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 第二十七章 收降

第二十七章 收降

    火炎山整队完毕。

    只见江水中那三人,缓缓地游到了岸上。

    炎山看他几人有归顺之意,心中大喜。

    推开挡在身前的几个军士,大步迎了上去。

    马宝三人面色尴尬,本来想杀之而后快的人,转眼间就要变成了马首是瞻的主公。

    心中多少还有些犹豫。

    刚才也曾想过,游到江对面去投靠北垚,但手中既没有兵马,又是人生地不熟,前途难料。

    马宝现为襄阳铁骑总管将军,按照大焱的军制,属于临阵挂衔的偏将军,战后多半是要收回的。

    但无论偏裨将校,只要挂上将衔,尤其是边军,按照规矩,家小都要收拢在白帝城。

    他与那一身轻松的幕僚刘玄初不一样。

    追随吴三桂反水,算是下了大大的血本,心知自己家眷的性命,早已经凶多吉少。

    忽听这“朱祁镇”言语中有招揽之意,念及家小,难免不起心思。

    又反复思量了刚才这一仗。眼前这人看似没什么勇力。

    但临阵迎敌,随机应变,倒还真有些手段。吴总兵这两日军议的时候,着实把他看的太轻了,方才有此一败。

    朱家在大焱国又很有些势力,投靠朱祁镇未免不是条出路。

    只碍于旧主刚弑,心中不忍。

    炎山见他表情难堪,多半也晓得他的心思,抢先开了口:

    “几位都是大焱良将,皆因吴总兵被妖人蛊惑心智,行了昏招。才至如此狼狈。

    是非因果,皆无汝等之过。

    此番北垚入寇,犯我大好河山,焱国儿郎岂能任之妄行!

    手有缚鸡之力,皆应上阵杀敌。心怀一腔热血,自当扫平贼虏!

    若得诸位英雄好汉不弃,在下必然殚精竭虑,

    与家国谋兴亡事,与诸公谋富贵身。

    今日本帅立誓:

    重收襄阳,复我河山!”

    话说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一众焱军将士,刚得了场大胜,心气正是高涨之时。

    听了主帅豪言壮语,不约而同跟着齐声高喊:

    “重收襄阳,复我河山!”

    “重收襄阳,复我河山!”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

    马宝与在场的吴三桂士卒见得如此声势,多有所动。

    只见火炎山,冲着马宝突然单膝下跪。双手一抱拳:

    “愿几位好汉,助我一臂之力!”

    马宝见了此状,神色一惊,赶忙跪下身去,双手扶地,叩头便拜。

    “罪将马宝,谢大帅不杀之恩。日后愿随大帅左右,效犬马之劳!”

    说罢,扣头又拜。

    炎山赶忙上前,一把拉住臂膀,将他搀扶了起来。

    一边抚着他的背,一边好言说道:

    “得将军助我,大事必成!”

    旁边看着的一百多个俘虏,见了这场面,也都各个叩头俯首,口中大喊:

    “我等愿降!”

    “我等愿效死命!”

    炎山扫视左右,这一批俘虏皆是吴三桂近卫士卒,没有老弱,全都是精壮可用之人,也有收拢之心。

    随即勒令马宝与身边一个禁军校尉,重新整顿这些降卒。

    太阳逐渐西下,天色越来越暗。

    火炎山静心思索了一下,现在的局面。

    虽然已经斩杀了敌方主将吴三桂。但是整个战场还是一片混乱。

    自己分出去的两股部队,感觉大多凶多吉少。

    一开始顺着驿路方向逃跑的夏侯恩,运气好说不定能碰到马谡的后续部队。

    但是中间分兵的夏侯杰,那就彻底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刚才事情紧迫,来不及算计。此时定下心来,看了看身边这三十几匹战马。

    又想了想来时,可是带了将近将近一千八百匹。

    转瞬之间,竟然心痛的无法呼吸。唯一找到能让自己坚强起来的理由,就是赶紧把马抢回来,能抢多少是多少!

    于是立刻责令,部队分成三股。

    一股在江边就地扎营,主要是就地安抚伤员,尤其是保护伤重不能移动的樊哙。

    一股则是北上,去收拢刚才丢掉的战马。

    还有一股则是自己带着剩下的三十骑,一路向西,看看能不能救得了夏侯杰。

    但是已经过了两个时辰,这夏侯恩能跑到哪里,完全没个定数。

    火炎山打的主意是,即便救不了夏侯杰,能多收拢一些残卒,也是好的。

    简单的休息过后,便带着人,整束好衣甲,匆忙上路。

    果然没走出五里路,就遇上了两个掉队的士卒。

    说队伍已经被敌人冲散,夏侯杰带着剩下的兵卒,向正南方去了。

    火炎山,带着他两人,沿途去寻,果然收拢的残卒越来越多。

    前后得了四十多人,还大多骑着马。

    直到向前又行了七八里路,到了一处名为白虎山的地方。

    有眼尖的兵士,一眼便看到了,插在山上的焱军军旗。

    白虎山草木稀少,是座光秃秃的石头山。

    军旗下面的夏侯杰,挥舞着大剑,一边高声呼喝,一边指挥着战斗。

    山上大概还有五十余,焱军士卒。早都弃了战马,围成个环型,守在山顶,抵御进攻。

    吴三桂麾下大将李国柱,带着将近四百人,把这小山岗围的水泄不通。

    正分为前后两大股,向山上慢慢的涌动。

    李国柱提着长刀在后面亲自督阵,希望在天黑之前,拿下这几十颗脑袋,回去报功。

    山上山下的两伙人,各自射完弓矢,开始了短兵相接。

    守军虽然借着居高临下地利,但苦于人数太少,阵型越退越深,剩下这几十人,终于还是被围在了只有二十步见方的,狭窄区域。

    眼见已成被屠戮之势。

    忽听远处,一声号角长鸣。

    日薄西山,阴阳交割之际,昏昏暗暗之处,突然杀出一票人马来。

    李国柱一时间也分辨不出有多少人,赶忙勒令士卒回来布阵。

    这就把自己的士兵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在山上继续围攻夏侯恩。

    一部贴着山脚,面朝东方,准备迎战新来的骑兵。

    这些吴三桂的精锐士卒训练有素,仓促列阵,倒也行伍分明。

    李国柱都在半山腰处,驻足观望。

    只见这冲过来的一票焱军,盔明甲亮,皆是人高马大。

    尤其为首那一员大将,墨甲朱袍,手中一杆丈八长枪,枪头上黑乎乎挑着个物件。

    等那人再近了些,李国柱和众人,都看了个清清楚楚。

    这不是吴三桂的人头,更是何物?

    这一票焱军,也没有着急攻过来,只是驻足在六七十步开外,齐声大喊:

    “朱帅斩了吴三桂!”

    “朱帅斩了吴三桂!”

    那为首的“朱祁镇”,挑着吴三桂的人头,趾高气扬,骑着一匹白马,在阵前反复游走,边走边喝:

    “我已杀了吴三桂,赦汝等降者无罪!

    若有敢抗天军者,挫骨扬灰,焚尸灭族!”

    李国柱听闻这声大喝,心中惊惧,一个踉跄,险些没有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