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化神遗产继承者 » 第五章 再见钱程

第五章 再见钱程

    未时初,高台上已经摆满从学堂搬出来的案几,蒲团,杂役已经在做考试前最后的准备,这一项,是甲乙组联考。

    也不知道是高台搭建人员规划的好,还是摆案几的杂役眼明心灵。案几刚好横九纵九,分隔得当。

    学堂的考生,坊库的推荐生,镇上、村里各家族私学的考生,以及镇上耆老、员外们举荐的人士,密密麻麻的坐满了整个高台。

    男一侧,女一侧。高辛看了看自己四周的人,都不认识也不面熟。看来排列座位的人,也是把各类考生穿插安排,有效防止偷窥。

    看台上这么多双评考官的眼睛盯着,谅谁没有这个胆量。真要是有那背景深厚之人,说不准在这个环节,已经把文章都提前做好了!又或者像秀秀姐一样,直接进到镇上的举荐名单了。

    高辛跽坐在蒲团上,神思悠悠,总感觉自己的左后肩膀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酸、痒、皮紧?很想伸手挠两下,又想起教习说的形象,只能忍着。

    实在是有点憋不住了,疑惑的转头向左后方看了一眼。

    这张脸,高辛太熟悉了,虽然时隔六年,有了一些变化。整个脸型更加俊朗清秀,薄唇饱满,鼻梁挺直,两道剑眉浓黑,只是一双凤眼,透着一丝阴鸷和戏谑。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

    “可惜了这张脸啊!”高辛念叨了一句,回转过头,还轻轻摇了摇,好似为了什么美好的东西失去,而感到惋惜。

    “钱程”,钱氏三虎之首,钱氏自认的家族冉冉升起的新星,定能在成长起来后,带领家族发扬光大,走出村子,走向镇上。

    七年前,高辛和钱程是同窗,七年后,两人形同陌路。偶尔相遇,也是彼此远远避开。有些事,不需要证据,天知、地知、心知。

    未时三刻已到,考官公布了试题:《经》是《长生说》里的一段话,让写出自己的感悟。《长生说》,是启蒙后进阶的读本,因为语言通俗,诙谐有趣,还穿插一些传说和故事,所以只要是读书的人,都很熟悉。这个属于脸面题,免得真有不学无术的,交了白卷,大家都不好看。

    《史》,就有点坑人了,是本叫《逍遥子沧澜游记》的一段,让写一篇针对此段的见解。

    对很多人来讲不要说看过这本游记,就是听,多半也是没有听过。

    书中主要写了一个叫“逍遥子”的人,偶然的机遇,在一个叫“沧澜”的地方所见所闻,包含地理、民俗、饮食、事物。只是此书年代久远,晦涩难懂,书中内容也是光怪陆离。什么天上飞的大船,日行万里;水里跑的巨舟,方圆万尺;更有那奇装异服之男女,衣着裸露,勾肩搭背,肆意嗤笑。

    高辛也是在秀秀姐家里,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下。这道题先不理,四选二,肯定选拿手的来。

    《子》算中规中矩。《欧冶子》里一段关于铸剑的描写,让根据这一段,自拟一段铸器的描写,器物不限。属于懂的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懂的也可照猫画虎,弄个基本合格。

    最后是《集》,也算是可优可简。因为就四个字:言仙无矩。意思就是写一首说“仙”的,诗词歌赋曲,随便写,不是抄袭的就行。

    高辛思考了一下,四选二,第二个有点难,写出来也不易出彩。第一个面子题,这么多人,藏龙卧虎,也难写出新意。而且有衣若水在,头名注定与自己无缘。

    写后两题。炼器,女子定不擅长,排除了三分一的对手。诗词歌赋,运气成分大,喜欢你文风的喜欢不得了,不喜欢的嗤之以鼻。不过如果写的好,便于传诵,我高辛就可以名扬海外了!

    哈哈哈!

    一个字还没写,就开始做梦了!

    炼器。高辛在坊库见过工匠打制,矿石融金,千锤百炼,淬火磨养,就完成了,没什么可写的。

    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出其不意。所以高辛决定写一篇《炼星》,把太阳、月亮炼了,就黑麻麻了,估计不行,写出来也容易挨骂。天上星斗万万千千,炼他个十颗八颗问题不大。

    …………

    夫世间所谓炼者,用柔金硬石、草木兽虫,以火灼之、以水浸之,或千锤百炼、或日夜熬煮。使之相融相宜,并取之精,谓之炼。

    一二炼可得凡品,千百炼可得上品,以年岁计之可得稀品,但均不可成极品。非炼者不尽心,非天时不得利,乃原材生于凡世,是为俗物,盖无论何法,均有上限尔。

    欲炼天地之极器,必取天地未有之材,行天地未有之法,方达天地未有之巅!

    吾御剑腾空,升飞万里,摘北斗七星,以地为炉,以天为盖,以日火灼之,以心念养之,辅以朝霞、摧以清风、以雷霆震之,以电闪击之……是以,当得至宝,其道清明,斩世间一切。

    …………

    异想天开,一气呵成,行文流畅,就算评不了上,过关应该没问题吧?高辛心里想着,甩甩手腕,扭了扭脖子,准备写下一道《集》题。

    平日里,高辛倒也是做了些酸诗腐词,但要求是“仙”,高辛也没见过仙人,已知的修行之人就是秀秀的父亲,远远见过几次;于副堂主倒是熟悉些,不过一个其貌不扬的半大老头;最后一个,就是六年前见过的陌生人。要说仙气,也就那个陌生人,还算有点。

    想到陌生人,不禁想起陌生人临走的时候,吟的那几句,灵感忽然而至,提笔写下:

    世人都晓神仙好,怎知仙途路渺渺!

    古今多少真英才,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抛却妻儿与老小!

    春秋日夜难相见,待到见时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仙人勾心也斗角!

    巧取豪夺寻常事,杀人放火少不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一进仙门没烦恼!

    怎知此门进来难,想出你还出不了。

    高辛放下毛笔,自己默念了几遍,心里对仙的理解已经表达出来了。仙也是人修成的,不信仙人除了会仙术,能与人有什么不同,还不是一样“爱恨情欲贪痴别离”,要是没什么欲望,混吃等死就行了,何必费那么大气力修什么仙。

    就是不知道,真的仙人要是看了这顺口溜,会不会气晕过去,管不了许多了。仙门在哪开都不知道,要是仙人和我一般见识,那就是我说对了;要是仙人不和我一般见识,我写两句,有什么大不了!

    言仙无矩,你们自己要求的啊!

    还要想想接下来的“炖、烤、煎、炒”呢!没时间在这浪费了!

    交卷!我已尽人事,一切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