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 第一章 大焱皇帝的日常生活

第一章 大焱皇帝的日常生活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用力过猛,闪到了腰子……

    那腰子基因突变,逐渐膨胀,最后竟幻化成了一方沃土。

    如今这片沃土之上,天下三分。

    焱,垚,森三个大国,占了十之八九的地界。(焱yan,垚yao)

    而淼,鑫两个小国,毗邻左右,瑟瑟发抖。

    大焱国雄霸西南,官家以火为姓,至今已传承了二十九代。

    当今少主,乃是一位玉树临风,深谋远略的人物。

    他出生之时,祖祠圣山突发大火,连烧七日不绝。

    故此,先帝赐名,火炎山。

    炎山,三岁读诗书,五岁善骑射,八岁已有匡扶社稷之雄才伟略!

    但十二岁时,就被人给穿越了。

    那人夺舍之后,以炎山自居,竟然骗过了天下。八年间,更得了个勤勉政事,爱民如子的美誉。

    着实,是个人才!

    但见他此时,正“爱”着一位民女。

    那民女风情万种,生的翠眉如墨,秀鼻微俏,玉面削颚,一双迷离媚眼,更是荡尽无限秋波。

    火炎山双眼微闭,如沐春风,斜枕在她的蛮腰之上。

    美人樱唇微颤,细语柔声:

    “代王,舞已经看了七七四十九日了,您还看不腻吗?”

    一边说,一边用柔荑玉指,拈起一颗葡萄,在炎山嘴上,半点半蹭。

    不知觉,那肩带滑落,露出凹凸有致的身段。

    炎山含过葡萄,右手依然不肯舍弃那玉腿上的滑腻。

    笑着回道:

    “姒儿,你费的心思,朕又岂能不领情呢。”

    褒姒冰颜舒展,冲着酒池肉林之中,手背一扬。

    蓦然,

    银瓶炸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一曲琵琶,洋洋盈耳,却又不失婉转铿锵。

    炎山听得大为满意。

    这几日,来来回回,无碍乎《霓裳羽衣舞》,或是《玉树后庭花》,皆是靡靡之音。

    今天终于换了个曲风!

    不错,

    还是褒姒,比那玉环飞燕,更懂朕的心思啊。

    此女面若冰霜,但体如炽火。当真妙不可言。

    等恢复些元气,必须要再好好宠幸一下!

    闻音识人,再看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玉人,素雅淡然,心中又是一阵暗喜:

    能出来给朕弹曲儿,也就快到手了。

    哈哈哈哈!

    此时只顾着欣赏弹琵琶的陈圆圆,却忽略了在一旁领舞的公孙大娘。

    这公孙佳人,一舞剑器名动四方。当下御前献技,更是用尽了心思。

    水袖飞舞,手中长剑宛若朵朵银花,婀娜身影,更好似一抹人间惊鸿。

    身边十二位舞娘,各个躬腰绣臂,抚媚多姿。

    只可惜,这些美娇娘费劲了心思,也换不来大焱帝王,那短暂的回眸。

    越舞越是樱唇黯淡,越舞越是珠袖无光。

    当真跳了个寂寞。

    不过她几人的寂寞,和整个灯火璀璨,欢歌笑语的未央宫比起来。

    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无人关心。

    正所谓,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

    这等良宵佳景,真可比天上人间。

    此间乐!

    然而未央宫外,忽然马蹄声起,几匹快马狂奔而来。

    宫门卫士见了骑将身上的令牌,不敢阻拦,连忙放了进去。

    这骑将直入掖庭,待小黄门通禀之后。

    竟由一个黑衣高帽的老太监,领着一起进了甘泉殿。

    甘泉殿正是炎山逍遥快活的地方。前后众多大内侍卫把守。又有不少小太监来回巡视。

    但见了这黑衣老宦,皆是低头俯首,口中低呼“九千岁”。

    老宦也不理睬,带着骑将径直入了内殿。小步快行,匆匆忙忙,到了炎山的床榻边,方才躬身停了下来。

    炎山正在兴头,手中刚从褒姒腰上解下来的玉带,还散着胭脂香味。

    见了一张老脸横在旁边,顿时扫了兴致。

    把那玉带往他脖子上一挂,依旧靠在褒姒的胸前,满脸鄙夷的说道:

    “又有什么事儿啊?

    不是让你帮朕挡着吗?”

    老宦低声谦卑回道:

    “兹事体大,唯陛下圣裁,老奴万万不敢擅断。”

    听他言语间说的真切。

    炎山终于直起了身子,把衣服左衽,压在右衽之上,盖住了自己那裸露的胸膛。

    额尔,朝着下面舞乐之人摆了摆手。

    没好气的说道:

    “散了吧!”

    玉阶之下,丝竹骤停。一众乐人舞姬,皆是面朝炎山,背行退了出去。

    火炎山又拍了拍褒姒那**的腰身。

    “姒儿,先歇着吧,晚点儿朕再去找你。”

    褒姒默然,淡淡的低语:

    “奴家苦苦等了七天,才能服侍陛下一次。此一去,又要独守那漫漫长夜……”

    说罢,眼中竟泛起了泪花。

    炎山双手捧住她的俏脸,拇指轻轻摩挲,柔声说道:

    “似儿乖,今夜先去了吧。过两天,朕给你造个烽火台玩!”

    “当真?”

    “一百个真!”

    又安抚了几句,褒姒终于有了三分笑意,合衣去了。

    等人都走了,炎山瞅了瞅魏忠贤:

    “老伴,说吧!”

    魏忠贤双手一拱:

    “皇爷,襄阳总兵吴三桂,八百里加急快马来报。

    大垚新主,狼子野心!竟然撕毁两国盟约,起大兵十万,攻过来了。”

    “啊!”

    炎山大吃一惊。

    两国自签订盟约以来,七年相安无事。没想到那小兔崽子,刚登基,就翻脸不认人。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只是这来的也太快了!

    赶忙打起精神,示意那骑将过来说话。

    那人弓身上前,双手捧着一个红泥火漆封着的竹筒。

    焱山打开竹筒,抽出书信。见他头颈低垂,左眼无神,示意他说话。

    这人朗声说道:

    “二十日之前,垚国起高坛,拜晋王李克用为帅。合精锐甲卒十八万,昭告天下,说鑫王无道,意欲伐之。

    然而,十日前兵锋反指,突然南下。竟兵分三路犯我大焱领土。

    李克用亲帅“鸦儿军”督战中营。

    左军兵马使哥舒翰,

    右军兵马使拓跋思恭。

    三路齐头并进,以为压城之势,直扑襄阳。

    三日前,更见垚国百战先锋,名将哲别率本部一万铁骑,到了襄阳北城之下。

    我家吴总兵,已是坚壁清野,收容将校家眷,削发明志,誓愿报效圣君之恩,为国死战!

    但贼人势大,还望陛下,发兵速速救援啊!”

    话音刚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炎山看了书信,上面所言,与他说词无二。

    一时间,皱眉沉思,泛起了嘀咕。

    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终于这是又摊上事儿了。

    襄阳是个兵家必争之地,看来一场大战,近在眼前了。

    如此危急的时刻,

    三桂啊,我能信你吗?

    ……

    我信你个鬼啊!!

    一拍案几,拂袖长身而起,大喝一声:

    “宣殿,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