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3章顶天立地

第3章顶天立地

    预通知的高规格接待,是县政府招商的重要客人,党政办前天已发给炳宣,和往常一样,炳宣带上文化战小申准时吃过早餐,出发到金沙红军长征小道口等待客人。

    近期,单位团体接待、领导和富商络绎不绝,炳宣有时一天走三四趟红军长征小道,宣传讲解祁禄镇的长征文化,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等。今天也不例外。

    一会,潇镇长也到了。

    一辆大G停在小道路口,一行五人下车前来,按时间炳宣知道是要等的客人,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因为有短信通知,又刚刚和带队钟主任通了电话,炳宣询问了对方车号,确认这是来考察线路的外地老板一一方总一行。

    钟副主任上前向潇镇长问好。并转身作介绍。

    :这位是红盛公司方总,这位是方副总,这位是关经理,这位是丁规划。

    接着又转身介绍。

    :这位是潇镇长,这位是镇里分管旅游的刘委员。

    :您好!方总!欢迎你们一行来祁禄镇考察投资。

    潇镇长首先致欢迎词。

    :您好!潇镇长,刘委员,让你们久等了。

    双方一一握手到意,互相问好。

    :方总,等下我有个会,刘委员带你走走,他也了解,刘委员,要陪我方总一行,看你的了。

    潇镇长说。

    :好的。镇长你去忙吧。

    方总说。

    炳宣领命令,一面按排手下引司机到另一边接我们,一面把考察组礼让到登贤1934导游图前,指着红五角星介绍现在大家所站的位置,沿着线路详细介绍了19.34公里25处景点,以及祁禄镇镇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有全赣南22万亩最大的林场,河流两条,水量充沛……

    然后示意大家从路口进,带头在前面引路。

    :这是其中一条,是从赣县流到于都的一条河流,叫金沙河,相传这一带沙子含金量好高,历届政府都十分看好这块地,解放前设有采金局。老百姓也不能用这里的沙子盖房子,浪费资源。

    :哦,有意思。

    方总点点头说。

    :所以,古人就用金沙来命村名,让后人记住这特别之处。

    上到桥头,5板木板桥交递连在一起,看了让人想问。

    :刘委员,这桥板为什么两两交递相靠?

    方副总问。

    :这个呀,是因为,一是古代人没有机械设备,搬动大树不易,用小树做梁,自然要多靠点才扎实。二是方便让行,有位置。三是传说的夫妻桥都这样,喻意比翼双飞嘛!

    :刘委员懂得真多。女设计师丁彐说。

    :丁彐,民间有高人吧!

    :还有,这五板桥也有讲究。长征途中有小的金沙河,大的金沙江,都是一样要巧渡的。因为,木板桥和铁索桥都有共振的问题,走在上面,每人的步幅和节奏都要不一样,才能不致于掉下桥,古人多搭一点也有这个原因。炳宣继续口若悬河。

    一行人边听边走,丁彐是在前拉后打气的情况下走过去的。九五后是打着灯笼也看不到这种桥,更别说走的。

    :再走长征路,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方副总看到一面鲜艳的五旗形雕塑立在桥头,饶有兴趣地读着上面金色的大字。

    :从这里开始进山了,全长19.34公里。

    :19.34公里有什么讲究吗?

    :有,一层意思是这条小道,从这里开始,到共大林场,里程是19.34公里;另一层意思是要记住长征出发的年份是1934年。

    :哦,有意思。

    方总又说。

    密实的古驿道平整安详地呈现在客人面前,路旁的树枝,弯下腰,挥着手,向尊贵的来宾问好,示意。刚才还热辣辣的太阳,被高大的树木顶起盆大的花伞遮住,霎时凉爽起来。

    真舒坦,每个毛孔都在述说着空气清新,调皮的负氧离子,充满了山谷田间。

    :对,就是这感觉,好久没享受这种爽心了。

    方总不由自主冒出一句。

    :方总,这地方不错吗,这几十万亩大山里,不但有世界著名的红军长征小道,还有很多奇珍异宝,我边走边给大家讲解。

    于是,炳宣开启了宣传模式,从长征时期中革军委,第三、五军队从这里秘密行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讲到长征中赣南的乌石头(钨砂)与广东大军阀陈济棠的秘密交易,换得大量枪支弹药、布匹、盐和银元,以及陈济棠为什么命令手下让出中央大道,朝天开枪的原因,等等。特别讲了,中央红军长征渡过于都河出发后,摆好队形:左前锋是第一军团长林彪,右前锋第三军团长彭德怀,左后卫第九军团长……,右后卫第八军团长……

    如数家珍,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述说得十分详细,活脱脱一个专业讲解员。

    :刘委员,真厉害,懂得真多。

    丁彐忍不住插话了。

    :这也是被逼无耐,来团多了,问话多了,倒逼做了功课。

    大家都笑了!

    :研学团队多吗?

    方总问。

    :太多了,我每天电话不断,都是来约定研学时间和要安排讲解员的。培训都来不赢。又没地方容纳同一天上10个团五六百人的吃住问题。有天来了1600人,走完小道后,只好先吃干粮充饥到县城去吃饭和住宿。

    :哦,这个有意思。

    方总第三次说这话。

    考察团一行走了4公里多的古驿道,中途还看到宋朝的两座石桥,草地,思源井等,方总都兴致很高。问了很多话。得到满意的答复。到了一个巨型大石前停住了。

    :……据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走后认为,这是长征途中保留最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当时即兴题字:红军长征小道。

    看完介绍,又仔细看了有力的红色石刻。

    :这个,有意思。

    炳宣也高度认同。并领大家往前走。

    转过一个急弯,来到了一幢画了红军长征小道壁画的房前,摆了很多方形木箱。

    :这是做什么用?

    几只蜜蜂正好从小洞探出好奇的头。

    :养蜜蜂的,本地特产。因有10万亩阔叶林,每年产量很大,造成滞销。刚才走过的木子林也是,本地种得多,产量大,这种东方橄榄油一一低产野生茶油,也价格低廉。

    :这个有意思。

    方总一路上说了五遍有意思,炳宣都听清楚了。

    接着的大家心情舒畅来到了登贤桥,都停住,又是什么吸引了方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