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2 » 第九十八章:甘州

第九十八章:甘州

    马爌对兰州城防有属于自己的判断。

    他之所以不愿意守卫兰州城,不单纯是因为兰州兵丁稀少且肃王愚蠢。

    更重要的是兰州城作为周边少数的大城,内部民众较多。

    这些百姓,他们是管不住的。

    缺乏兵马,想要守城就必须调集城内民壮。

    一旦让这些对闯军没有仇恨的民壮获得重要位置的掌控权,他们一旦投敌,对城防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马爌率部离开。

    正如他所想的一样,在马爌离开兰州城的第二天,城内民众便在一些人的带领下大开城门,迎接城外闯兵。

    贺锦等人随即涌入城中。

    眼看局面如此,肃王方才大乱,勉强携带金银钱财仓促逃亡城外,被前固原总兵杨麒派人擒拿。

    杨麒的想法很简单。

    肃王是什么身份?

    作为甘肃藩镇,肃王有属于自己的统战价值。

    作为皇帝的亲戚,肃王价值极高。

    而自己把肃王抓住送给闯军,必然是大功一件,不管怎么说自己都应该能够得到闯军的重视。

    哪怕不让他官复总兵,在甘肃再当个领兵的将领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残酷。

    得到消息的贺锦十分厌恶杨麒这种卖主求荣的做法,认为他既不忠于大明,也不是真心投靠闯军。

    所以,贺锦不仅处死肃王,顺带着把杨麒一家子也斩杀干净。

    对于贺锦这样的做法,江越并不是很认同。

    这并不单纯是因为他降将的身份。

    如今的闯军当中已经有不少原明军将领在卖命,对于闯军来说,这一部分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统战,什么叫统战?

    把可以拉拢的人都拉到自己麾下,你也别管以后怎么做,至少先拉到麾下,不和自己作对。

    像杨麒这样的骑墙派在明军中绝对不是少数,必须承认的是许多人都是如此趋利避害。

    贺锦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把一些可以争取到的人推到了对立面。

    当然,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贺锦才是队伍的第一领导人,江越不可能对他说三道四。

    攻占兰州后,贺锦从队伍中挑选了一个老将镇守,随即与江越兵分两路。

    分兵的原因是为了抢时间。

    李自成决定东征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消息,更有消息说李自成即将在西安正式称帝。

    贺锦和江越商量,觉得还是尽快解决西北事宜,尽早让李自成放心,更进一步。

    同时也当做两人的战功。

    既然大方向被决定,后面的安排自然不是问题。

    江越、党守素等将继续向西,经凉州、庄浪到甘州、肃州,尽可能一鼓作下拿下甘肃。

    而贺锦则领兵挺进西宁,打算平定当地一众土司。

    江越凭借自己后营副制将军的身份一跃成为这支闯军的领头人,大军在抵达凉州与庄浪时,两地先后投降。

    接受投降已经成为闯军的必修课,江越同样熟练。

    在抵达甘州时候,天降大雪。

    一众士卒从陕西打过来,一路缴获物资无数,闯军士卒在物资充盈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出现挨冻的情况。

    望着已经被大雪覆盖的甘州城,江越哈出一口冷气。

    党守素麾下几人从外面走过来,当即半跪。

    这是他的人从甘州城里出来了。

    闯军凭借自身溶于百姓的特性,一直都有潜伏在百姓之中的兵马。

    早些时候就有不少人已经混入城中,在江越抵达甘州前,他们已经做了不少事情。

    现在是来汇报城内情况的。

    “回报将军,如今甘州城内有总兵马爌、甘肃巡抚林日瑞。”

    “他们用明军固守要塞地方,再征召民壮,提供守城之物,协助作战。”

    江越点点头,发问道:“如今城内明军用度如何。”

    来着回应:“很差。”

    “据说甘州城内的物资只有备案在录的四成不到,天气转冷,鹅毛大雪,可城内的士卒连御寒的衣物都领取不到。”

    “这还是明军,如果是普通守城的民壮,更只能拿到几近于无的钱银。”

    “又有前面几城纷纷投降的消息传来,外部没有援军,城内怨气不小,士气低迷。”

    西北如今的局面,是闯军一片大好。

    随着秦军在河南兵败,整个大明北地都已经拿不出可以阻碍闯军的野战精锐。

    西北各地虽然还有兵马,但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将所有兵马组合在一起。

    并且许多地方的士卒本就没有经历过多少训练,甚至很难算得上职业军人。

    随着榆林、固原等重镇投降,西北被闯军接管的情况彻底成为板上钉钉。

    外部因素如此,甘州怎么能有足够的士气?

    “联系城内的兄弟们,让他们做事。”

    作为此时的闯军统帅,江越说话自然管用。

    众人连忙称是,朝着外面走去。

    …………

    甘州城内。

    大雪风飞。

    城墙底下的一个小屋内外,挤满了人。

    火堆在屋内燃烧,兵丁大多仗着武力与人多,占据着屋内较为温暖的地方。

    寻常民壮地位低,又没有什么争取的本事,只得被排挤到最外面注意着城外的情况。

    一民壮颤抖着身子,看向屋内的兵丁,表露不满:“吃军饷的不在外面站岗,要我们这些没吃过一粒军粮的吹冷风!”

    听到这话,周围几人都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倒是身边一人擦了擦脸,对这民壮低声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城里的这些官老爷怕死,他们知道外面的闯军进城之后,他们基本上活不了,所以他们才要守城。”

    “可我之前听说,闯军压根不杀百姓,还给我们免税,三年不纳粮!”

    “不用交税,也不用死,对你我这样的人来说,不比跟着这些家伙要好?”

    这一段话说完,周围几人仿佛一下子有了话匣子。

    他们的声音都很低,很低。

    “凭什么要咱们死,然后给他们活?”

    “就是,让我们卖命,卖命也不给卖命钱!”

    “那些大人在家里吃香喝辣,抱着小妾过好日子,要我们在外面受冻,什么都不给!钱没有,衣服没有!”

    说完,这个民壮再看向一直说话的人。

    “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我?”那人笑笑:“我叫李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