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N星计划 » 触摸深空电波

触摸深空电波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是先归纳,再演绎,后验证。首先就是把被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归集罗列在一起,再基于这些现象去推理预测,然后用实验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用推导出的结论进行验证。

    计算机信号的改变,依赖电流变化,有两种可能会引起这个变化,一种是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另一种是光电效应或电磁感应作用。然而发生“隧道效应”往往是设备自身的原因。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每十八个月就会翻一番,就是说每过十八个月,计算单元的大小就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因此单位面积能放入原来两倍的晶体管,相应的,计算速度也变为原来的两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但摩尔定律有其局限性,因为计算单元不能做得无限小。如果计算单元太小,信息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威胁。0和1两个信号,是0还是1,由计算单元两端的电压决定。计算机中的电流,完全按照电学规律运动。如果计算单元做得过小,量子力学的效应便开始显现,就意味着会发生隧道效应,本来是1的信号,有可能会变成0,这样信息就发生了改变。为什么芯片的大小做到七纳米就很难再往下降了?因为七纳米是个极限,相当于几个硅原子并排的大小,低于这个尺度,发生隧道效应就变得非常容易,所以精仪设备的芯片和计算处理器都会尽量避免这个问题,这个原因先被排除了。

    那么引起变化的原因很可能是第二种。如果当时设备周围的光效应或者磁场变化引发了电信号改变,是有可能的,关键是什么物质能够促成这种改变却没有被发现。如果是人类尚未掌握的物质能量或技术,时间无法倒流追溯现有结果的原因,或许是时候转移目光了。

    异常指示灯信号的出现,需要揭开的下一个谜底是:它来自哪,如何到达爆破系统并成功实施指令,却没有被发现。为了找到答案,他们想到制造一个和此前完全一样的爆破系统,放在原地还原当时的情景,再用比较成熟的射电望远镜技术捕捉周围电波的方案。

    宇宙空间充斥着电波,这些电波都是电子在星际磁场中做螺旋运动时生成,有星系间分子的相互冲撞,也有宇宙大爆炸产生的伽马射线红移的回响。无论射电望远镜对着哪个方向,都能接受到这样的信号,所以它也被科学家称为宇宙背景微波。在没有信号时,电视屏幕上出现的黑白雪花点就是这种信号。

    太空中的电波,按照波长划分,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射电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其实人眼可看到的可见光也是无线电波的一部分频段,但其实可见光波段很窄,而无线电波的范围却相当大,因此通过收集无线电波会捕获很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可见光之后,红外、紫外、高能射线的波长越来越短,为了防止大气层的干扰,人类又发明了一系列空间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观测这些电波射线,希望从中获得一手解开宇宙演变之谜的资料。

    白宫派出了总统特派团前来基地研究异常信号的排查情况,德瑞克教授和总统的科学顾问爱德华也来了,荒郊野外热闹了不少。行政官德莫向特派团汇报了总体情况,陈思代表专家报告技术方面的情况:“我们在黑匣子的指示灯里发现了异常信号,当把它和摩尔斯电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可以被转译为‘毁灭’。如果是这样,或许可以认为这与山洞异常的崩塌有关联。但不排除还有别的含义,但就目前来讲,未发现其他解释。我们希望还原当时的装置布局,研究周围的电波。后期可能还要考虑纳入更多的射电望远镜和天文台,甚至海外的,来共同完成监测任务。除了地面望远镜,还有太空望远镜,考虑将红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和γ射线望远镜也纳入阵列,则更有可能捕获能够解开谜题的信息。”陈思停下来,德莫手托着腮认真听着,若有所思,跟德瑞克教授耳语后,起来说道:“感谢陈思博士的报告,以及这么多天以来大家的努力,我们会考虑这些提议,容我带回去向白宫报告后再给大家答复。今天先到这儿,大家用餐吧。”原本被搁置的项目,很可能随着这次事故调查的新发现获得新的研究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