行检查,不是住院治疗。但心里却忍不住担心,难道父亲真的要像母亲一样,住进医院吗?

    三天过去了,父亲的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加重了。他的咳嗽越来越频繁,气喘吁吁双眼布满血丝,整天没精打采体力严重透支。看着父亲日益消瘦的样子,克全知道父亲的精力体力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不能再拖延时间!不能等到顶梁柱轰然倒塌,不能等到生命之光陡然熄灭,不能等到来不及治疗而后悔终生!

    母亲曾料到,自己先走一步,父亲的身体可能支持不了多久,一落千丈一蹶不振,把一些后事及墓地墓碑的事对克全交代了一番。果然不出母亲所料,母亲走了没多久后,父亲的神志便开始变得模模糊糊,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现在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用最大的努力来挽留人生最后一段里程。变老的时间不会停止,变老的速度尽可能减缓。

    在友人的热心帮助下,父亲最终选择住进一家坐落在近郊的大医院。经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检查,医生发现胸腔积液的情况严重,已经对心脏形成了压迫,导致呼吸困难和心跳加速。

    为了迅速缓解父亲的痛苦,医生决定立即进行手术,抽出肺部积液,以减轻心脏所承受的压力。这个决定对于整个治疗过程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到父亲的身体健康,也关乎到拖延一天就对生命危险增加一天。

    但父亲抗拒用药过多,更加抗拒手术。医院的医生制定了一个愼密方案,一边医生与父亲交谈,转移父亲的视线,另一边医生在父亲背部进行无痛穿刺,抽出肺部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