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2 » 第九十七章:折箭

第九十七章:折箭

    白广恩重重的点头。

    讲心里话,他是羡慕江越的。

    他没想到,当初潼关一别,大家伙都是败军之将。

    结果如今的江越已经在闯军中混的风生水起,而他姓白的却还在固原,得不到一个未来的保障。

    这里有一种落差感,这种感觉让白广恩很不好受。

    江越并不在乎这些。

    留给白广恩的选择余地很少,现在大军就在固原城下,单纯靠明军这些兵马固守,显然是不足以支撑下去的。

    如果白广恩不想死,他就必须做出最后的决断。

    邓岩忠就静静看着面前的事情发生,他自顾自喝着酒,仿佛没听到江越与白广恩详细的对话。

    直到白广恩叫他,他才如梦初醒,继续笑着对答。

    酒席很快喝完,大家散去。

    当天,白广恩开城门投降,麾下士卒皆放弃手中刀兵。

    李自成为继续收拢人心,在城中大摆宴席,与白广恩相谈甚欢。

    固原同属大明九边之一,原本的作用多是支援榆林、宁夏、甘肃三镇。

    此时固原境内有两号主要人马。

    一队,是白广恩。

    这不用说,如今的白广恩已然投降,成为闯军一份子。

    另一部分,则是陈永福。

    陈永福曾经是河南总兵,在开封之战时候就和李自成打过照面。

    秦军最后一次的汝州之战,粮道危机显现。

    孙传庭就命令陈永福在郏县周边坚守以等待粮道开通,却因为内部的混乱,导致坚守失败,大军内讧溃败。

    陈永福无奈,只得率部逃亡,他没在潼关多待,一鼓作气就来到后方。

    陈永福这个人与李自成是有血仇的。

    他在开封亲自用箭射中了李自成的眼睛,这才使得如今的李自成是独眼龙。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血仇,陈永福夺走了李自成的一半的光明。

    江越并不认为陈永福会投降李自成,或者说李自成不会接受陈永福。

    可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亦或者说,李自成确实有成大事的肚量与能力,他让白广恩去城外劝降陈永福。

    表示如果陈永福愿意归降,他绝对不会计较这一箭之仇,只当一切都没有发生。

    城外的陈永福听到如此保证十分震惊。

    此时身处西北,已经被包围的明军只有两条路,要么是死,要么就投闯。

    闯军已经掌控西北数镇,诸多重城沦陷,这个时候想逃出去是一件并不算容易的事情。

    陈永福是不想死,又不敢投闯的那种。

    直到李自成拿出一支箭将其折断,表示昔日各为其主,何来有害之后,陈永福投降。

    李自成的大度与决心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

    无论他是装的还是真心实意,事实已经摆在所有人面前,他已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天下人看到他的决心。

    一瞬间,天下人的心思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

    袁宗第部由陕西向甘肃进军,目标巩昌。

    大军所到之处,将吏争降恐后,闯军之得人心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占领巩昌府后,下面所属的县城没有任何反抗,各地在闯军没有到来之前就选择投降,城门大开,不战而下。

    宁夏方面,关于陕西、甘肃的军情一到,巡抚李虞夔与分封在此地的庆王就意识到大事不妙。

    在他们看来,有重兵把守的其他重镇都不能是闯军的对手,这一路过来闯军反而越打越多,一众昔日将领纷纷投降。

    这么多人都解决不了的李闯,想让他们来抵抗未免是太过异想天开了一些。

    故此,宁夏官兵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

    庆王召集当地的和文武官员聚集在王府里商讨了一天一夜,主要的讨论话题是应该怎么投降。

    投降的艺术在这一刻显现。

    闯军入城那天,当地官兵以礼相迎,尽显和平。

    最后,李自成传令,让明军监军道陈之龙为宁夏节度使,由麾下士卒代替本地城防。

    所谓节度使,位同大明巡抚,是闯军中为与明朝做出区别。

    固原、宁夏等地平定,闯军势力逐渐稳固,西北之地只剩下甘肃的部分区域与西宁卫(后世青海)。

    这些地方大多地处偏远,且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人口与兵马,并没有太被李自成放在心里。

    他让刘宗敏率部返回西安,为东征做准备。

    继续西征的任务被安排到了贺锦的身上。

    贺锦在一众人中要了江越,希望江越能够率部与他一起西征。

    江越同意。

    收复白广恩、陈永福,拿下固原后,贺锦与江越马不停蹄,朝着甘肃进发。

    静宁、安定被大军轻松攻克,沿途明军溃逃。

    闯军所到之处,皆奉行一贯原则,即迅速对当地地主官僚进行镇压,对麾下普通百姓给予优待。

    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在甘肃响起,大量普通百姓意识到这支不杀民,还分地的队伍并不是自己的敌人。

    闯军凭借自身军纪与政策,一下子就在甘肃地区取代了官兵的地位,反而让溃逃的明军成为了贼。

    十一月二十三日,贺锦、江越所部抵达兰州城外。

    …………

    此时的兰州城内,一片混乱。

    甘肃总兵马爌徘徊在城内,他站在高楼处,看向整个兰州城,忧心忡忡。

    汝州之战,他也有参加。

    被孙传庭安排作为偏师,自商洛参战。

    也因为是偏师,粮道受损虽然对马爌也有影响,但主力大溃败的方向与马爌等人并不雷同,让他有提前撤离的机会。

    这才有了现在的情况。

    副将欧阳衮从楼梯口跑过来,眼神中充斥着担忧。

    “大人,肃王还是不愿意走。”

    听到这个消息,马爌眉头一皱,破口大骂:“愚蠢!愚蠢!”

    “先前他不愿意走,我还算是理解,毕竟固原在前,镇内有兵马,指不定还能挡住闯军。”

    “如今固原城内的白广恩投降,外面的陈永福都被李自成收归麾下,那我们还等个什么?”

    “他难不成以为自己藩王的身份在闯军面前还有用不成?以为凭借肃藩的身份,人家就不会杀他了?”

    马爌对于肃王的鄙视不加以任何掩饰。

    在如今生命垂危的时候,居然还做出如此举动,让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

    副将沉默,没有说话。

    “兰州必不可守,城内人心惶惶,百姓皆知闯军不杀民,现在已不是固守二字便可支撑的了。”

    “我们走吧,让肃王守兰州,看看刀砍到脖子上了他会不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