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崇祯!挽明求长生 » 第18章:曹化淳

第18章:曹化淳

    “太子殿子,微臣琢磨着要小民能懂,只能请说书人帮微臣改稿。”

    钱谦益眉开眼笑道。

    “殿下,此刻微臣又想了一篇,太子给听听?”

    “讲!”

    钱谦益踱了两步,此时哪有阁臣的气度?俨然一副说书人的模样。

    “话说《大明邸报》创刊的那天,旭日初升之时太子就到了报社。”

    “太子曰:陛下的仁政天下百姓不知,易被贪官小吏糊弄。本宫奉父皇旨意,自今日始创刊《大明邸报》。”

    “说也奇怪,太子话音刚落,轰隆隆连声巨响,春雷滚滚中,京城普降甘霖。”

    “大明邸报小官钱谦益,见了惊惧不已,问太子殿下:此为何故?”

    “太子曰:《邸报》发行后,百姓就不会被小人蒙蔽。故降此喜雨,以示天下。”

    钱谦益说完,一脸得意的问道:“殿下,你看怎么样?”

    朱慈烺看了看外面的天气,“钱阁老,今天天阴。你怎么又是出太阳,又打雷下雨的?”

    钱谦益笑道:“殿下,这样的戏,才被老百姓喜闻乐见。”

    “这出戏就叫《明皇太子创刊大明邸报,初晴后雨京师普降甘霖。》太子认为怎么样?”

    朱慈烺脸上一红,暗忖:“此人无耻之尤!”

    “钱阁老,此戏名甚好!”朱慈烺温言道:“钱阁老,我们来商议一下,收银子发广告的事情。”

    ……………………

    御书房里朱由检皱着眉沉思,身旁是王承恩与首辅蒋德璟。

    这些天后宫不安,周皇后对慈炤进了军营反应很大。

    但这事没得商量!

    让朱由检孤家寡人,对付多尔衮加李自成?

    自己没系统!

    “蒋爱卿,平西伯那里现在怎样?”朱由检问道。

    首辅蒋德璟恭身言道:“陛下,吴三桂等人接了圣旨,只是观望。而黄得功等旨到即行,两相对比,忠奸天下皆知!”

    “陛下早有识人之明,补了十二道金牌这出大戏,微臣佩服!”

    朱由检笑了笑,道:“蒋爱卿,计策是你想的。升官、拨饷皆可,但得京城改编、移营另驻之后发饷。此计甚妙!”

    对蒋德璟此策,朱由检激赏。

    对军头纵容?

    则小军头变大军头!

    朝廷反没了银练兵!

    王承恩在一旁笑道:“陛下,十二道金牌的戏本己传遍天下。平西伯等被架在火炉上炙烤,陛下圣明!”

    “不过老奴担心,若逼反了吴三桂?或者左良玉……”

    “王大伴,吴三桂投清?清廷能比朕给的银多!”

    朱由检站了起来,“至于左良玉?号称拥兵八十万,但实际战力平平,豕中枯骨耳!不足为虑。”

    朱由检看了看首辅蒋德璟,问道:“蒋爱卿,南宋十二道金牌让岳武穆功亏一篑!朕的十二道旨意能否让平西伯迷途知返?”

    对关宁军六万铁骑,朱由检颇为忌惮。大半个南明实为吴三桂、尚可喜等领着明朝降兵打下来的。

    蒋德璟皱了皱眉,“陛下,若闯逆真如陛下所言全军东征,而我大明精锐能一举击溃流贼。微臣以为百病尽消,不过闯逆会不会如陛下所言倾巢来犯?”

    朱由检笑了笑,“爱卿多虑了!”

    历史上,李自成三月十日渡黄河,还有二十天整。

    至于此战若大明输了?

    会百鬼夜行!

    “王大伴,南边的兵已过江,你代朕去接一接。不论是秦良玉老夫人,还是黄得功老将军,当得起朕这个礼。”

    王承恩突然跪下,言道:“陛下,奴婢自然愿去。但奴婢举荐另外一人去迎军,此人领兵之才胜奴婢十倍。一人胜过十万精兵!”

    朱由检愕然问道:“大伴,时值今日,卢象升、孙传庭、满桂、曹变蛟、曹文诏等知兵之将大多身故。还有谁可堪胜过十万精兵?”

    “陛下,奴婢愿以身家性命保荐原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曹化淳!”

    曹化淳?

    朱由检皱了皱眉,史载开门迎闯第一人!

    对了,连金大侠的小说里也说是曹化淳打开城门迎闯王。

    “此人现在何处?”朱由检问道。

    “陛下,崇祯十二年,其告老还乡,一直闲居于天津武清县。”

    他居然不在北京?

    “王大伴,为何此人能抵十万精兵?”朱由检又问。

    “陛下,这还得从崇祯元年说起,当时陛下任命曹化淳为总提督京营戎政。曹化淳在勇卫营练兵,简拔了三员大将,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陛下,此三将对我大明忠贞不二,可见曹公公此人大才。”

    ………………

    京师西街。

    朱门高院。

    守门的老仆身子笔直,双目炯炯。

    后院,隔着一道门帘吴襄问道:“小娘,吾儿托人传回家书。今上将调兵勤王弄得天下皆知,吾儿左右为难,奈何?”

    门帘内,一身姿窕窈的红衣美妇蹙颦轻语:“家翁,十二道金牌之戏,自是崇祯得高人辅佐,养寇自重已难为。”

    “但夫君若北上接受改编,关宁军必如城外军汉般,每日高呼为崇祯打仗。崇祯再简拔偏佐裨将,打散六万铁骑重编。”

    “最后命夫君率万余新军移营山西以对付闯逆。媳认为关宁军必土崩瓦解,夫君毕生心血就此毁于一旦!”

    门帘外,吴襄苦着脸道:“年前吾儿与关外睿亲王多尔衮有过接触。吾儿问,是否求助多尔衮入关?崇祯情急之下必拨饷令吾儿勤王。”

    吴襄对儿子的手段颇为满意,按理此女应为崇祯的眼线,现在反成了儿子之智囊。

    妇人叹了一口气道:“家翁,夫君之价值在于投大清,则大清完胜明皇。投崇祯,则大明无忧建奴。故夫君只须左右逢源,轻易求助任何一方,反让人看小了去。”

    美妇继续道:“不是还有另外三镇吗?我吴家静观其变即可。西安城里的闯逆现已称帝,其志岂在陕西一隅?”

    吴襄听了眼睛一亮,“吾去将此言让吴二带回山海关。”

    良久。

    屋内女子幽幽叹曰。

    “君拾我如珠玉!”

    “弃我如敝履!”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么?”

    此妇,陈圆圆也!