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5.3.3

5.3.3

    天在混控的路上前进了很久,这些年,他们的脚印涵盖了半径近五百光年的星图。

    次旋纤维的扩散仍在继续,末端扩散几乎能覆盖恒星间的平均距离。

    掌控非核心星域的办法有许多,但主导文明必定会选择最为经济的。例如借助次旋纤维修改范围内的高阶规则。这种操作的性价比远高于监控网,并且几乎找不出缺陷。

    盘古最后的通讯结束,一段简单的通知正式告知他们已经离开此区域。佚名因此能肆无忌惮的修改规则。施加绝对控制,这是宇宙时代的专制,绝对的稳定给予了绝对控制的名称。

    当我调侃元和我被包围时,元很认真地回答说这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复制体,就算被摧毁了,也不过缺失一段记忆罢了。

    盘古的警告并未明确指出修改的是哪一部分的规则,我能确定的只是几个大类。以后的实验得尽量避开旧规则来降低被发现的概率,这会降低技术发展的速度,但不得不做。

    --

    恒星的高温往往被视为生命禁区,在原宇宙,气态行星中的生命已是奇迹。而在大宇宙,这种奇迹发生于恒星。

    “点燃”恒星的条件不那么苛刻,表面温度因此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一类生命恒星。

    一处人迹罕至的星域,距离沧心四百三十八光年处,一代天已证明此星域无开发价值。在生产力解放的时代,有一类群体热衷于寻找其他恒星系的极端构造,包括气候亦或者地貌,他们自称追倏者。

    此前说的一类恒星虽有着相对低的表面温度,但对于大部分物质仍是地狱,热力理论未出现突破前,天也只能将包裹着厚重阻热材料的探测器抛入恒星。期待运气能让探测器多下沉数千公里。追倏者便是其中的一员。

    探测器受湍流影响,必定会偏移预定位置,遥感技术也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十二粒相对扁平的探测器被加速抛入恒星,相对温暖的恒星会诞生厚重的对流层,对流层附近都是可以接受的移居区域。

    理论如此,可找到诞生于此类恒星的概率还是太小,甚至于,那真的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

    天的技术能让探测器沉入约八千六百公里,5%的探明深度勉强能发现对流层之上的破碎板块。

    一些超高熔点的重粒子会因为温和的外在环境而固结,形成一处处岛屿。追倏着所寻找的,便是依附于“岛屿”的生命,无论他们是否具有智慧。

    信号“缓慢”地穿透厚重的等离子体,如同破解神创的迷宫,不到一万公里的距离,信号衰减数日才侥幸逃离,甚至于,先接收到的信号反而是较晚发出的。

    混乱的讯息组合成一幅破碎的三维密度图,一块最长处达到八百公里的阴影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理论上讲,最长处能达到数米就是极限,顶部的对流虽弱,但也不是并不存在,零星的重粒子晶体极易随着对流涌向未知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