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汉造手机 » 第二十一章 削藩

第二十一章 削藩

    太后虽想废主立后,但又碍于礼制,怕被天下人笑话,所以深知吐图的狼子野心,也不敢得罪于他。只想着吐图安分守己,做一方屏障,免得匈奴人进犯中原。

    显然这封信措词颇为严厉,大致意思是:我们已经知道皇上子嗣尚在,你如称王不成,就别怪我不留情面,说不好哪一天我就杀入皇宫,挺进中原了。

    吐图的意思很明白,鉴于你太后的面子,我已经很客气了,要不然我早就想逃离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来中原享福了。

    此刻,窦太后也非常气恼,刚还在想着通过上陵之礼,可以从垂帘听政走到祭祀大礼的前端,把当皇帝的事做实了,突然又冒出个皇子来,如若这皇子到了宫中,她窦太后就彻底无望了。

    想到这里,她的心一下子揪心起来。

    窦相看完密信,深知事态严重,也不敢多说话,静待太后指示。

    “这都是这王司马干的好事!”窦太后咬牙切齿地说道。“要不是你们这些胆小如鼠的废物,我早就杀了他。”

    “太后,息怒——此事并无大碍”窦相叩首说道。

    “湘城南蛮之地,远在千里之外,蜷缩在那里,想必也是苟延残犬,成不了大器,别说一块玉,就是一身堆满了玉,又能怎样?”窦相劝慰太后说道:“我且派一队黑骑兵了了此事,必将玉佩还璧归赵。”

    “那速速去办吧”太后摆了摆手。

    “还有这上陵之礼,时日不多也要抓紧大办。”

    窦太后故意把这“大”字,说的重一点,生怕窦相不明白她的意思。

    “领旨,微臣这就去办!不过,微臣还有一事要报——”窦相领旨后又想起一件事来:“太后,就是这削藩之事,微臣建议还是要从长计议为好。”

    “为何?”

    “这削藩之策乃是国策,自然是要费些章节,不过,微臣认为,此举倡行,不宜出自太后之口啊——”

    窦相的话才出口,太后就明白意思了,不愧是十几年的搭档了,真是默契啊。想到这里,太后欣慰了很多,忙说:

    “窦相说的对,削藩之策乃是国策,必须皇帝亲临,才能彰显大汉雄威啊,明日早朝,你就按理说吧”

    “太后圣明,微臣告退。”

    说完,窦相退行三步,行礼出去了。

    窦太后回头问侍女道:“这几日,皇上在做什么?”

    “回太后,皇上这几日一直在东宫,有皇后陪着,没见走动。”

    “有人来见吗?”

    “奴婢都有指点,如有人求见,都会登记注册,送与太后看的,我看这一个月以来,就没人去过。”

    窦太后冷笑一声:“这皇帝当得,倒是轻巧!”

    于是,她又拿出吐图的密信仔细看起来,此刻,她的心中又回到了十八年前的那个夜晚。

    她有些懊悔,如果十八年她果断杀了那个叶氏腹中之子,今天就不会这样烦躁了,同时她又自责软弱,明知吐图居心叵测,为何还要如此委曲求全呢?她多想有一支天下无敌的军队,这样她既不用惧怕外敌,也不用瞻前顾后,实现她的理想啊。

    毕竟一个女人家,在这深宫之中,举目无亲是何等孤单。

    而此刻,这皇宫之中,还有一个更加孤单的人,那就是永元皇帝刘钊。

    自从十八年前,窦太后垂帘听政以来,刘钊就像一个木偶,在太后的牵引下行事,起初以为是自己年纪太轻,承太后提携,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太后另有所图。

    这三十多年来,刘钊从来没有迈出过这个皇宫一步,哪怕是长安城,他都只能通过早朝的时候,听下面的臣子们说一些,虽贵为皇帝,却还不如一只树上的麻雀。

    最近,刘钊迷上了西域的炫术。

    有一次早朝,一个西域胡人带来一座木马,只见那胡人在木马的屁股上狠踢一脚,那木马便如真马一样行走如飞,安上翅膀,那木马就腾空而起,在殿中展翅飞翔起来。

    从此,刘钊深居简出,呆在东宫里面摆弄各式机关,更是懒得上朝。

    “太后驾到——”远处传来一声宣叫。

    刘钊并不惶恐,他懒洋洋地从榻上起身,也不收拾,就跪倒在门前。

    窦太后进了房间,环顾了一下屋子,只见这屋子里,摆满了各式木偶器具,桌上的图纸,铺满了整张桌子,居然就找不到一个坐下来的地方。

    侍女见状,马上收拾了一个凳子,让太后坐下。

    太后也懒得坐下,她轻轻地说了句:“陛下,这削藩之策乃国策,明日早朝群臣复议,陛下须用心才是。”

    刘钊半天没有回应,像块木头一样跪着。

    “起来吧——”

    刘钊起身,还是一言不发站立在旁。

    “陛下,我是老朽啦,朝中之事不能全依仗我来打理,你正是年富力强的光景,可不能天天泡在这木头堆里过日子啊。”

    “明日,我会派崔公公过来督促你。”

    见皇帝依然不语,窦太后显然有些气恼:“你看看,你现在皇帝当成什么样子了?”窦太后一把抓起桌上的图纸。

    刘钊生怕太后撕碎了他的图纸,焦急的眼神看着桌子,勉强的说道:“太后,知道了。”

    窦太后一把把图纸扔在地上,一甩手出门而去,刘钊慌张的捡起地上的纸,用心地抚平它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宠物一样。

    这削藩之策,确实是先皇定下来的国策,但几代皇帝下来,都收效甚微。

    削藩削的是啥?三样东西,削土地,削矿产,削人口。

    目前的形势是朝廷中落,要钱没钱,要兵没兵,要土地没土地,先皇在世时,靠着以前的家底还能支撑,现在可好,要想装备一个军营的马匹都没钱买。

    往常,各郡王还能多多少少行进贡之仪,这几年越来越肆无忌惮了,舔着脸催收,都空手而回。

    所以这削藩之策是年年复议年年议,月月商讨月月讨。

    这其中道理,刘钊心里跟明镜似的,朝廷中兴,就差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

    【呕心创作,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