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五岁半,和青梅一起长大 » 第十四章 这世上难道真有文科天才?

第十四章 这世上难道真有文科天才?

    江皓满意的放下笔。

    环顾四周,发现大多数小孩正咬着笔头,皱眉苦思。

    安悦也早已写完了,正无聊的发呆,小腿一晃一晃的。

    见江皓看过来,安悦回了一个惊喜的笑。

    监考老师看着他俩眉目传情,咳嗽了一声。

    “老师,我要交卷。”

    江皓看着时间,离考试结束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坐在这边苦熬太过无聊,便要交卷离场。

    “老师,那我也要交卷!”

    安悦见江皓要走,也举起小手手,表示自己也已经做完了。

    监考老师,也就是面试时坐在李艳霞旁边的老方。他全名方得闲,是老资格的语文老师了,学校安排他今年和李艳霞搭档,教一年级培优班的语文。

    方得闲收了两人的试卷,先把安悦的放在一边,取了江皓的语文试卷来看。

    先是一惊,居然都写满了!

    他发卷时,可是受李艳霞指使,给江皓发了一张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五年级期末的试卷,江皓这娃娃一年级还没上呢,连拼音都不知道认没认全,怎么可能会写得出来。

    他也觉得李艳霞真是多事,人家小孩既然对数学很有天赋,那就多培养培养人家的数学,争取拿个什么奥赛金牌,给学校挣点面子就是了。

    怎么偏偏还要在语文里打击人家一下。

    本来以为江皓这么早交卷,是被打击的惨了,已经放弃挣扎了。

    没想到,居然真给他写满了……

    不过,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只要是会写字的人,哪怕什么题都不会做,也能把试卷写的满满当当。

    江皓能把试卷写满,只是让方得闲小小的吃了一惊。让他觉着,这个小孩的考试心态也很不错,面对远超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还能沉下心来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其实非常难得。

    方得闲就在这种想法中,接着看了下去。

    第一题,是他出的得意题目,当时五年级的那帮孩子正确率只有30%,跟全靠蒙也没什么区别了。

    嗯?

    江皓居然选对了?

    不仅选对了,江皓还把A、B、C三个选项中的错误都圈了起来,甚至还在旁边把正确的字给写上了。

    这确实是做出来的,不是靠蒙对的。

    方得闲感到老脸有点微红……

    自己设置的得意陷阱,就连一年级小孩都没瞒过去。

    看来这个江皓的基础扎实的可怕。

    这种基本功,最见平时的功夫。

    基本功差的高中生,这个第一题就未必做的对。

    不过,语文考试,除了基本功,还看其他能力。

    比如说,作文能力。

    对,江皓一个幼儿园毕业生,就算平时确实口齿伶俐,但作文考的可是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他见过很多语感好的小朋友;但书面表达能力一定是靠不断训练得来的,他又能强到哪去呢?

    想到这,他便先把试卷翻了个面,先看江皓的作文:

    “近来阅读僧肇的《肇论》,于《不真空论》之一段尤为感触,其论云:“夫以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履真。”诚哉是言也。”

    嗯???

    方得闲本来正一边看着作文一边喝水。

    看着这第一段,直接被呛住了。

    大声咳了好几声才缓解。

    什么叫“近来阅读僧肇的《肇论》”?

    《肇论》他听说过名字,里面充满了各种形而上意义的思辨。

    他,一个刚上小学的小学生,说最近读了《肇论》,还“感触颇深”?

    鬼信啊!

    不过,他能背出《肇论》的一段话,也算个本事,姑且继续往下看:

    “这段话以佛家空性之眼光阐述魏晋玄学中的名实之辩问题,颇有见地,实与西方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所提出的“能指”与“所指”的概念不谋而合。

    众所周知,“能指”与“所指”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概念……”

    等等,等等。

    怎么又冒出来一个索绪尔?

    索绪尔的观点怎么就“众所周知”了?

    既然众所周知了,我咋不知道?

    他当年虽然没机会读大学,但也是中专师范毕业的。

    怎么感觉,在智商上被一个小学生给鄙视了……

    不过好在,江皓举了具体的例子,方得闲在反复把前几段读了三遍后,终于理解了他要表达的意思。

    “原来如此,这个名就是能指,实就是所指。”

    方得闲自得的点点头,为自己终于弄懂了这篇文章的意思而高兴。

    此时,他已是明白江皓的非同小可,不敢等闲视之了。

    然而,他看到后文,却又陡然一变:

    “无论是僧肇还是索绪尔,都忽视了一点,即赋予实在以名的主体存在——人。

    ……

    归根结底,语言也只是人的心理认知的一部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只是科学认识语言现象的起点,而远非终点。近年来,由乔治·雷可夫创立的认知语言学,或许可以为心理学视阈引入名与实的研究提供借鉴。”

    啥?

    怎么又出来一个认知语言学。

    他好不容易搞清楚了的索绪尔,竟然在江皓只是“科学认识语言现象的起点”?

    方得闲不得不承认,这篇文章的后半段,他看不懂。

    超出他的认知范围了。

    但,它能感受到,江皓应该不是在胡说。

    因为江皓在写作时的那种自信,甚至都能透过文字,传递到他的眼睛里。

    不过,应该有人能看懂。

    专门负责带六年级培优班语文的陈立。

    蔗大毕业的本科生,前几年高价从别的学校挖来的。

    在这所小学里,算得上学历最高的老师了。

    他应该能看得懂这篇文章。

    方得闲让一个实习老师在这里替他监考,他自己跑去找陈立。

    他现在的心情犹如翻江倒海。

    既有对自己一个老师,看不懂学生写的文章的羞惭。

    又有发现了一个好苗子的欣喜。

    他隐约感觉到,这届的入学考,似乎真的招到了一个恐怖的天才。

    一个文科理科,全方位无死角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