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微尘持道 » 第五十一章 地崩山摧壮士死

第五十一章 地崩山摧壮士死

    暮色深沉,山雨欲来风满楼。

    戎衣似铁,黑云压城城欲摧。

    狂风卷地而来,远处隐隐约约的群山好似无数潜伏着爪牙的凶兽一般,但有山风吹过,那爪牙便随风舞动,发出阵阵呼啸。

    层层黑云涌动,铺天盖地,间有雷鸣电闪,银芒乍现,空中不见一只飞鸟,也被这漫天的肃杀之气惊得不知飞到何处去了。

    近处,护城河已被填平,遍地是来不及收捡的残破兵器、大纛旗幡,还有数不清身着各色衣服的尸体,烟尘飘散,间有未灭的火光,映照着城墙上和斑斑血迹。

    此处乃是嘉州,云定府。

    南城楼上,文逍甲胄在身,兜鍪罩脸,面色冷然的望向乌云低垂的天空,道:

    “今日这柯蛮不会再攻城了吧?”

    身后一名须发皆白的黑甲将军躬身施了一礼,道:

    “蛮人不耐久战,喜野战而少有攻城,此番连续攻城数日,已是颇为意外之事了。王爷,您已三日未曾合眼,趁蛮人退散,快快回府歇息,城楼有我等留守便可。”

    透过兜鍪看去,隐隐见得文逍脸色憔悴,眼窝深陷。

    不过,文逍听得这老将军此言,却是摆了摆手,道:

    “这两年时断时续的打下来,柯蛮已非昔日那般一味蛮干了。单只从这几日的战事看来,传言有高人隐于暗中谋算之语便不是虚言,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

    黑甲老将拱手应了声是,思忖片刻,道:

    “眼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柯蛮营帐简陋,想来定不能持久安于城下,殿下,我等可要派出斥候前去探查一二?”

    文逍将身躯微微斜靠在城墙垛口,一脸满足的说道:

    “诚如严将军所言,大战方歇,且在这墙头歇息片刻也是好的。严将军,三刻钟前战事初定之时,城中精锐斥候小队便已暗中缒绳出城了,想必眼下已潜伏在蛮人营外林中,以待时机。”

    那一身黑甲的白发老将看了看眼前的小王爷,心中暗自称道不已,世人常道京中多纨绔,前两年这嘉王爷甫至云定,一应属下皆以为来了一位难伺候的主。

    不想两年战事下来,这少年王爷非但没有扰乱军中安排,反而时时鼓舞将士,大战之时却又谨守本分,既不胡乱插手指挥,也未不知天高地厚,身先士卒去冲阵攻杀,倒是让城中将士渐渐放下心来。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这看似少不更事、略显轻佻的小王爷,竟于政事上也颇有一番见解,陟罚臧否甚有条理,王府中敷衍了事的书吏门人尽遭打发了出去,这两年战事之所以打得还算顺手,嘉王府上下臣僚亦颇有一番功劳。

    念及此处,严将军猛的回过神来,道:

    “王爷料敌先机,希伯佩服之致。适才柯蛮退兵之际,我等欲出城追击,殿下却令大伙歇息,敢问殿下,是否已有破敌之策?”

    文逍轻轻一笑,并未直言回答,反倒问了这白发将军一句,道:

    “严老将军,战事顺利,非是本王之功,全仗上下齐心用命,方得挺过蛮人强攻。先前,本王着令养精蓄锐的那一营人马,如今情况如何了?”

    这白发老将闻言一怔,不想嘉王关心起这件事来。

    此战之前,文逍首次力排众议,坚持要求城中一营精锐不得出战,任城墙上战事如何激烈,其等也只能于营中勤加操练,不得出营一步。

    军中将士俱是不解,但文逍并未解释缘由,众人迷惑不解,只当这小王爷清醒多时,见得此番柯蛮人多势众,终于要任性一回,留得一营精锐,以备战局有变之时逃亡所用了。

    此刻骤闻问话,严将军不由微觉意外,暗道这嘉王爷莫非是想逃了,心念转动之间,白发老将沉声应道:

    “回王爷,八百精锐早已按捺不住了,我等在城上拼死搏杀,连日下来伤亡惨重,而他们整日在营中好吃好喝。若非我等皆在此处与将士们一起奋战,只怕军中已然哗变了。即便眼下未生事端,那帮小子们私下里却是怪话连篇,营中那八百名弟兄亦是惴惴不安。”

    文逍站直身体,朗声一笑,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泥人亦有三分土性,何况军中锐卒遭同僚嘲笑,憋了这几天时日,该是火气冲天了吧。老将军且去看看,那八百子弟还在营中否?”

    严希伯一脸不解之色,捋了捋颌下长须,看着上方压得越来越低的层层乌云,心下暗自沉吟。

    “殿下既有此言,想来属下再去营中,亦见不到那一营人马了。属下愚钝,不知其等去处为何,还请殿下解惑。”默立片刻,这白发老蒋双手抱拳为礼,道。

    文逍拍了怕尚有火烧痕迹的垛口,悠悠言道:

    “城外二十余里外有一处山林,树木茂盛、山势异常陡峭,传言有猛兽恶鬼出没,向来少有人迹,便是云定城中最为浪荡的公子哥,亦不会猎奇跑到那处去游玩。然则,老将军身为嘉州宿将,云定府城周边地形了然于胸,那处有何异常,想来严将军心中有数吧?”

    严希伯定了定神,闭目细思数息,旋即睁开双眼,道:

    “花山洞窟?”

    “正是花山,那处山林两旁皆是高近百丈的悬崖,中间一条小道只十余步宽,却是自蛮峒群山往来云顶城的必经之路。偏有天工造物,无比神奇,右侧山峰之中,不知何年何月,竟隐藏了个巨大的空洞,足可容下千人有余。如此一说,严将军当知本王安排何在了吧?”

    白发将军抚动长须,似在默记那处山林形势。

    片刻之后,严希伯拊掌一击,道:

    “莫非殿下已将那一营人马调至那处,待得柯蛮久战不下退兵之时,与那狭长山道中猝然发动袭击,将其等一举灭杀?”

    狂风卷地,城外战场上的火光已然彻底熄灭,偶有点点红星飘飞,被那狂风一吹,眨眼间便消散不见了。

    阵阵风起,掠过城楼,旗幡在风中猎猎作响,豆大的雨点猛然砸了下来,城头上水花四溅。

    文逍摊开手掌,接住几点雨滴,眼中满是振奋,道:

    “这场大雨正是我等的机会,柯蛮仓促退兵,定然不会冒雨撤营而走,雨后道路泥泞,其等又贪恋劫来的物资,脚程不会太快。如此一来,雨后我等遣大军轻装出城掩杀,待其等退入那处山道,山峰之上木石齐发,杀他个措手不及。”

    “妙哉,原来殿下早有安排,却是我等多虑了。”那老将军下颌胡须上亦溅了些许雨水,他却毫不在意,慨然言道。

    文逍哈哈一笑,道:

    “你等多虑什么,担心本王暗中跑了吗,哈哈,云定甚好,本王哪都不去。”

    严希伯闻言讷讷,不由得老脸一红。

    文逍朝身后唤过一名亲卫,低声吩咐几句,那亲卫应诺一声,躬身去了。

    片刻之后,那名亲卫自城楼中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双蒲草制作而成的草鞋,奉于文逍跟前。

    文逍却并未接手,出言说道:

    “严将军,还得劳烦你跑一趟,花山那处,管校尉主管山道战事,但这前往山道出口,截住柯蛮去路的差事却非老将军不可。这蒲草制成的草鞋,最是坚韧不过,于泥泞道路上与那柯蛮光脚比拼脚程,我等却又是占了些便宜了。”

    说罢,文逍挥了挥手,那亲卫稍稍转过身去,严希伯双手接过草鞋,心中却有些惊讶,道:

    “连草鞋都提前备好了,殿下连这场大雨也算到了吗?”

    文逍莫测高深的笑了笑,将手伸出檐外,道:

    “看这模样,这场大雨还有三两个时辰好下,明日清晨,或可云散雾开,辛苦严老将军一行了。”

    这白发将军躬身为礼,沉声应诺,快步走下城去。

    城外雨雾迷蒙,文逍吁了口气,转身回到城楼之中,轻声喊道:

    “范师兄,文逍这番安排可好?”

    房中布帘闪动,范河现出身来,点了点头,笑道:

    “范某来此已有数月,见得殿下诸般神机妙算,自是万无一失。”

    文逍取下兜鍪,摸了摸脸上水迹,微有些疲累笑笑,道:

    “多亏师兄及时赶到,柯蛮小打小闹已是两年有余,一旦我等强力击之,蛮人便退回峒山深处,犹如泥鳅一般滑不留手。不料此次攻战大异往昔,云定这处颇有些顾此失彼之感,若非师兄及时探知柯蛮底细,我等得以及时攻其薄弱之处,云定府怕是有些危险了。”

    “蛮峒群山,亦非铁板一块,那略有些弱势的寨子要是死伤壮丁过多,回得山中便是遭人算计的下场。”范河摆了摆手,一张圆脸上带着些笑意,道,“不过,殿下这两年着实干得不错,便是夫子和先生见了,亦会感到万分欣慰的。”

    转眼看了看外间肆虐的风雨,文逍紧了紧身上盔甲,道:

    “那是自然,两位高人这些年的教导,文逍时刻铭记在心,若是这般小阵仗都应付不来,岂不是丢了长辈的脸。”

    说罢,文逍脸上微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看了一眼温厚的范河,范河亦投过眼神,两人相视一笑。

    过得片刻,文逍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歉意,道:

    “云定诸事烦扰,近来更是战事连连,不得片刻安身。范师兄来此相助文逍数月之久,文逍竟未问过安远那处情况,亦未好好谢过师兄此番辛苦,实是不该,还望师兄海涵。”

    范河面色肃然,将抱拳施礼的文逍虚扶起来,道:

    “逍儿,你于此处主持一方事务,甚是不易,师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稍稍助力而已,你我之间勿需道歉感谢之语。”

    “无论如何,文逍确有疏漏,师兄不怪罪,文逍却不得不心中责怪自己。师兄,如今闫夫子和于先生等人,可安好否?”文逍微微一叹,言辞恳切道。

    范河挥了挥衣袖,沉思半晌后,道:

    “转眼间,你离开安远已是三年有余了。三年时间说长不长,道短也不短,苍伯没挺过前年冬天,已是去了。如今闫宅只夫子一人,幸得我那医馆中学徒还算有几分孝心,每日晨昏,都会过去看看,临行前我又多番托付邻人帮忙照看一二,想来如今尚好吧。”

    文逍闻言黯然不语,那苍伯乃是看着自己长大成人的,追随闫夫子已有数十年,两人名为主仆,情分却似兄弟一般。

    苍伯为人忠厚可靠,闫夫子亦甚为倚重于他,不想数年忙碌,竟未能见得其人最后一面。

    稍顷,文逍收拾心情,问道:

    “闫夫子身体如何,待此处战事平息,我向皇上告假,前往安远住些时日如何?”

    范河亦整理了一番心中情绪,回道:

    “你能回去,夫子自是欢喜不过。然则,红尘碌碌,你身为西南藩王,坐镇一方,想要自由来去,只怕难得如愿。好在夫子身体尚算康健,只是毕竟年纪大了,这两年略有些老眼昏花,余者倒无甚大碍,否则,师兄也来不得此处了。”

    虽然嘉州云定府紧邻蛮峒群山,但此处却是西南诸州主要商道之一,安远偏僻小城,自比不上这云定府城繁华。

    然而,在此时文逍的心里,安远却是最为惦记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家人生活的京城。

    “那便还好,师兄最是了解文逍的,我本就性喜江湖浪荡,不愿来这官场打滚,若非皇上亲下旨意,想来此时我文小二还在安远悠游世外,也方便照顾夫子。”文逍言语感慨道。

    范河闻言,却是笑出了声,道:

    “文小二不在身边惹祸,夫子怕是更舒服些。我与你说,闫宅养了条黑狗,唤作‘小淘’,如今算来也有三岁多了,虽身长不过一尺有余,总也长不大,却最是聪明不过,深得夫子欢心,道是比你文小二还有……咳咳,比你文小二省心多了。”

    文逍眼睛一亮,笑道:

    “师兄却是为尊者讳了吧,说到惹夫子生气,却还有谁比得过于先生,适才,师兄未说出口的名字便是于先生了吧,一别数年,不知先生如今又在何方?”

    范河闻言,幽幽的看着门外的雨幕,蓦然想起拜师那年之事,于先生修成《清心行脉图经》那日,也是这般狂风暴雨。

    晃了晃脑袋,范河朝文逍神秘一笑,道:

    “先生去赴那浮云谷之约,却是甚为顺利,眼下已是往北地大青山去了,想来先生去得彼处,定能保得边城不失。”

    “哦,范师兄如何得知?”文逍一脸疑惑,道。

    范河在堂中缓缓走得几步,舒缓了一下身子,道:

    “便在此时,在你我皆看不到的地方,正有修道人在斗法不休,门外这漫天风雨,便是其等引动的天地之威。”

    文逍猛的一惊,道:

    “师兄此话当真,这数年夷狄肆虐各地,文逍亦有所耳闻乃是魔道妖人隐于其后之手笔,然则师兄如何得知那道魔正邪的消息,莫非,师兄亦与先生一般,入了道途?”

    “范某侥幸,踏出了入道一门,不过与先生所行有所差距,却是辜负了先生一番教导了。”范河幽幽叹道。

    身上盔甲簌簌作响,文逍悚然一惊之际,范河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你道我如何得知今日暴雨之事,乃是数日之前,有一自称浮云弟子的道人寻到我处,言最近几日,其等将与这方邪道一见生死高下,或有天象异变,我等可便宜行事。”

    文逍心中暗自吃惊不已,不想这道魔争斗,竟然真如杂书话本中所说的那般惊天动地,以往自己的理解却是有些稚嫩了。

    心中这般沉吟,文逍走上前来,绕着范河转了两圈,眼中却是微带失望之色,道:

    “依我看来,范师兄除了看起来更为亲切自然些许,却也并无其他异常之处,那浮云谷道人就胜过师兄这么多?”

    “文小二,你又找打了不是?”范河闻言,有些苦笑不得,手中稍微起势,却并未扬起手来,口中说道,“修行之事,何其悠远,眼下我不过初初入门而已。”

    文逍看了门外肃立的两名亲卫一眼,道:

    “师兄可不能真打,若其不然,本王在属下的面前,可不好看。”

    范河哈哈一笑,眼前这嬉笑的文逍,虽是堂堂藩王,却依然还有几分昔日安远县中的跳脱痕迹,如此赤子之心,倒也颇为难得。

    “师兄既已拜得于先生为师,为何还口称先生?”文逍侧过身子,朝范河眨了眨眼,问道。

    范河一张圆脸上面色肃然,道:

    “先生也好,师父也罢,无论称呼为何,却丝毫不改范某心中对先生的敬意。再者,数十年下来,这般称呼已成习惯了,先生亦不甚在意,修行中人,礼敬于心即可。”

    文逍听得范河这般回答,若有所思,旋即双手扶住腰间,看向门外兀自不停的风雨,道:

    “明日花山古道,天降山石巨木,一时地动山摇,那处便是柯蛮葬身之所。却不知于先生去得北地,如今情形如何?”

    范河走上前来,拍了拍文逍肩膀,两人先后跨出城楼来到屋檐之下,两双眼睛齐齐看向北方天际……

    西南风雨如晦,北国碧天无云。

    回雁关上激战正酣。

    方才将北狄联军的一波凶狠攻势反击下去,卫去疾甲胄在身,头发披散,一手轻扶城墙,靠墙斜放的长枪上鲜血淋漓,红缨纠缠不清,挺拔的身躯映照在阳光下,投下一道坚毅的阴影。

    墙头军士奔跑往复,路过卫去疾身后之时,个个都放轻了脚步,小心翼翼的走过。

    卫去疾眯着眼睛看向城外,将士们生怕打扰了这位身先士卒的主将。

    注视良久,卫去疾稍稍侧过身来,朝身边两名副将说道:

    “适才这次冲锋,狄人似乎好似攻势略有放缓,是另有算计,还是确实军中粮草不济,已在考虑退兵了?”

    两名副将对视一眼,其中一人上前两步,抱拳回道:

    “将军,此次回雁攻防不过十余日,北狄营中当未至缺粮之时。近几日来,北狄攻势如潮,如今却陡然放松,只怕是另有图谋,眼下城中守城物资已消耗不少,我等须得小心为上。”

    卫去疾点了点头,回看北狄大营方向,彼处连营数十里,确是胡部倾巢而出了。

    蓦地声声号角响起,自北狄营中浩浩荡荡开出数条长龙,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不一而足,甚至还有数架撞车,缓缓侵压过来。

    城上城下一片萧杀,城头鼓声响彻天地,呼喊连连:

    “胡人攻城,准备迎战、准备迎战……”

    长枪如林、箭矢如雨,胡人联军这番攻势之烈,竟是前所未有。

    眼见得片刻之间,便有零散胡人军卒爬上城头,卫去疾顾不得整理衣甲,倒持手中长枪,来回奔走救援。

    关城内外一片混乱之际,城墙下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却有两名外罩皮甲、内着黑色道袍的道人,这两人点了点头,相视狰狞一笑,旋即撕下身上皮甲,齐齐一声大喝。

    这处角落突然腾起两团血色烟雾,旋即化作两道鲜红长箭,分成两股朝城墙底部钻了进去。

    先后两声“轰隆”巨响,回雁关城连接两侧山崖之处顿时地动山摇,自下而上升起两团巨大的灰云,一时间草木倾折、土石俱裂。

    山林中,百兽逃窜,鸟雀惊飞。

    不远处的一处山巅,苍松掩映的阴影处,盘坐良久的于持蓦地站起身来,心中惊道:

    “魔道妖人,竟亲自出手了?”

    巨石横飞、尘土飞扬,攻城的胡人军卒顿时死伤无数,剩下的士兵丢盔弃甲,狼狈逃向后方。

    回雁关城破开两个巨大豁口,城墙亦有多处摇晃不定,一众将士摔落城墙,被土石砸倒的不计其数。

    半刻之后,烟尘渐渐消散,城上心有余悸的将士们涌到豁口处一看,一方碎石土块落处,卫去疾掩于其下,胸口凹陷、手臂断折,头脸之上满是血污,已然没了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