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 第二章 终于上朝了

第二章 终于上朝了

    听闻天子大喝,魏忠贤急忙遣人出宫,通知朝中五品以上大员,连夜入朝。

    大焱帝都,一时间人马奔急。

    虽已过了子时,未央宫门口,却是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场面。

    火炎山在内殿,几个小太监伺候着换了衮冕龙袍。

    又两个小太监捧着香炉,前后熏了许久。

    他摸了摸脖子上挂的那枚玉哨,自觉身上已无酒气。

    方才与魏忠贤,向前殿走去。

    路上魏忠贤斥退左右,低声说道:

    “皇爷,老奴斗胆,吴三桂既然派了人来,那陈圆圆……”

    听魏忠贤开口,不用他说完,炎山也知道什么意思。

    但知道归知道,这心里面舍不得呀!

    后宫虽然千娇百媚,但难得有个素雅的。

    随口“哎”了一声,歪着嘴回道:

    “一会儿就让那人,把陈圆圆带走。”

    “皇爷英明!”

    “东海贡上来的夜明珠,还剩几颗?”

    “老奴记得,仍有九颗。”

    “一颗赏给陈圆圆。你再拿一颗,赐给吴襄。这几天你多到吴府上走走,宫中的大班儿小班儿。你带几个给他耍耍也是无妨。”

    “皇爷的意思,老奴懂了。”

    虽然这吴襄好财好色,目前也没啥大用,但毕竟他儿子手握重兵,此时怠慢不得。

    尤其还得注意安保,以防有人捣乱。

    二人继续前行,十几个小太监前后围绕。

    入了宣殿之后,四个门监齐声传唱。

    “陛下驾到!”

    一众大臣,分列左右,各行大礼,山呼万岁!

    大殿之中,火烛齐明。

    炎山给众人都赐了席,君臣都跪坐了下来。

    不由分说,让魏忠贤,把刚才那快马报的信,先给众人念了一遍。

    其实魏忠贤,散小太监传令的时候,跟朝中许多重臣都已经通过了气儿。

    开会之前,还不知道开会是个啥内容的。显然开会时候也是说不上话的。

    果然,魏公公念完书信,只几个低阶官员,发出个惊异之声。

    炎山等了片刻,待那为数不多的几声惊讶,重归了平静。

    抬眼看向右手边一位仰仗了多年的肱骨重臣。

    此人厚履高冠,楚装束腰,口鼻刚正,眼露赤瞳。

    一身浩然之气,谈吐却不失儒雅。

    他正是位列三公的大司马王莽。

    火炎山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

    “王司马,此事你怎么看?”

    王莽正襟危坐,笏板直立。施礼之后朗声回曰:

    “臣以为,擅起刀兵为不仁。私毁盟约为不义。

    此番垚国已是仁义尽失,逆天行事,有败无胜尔。

    然我大焱天子,日月之辉,正可尽发六军。禀仁义之师,扫魑魅魍魉。

    扬国威与四海,收万众而归心!

    更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军一起,天下人自来助我,那垚国竖小,已是亡国之相!”

    言语铿锵有力,掷地成声。

    臣僚之中,不少人高喝。

    “发兵讨贼!”

    “反攻垚地!”

    “杀他个片甲不留!”

    各种叫嚣之声,不绝于耳。一来这王莽,在朝中势力颇大。王家无数子弟,身居要位。

    二来外贼入寇,朝廷自当奋力击之,也是民心所向。

    但炎山心中却是明白分寸的。

    当年的盟约能谈下来,背后那可是花了大价钱的。

    看看此时垚国来的几员大将,就知道是个强横之地……

    七年前垚国入侵之时,只来了两个人,分别带了三万兵马,东西各自为战。

    大焱诸将,跃跃欲试,都想奋力争功。

    可谁知道,

    哎……

    往事不堪回首!

    那两个人一个叫白起,一个叫李靖。

    尤其那叫白起的,直接就给大焱减丁了。

    记得当时打不过,给人送钱的时候,就是王莽亲自操办的。

    此时他竟然把话说的这么死,这老狐狸到底是脑筋生锈了,还是手里面有什么底牌?

    不过凡事不能只听一人之言,尤其在这朝堂之上。

    炎山抬手示意众人收声,斜眼又看向了左手边,同样是位列三公的当朝重臣。

    客客气气的也说了一句:

    “不知曹丞相有何高见?”

    不错,

    那人正是曹操,曹孟德。

    现为大焱丞相,虽是五短身材,但颇具威仪。细眼长髯,喜怒不形于色。

    听了炎山问话,也不急于回复,笏板微微一抖,轻飘飘的说了三个字。

    “臣附议。”

    炎山眼神一愣。

    “臣附议!”

    “臣附议!”

    朝中文武,又起了一片附议之声。

    ……

    这么随便的表态,确实出乎炎山的意料。

    王,曹二人向来人水火不容,大焱国人尽皆知。

    当朝之时往往都是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即便是最后达成一致,也要吵个七荤八素。

    而此刻这么和谐,着实难得一见。

    炎山反倒有种不妙的感觉。

    王,曹二人的对立,是他稳坐皇位的基础。

    这是他上辈子看了无数场球赛,总结出来的足球治国理念。

    皇上不能当运动员,因为运动员总有状态不好的时候,皇上必须永远是正确的。

    皇上也不能当教练员,一是人多,教不过来。二是教不好,还遭埋怨。

    所以皇上只能当裁判。

    首先要打造两支强队,两强相争,往往就是毫厘之间。

    这毫厘之间,经常就是一声歪哨的事。

    这一声巧妙的歪哨,就能决定比赛结果,就能决定国策方针的走势。

    所以炎山但凡上朝,看到王莽与曹操,吵得天昏地暗之时,心里那是要多美,有多美啊!

    开动小脑筋,吹出一记漂亮的歪哨,左右政局,是他来前朝唯一的乐趣。

    要不然和这一群臭男人能有什么可玩的?

    这两三年,就是这么快快乐乐度过的。

    但眼前这个局面。

    有点难办。

    此时,朝堂内已经达成统一。傻蛋儿,才敢提出不同意见。

    皇上就更是不能。

    其实火炎山,王莽,曹操,都知道真正开战胜率不高,但没有人愿意当那“傻蛋儿”。

    这时候“主和”就是“主降”。

    谁也不愿背上道德污点。

    炎山抱着仅存的一点希望,转头看着身后的魏忠贤。

    这魏公公连忙俯首低腰:

    “陛下,外朝之事,杂家不敢妄议!”

    ……

    炎山瞪大眼睛,把头又转了回来。

    你忒么妄议的还少吗!

    这两年如果说炎山扮演的是主裁判的角色。

    那么这魏公公,扮演的就是边裁的角色。

    这个球到底越不越位?

    往往就是他俩人一个眼色的事儿。

    此时,主裁一直给着眼色,边裁硬装看不见。

    这怎么玩?

    一记釜底抽薪,

    炎山感觉腰上有点虚。

    国中三位大佬,方向一致。

    皇上也不敢说不。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的十万精锐,不调用北屯禁军八卫,是万万挡不住的。

    但是这禁军精锐一旦调走,炎山那就更虚了!

    不过按照历史经验,除非马背开国天子,否则御驾亲征,准准就是个跪!

    当真左右为难!

    此时朝堂上已无声响,众人都安静的等待着最终的决策。

    最后炎山咬了咬牙,

    还当以国事为重!

    随即站起身来,整顿衣装,准备颁旨。

    众朝臣也连忙起身,恭敬肃穆。只听炎山朗声道:

    “令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卫明日起营,与六州新募精锐,共赴襄阳,扫平贼虏!”

    众人齐喝:

    “陛下,圣明!”

    又山呼海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火炎山心知:

    此时的大焱,已经被道德和朝中的格局,绑架上了一辆危险的战车。

    而今夜真正要讨论的是:

    到底谁来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